电离辐射的防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11388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的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离辐射的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离辐射的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的防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离辐射的防护什么叫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包括a射线、B射线、y射线、x射 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 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y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电离辐射的分类: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自古以来人类就受到自然存在的 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通常把这些天然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射。本底照射主要来自 宇宙线、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 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可以从外部对人体引起照射,亦可因空气、水、食物中含有这些放 射性

2、核素,通过吸入或食入体内造成内照射。目前认为吸入是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外照射和 食入。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经常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主要人工辐射源包括:核 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源、医疗照射以及消费品中应用的的辐射源。电离辐射对人类有哪些危害?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在被人类不断利用的过程中认识的。1895年伦琴发现X线,时过一年就有操作人员手部皮肤损伤报告。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她因手持含镭容 器使手指收到损伤。二战末期原子能被用于战争,造成空前的灾难。今天,随着辐射源和核 能的广泛和平利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到各种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其中 包括从事某种职业

3、的过程中受到的职业照射,因接受医学诊断和治疗受到的医学照射,及一 般居民从所有其它辐射源受到的公众照射。因此,人类在最大限度利用电离辐射源和核能的 同时,应关注其引起的健康危害。而与我们日常生活贴近的当属公众照射。因核技术应用使居民受到辐射照射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工业和医用密封源误操作、丢失和 破损后引起的事故照射。全球曾发生多次丢源事故。国内因放射源管理疏漏而发生数次辐射 事故。如 1992年山西。治疗源造成7 人受超剂量照射事故。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电离辐射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即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 的照射

4、,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而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 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 损等。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 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 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 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发生急性放射病。在从事放射性工作中,如防护不当,机体长期受超容 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有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则可引起慢性

5、放射病。如何进行辐射防护?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对人体而言, 电离辐射外照射主要来自X射线、Y射线、中子、高能带电粒子等,其防护目的在于既保 证圆满达到应用辐射源,又使人员受到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如何来做好 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有:1、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人体受到的照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 因此,在某些工作场合下,工作人员不得不在辐射场内进行工作,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此 时就必须采取轮流、替换的办法,限制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将每人所受的剂量控制在限值以 下。2、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是随离开源的距离增

6、大而减 少的,特别是电离辐射源可视为点状的时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采取远距离操作。 如采用不同功用的长柄器械或机械手进行远距离操作,使控制室或操作台与放射源有足够的 距离等。3、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障。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可以通过调节时间、距离来减少人 体受到的剂量,但是为了达到电离辐射源预期的应用目的和保证对预定的照射程序的有效操 作和控制,客观上不允许无限制地缩短受照时间和增大与源的距离,在此种情况下为了达到 有效的防护目的,常采取屏蔽防护措施,以屏蔽电离辐射源对人体造成的超过限量的辐射照 射。常用的屏蔽材料只要所用物质其厚度足以将辐射衰减到所要求的水平,则大多数物质都 可用作辐射的屏蔽材料。如水、砖、大理石、混凝土、以及铅、铁等重金属和含铅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