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11120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对策一、问题提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从而形成了部分体育学习困难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学习困难生是相对的,在班级内是相对少数。造成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是多样的,但这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而,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好体育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使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体育教学工作

2、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二、体育学习困难生的界定体育学习困难生(也称体育差生)的定义应该是多维度的,是指那些由于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对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及动力不明确、心理原因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三、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成因(一)学生自身原因1体能原因:一是身体形态发育不协调,如身体过于矮小、肥胖或瘦弱并且身体素质差。他们对自己信心不足,不能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目标,并因此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厌烦心理。2智力原因:学生接受能力低下,学习技术动作时障碍多,练习时候退缩不积极,不能顺利完成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技评难

3、以达到要求。3学习态度: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和兴趣淡薄,思想上重文轻体纪律性差。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在怎么努力也赶不上身体素质好的同学。特别是一些女同学上体育课的时候怕苦、帕累、怕脏,不愿意练习或很少练习觉得上体育偷懒没什么了不起的形成了无所谓的心理。还有的同学身体素质特别好,能够轻松的完成体育课教学目标学有余力,往往对正常的体育产生不耐烦、散漫、自由。久而久之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4性格原因: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交际与大家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少,恐惧体育运动害怕别的同学嘲笑、讥讽。在体育学习中不能获得成功乐趣,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这样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二)家庭原因:1

4、家庭成员对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家长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是正确的,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孩子受到正面影响对体育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并具有了积极的态度;反之,家长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存在不足或者认识就是错误的。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就指责造成孩子对体育运动认识不足,并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影响孩子体育学习。2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庭的“过度保护、溺爱”中成长起来的。身上的“骄、娇”二气较浓,这也影响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练习以及日常的其他活动。(三)教材教法原因: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技术难度大、不活泼的运动项目往往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的练习次数减少甚至有的

5、根本不练习。其次,教学方法不活泼,不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四)学校教师原因: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学校没把体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体育课为“文化课”让路,应有的体育教学的器材得不到及时的维修等等,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种种误解,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受教师素质的影响。体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还有由于教师教育的方法欠妥,一味批评、斥责、打骂,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因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疏远、对抗的心理。(五)体育学习中的焦虑原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体育学习焦虑是学生在特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对当前或

6、预计到所学的知识、技能可能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心理暗示下产生的担忧倾向,它包含有紧张、不安、惧怕、愤怒、烦躁、压抑等情绪体验。研究表明,中等水平焦虑时行为效率是最高的,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将降低行为效率。而影响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因素往往是过高的焦虑,这种焦虑又常常是压力所带来的。体育学习困难生害怕考试成绩不及格;害怕在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中受伤;害怕因自己动作的不好看而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由此产生的体育学习焦虑会导致动作失调、肌肉僵硬,最终造成动作操作失误等不良影响。四、关于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教学措施及对策(一)端正思想、加强引导体育学习困难生多数是因为对体育运动缺乏正确地认识。例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

7、是先天决定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教师要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强引导培养兴趣调动积极性,消除他们对体育的偏见和模糊的认识程度,让学生在一定的法规制度下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在快乐运动中领略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快感,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二)分析原因、区别对待体育学习困难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在体育教学中要兼顾其生理、心理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对于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的降低标准和要求,注重其学习过程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

8、能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胆子小的,用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体型特殊的,可组织他们多参加娱乐性节目,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对不同的体育学习困难生应有不同的教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千篇一律。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调动体育学习困难生的积极因素,改变其消极的自我认识,逐步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三)加强管理、提高师质教师要加强考勤管理,严格体育课堂常规,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不给一些学生有可乘之机,使其行动在教师的监控之下。同时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为人师表,努力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认真研究和掌握体育学科的技能、理论。提高自身的

9、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师德修养。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树立教师的人格榜样,用自己的崇高思想、精深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行为感化体育学习困难生。体育教师面对体育学习困难生要充满信心并把这种信心迁移给学生,激发体育学习困难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身心素质,去实现自己在体育课中的价值。(四)投入师情、耐心施爱投入教师情感是一种满足体育学习困难生需要为出发的措施。由于体育学习困难生所处的“恶劣环境”、“地位低下”,教师稍对他们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在内心激起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强烈欲望,从思想情感上和教师亲近起来。若教师付以真情,长久施爱,从情感上,亲近他们,从生活

10、上关怀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他们,就会使差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情感上引起共鸣,增强向师性,进而以正常的心态进行体育课的学习。特别指出的是那些由于家庭原因所造成的体育学习困难生,更应该给与他们父母般的关爱,是他们缩短与其他学生的距离,积极上进。“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儿童的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时刻提醒我们:时刻给予差生关爱。(五)和谐课堂、以优帮差体育教师不要让体育学习困难生长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应大胆放手,多给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探们积极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愿意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回归集体当中,缩小同学、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并及时发

11、现体育学习困难生的“亮点”,及时表扬,激励体育学习困难生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认识到自己价值,不断进取。同时,努力营造一种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避免嘲笑、讥讽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运动中获得尊重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意的组织安排学生练习时前后顺序及锻炼分组,优化组合,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以优帮差、互相学习,促进这些学生的提高。使体育学习困难生产生“他能做,我也可以完成”的竞争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带动他们,使他们经过努力练习,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六)正确引导、缓解焦虑

12、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在有一定危险的练习加强帮助和保护,增加安全感,体能测试前或参加竞赛前做好准备活动,鼓励他们尽能多的参加各种比赛,如篮球、排球等,多经受锻炼,过度焦虑就容易被消除。也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调节呼吸法的训练。其具体方法为:舌轻抵上颚,用鼻吸气,同时腹部收缩,胸部鼓起;呼气时用嘴,腹部鼓起,胸部放松,反复进行。对过度紧张的学生进行调节时,要求呼吸缓慢,自然畅通,做到“深、长、细、匀”。也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等方法。总之,体育学习困难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抓准时机反复抓,不少体育学习困难生都是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的进步”的曲折道路而转变为先进的,这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参考文献:(1)于素梅、朱红、刘斌等“体育与健康”课改教学问题探索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