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规划.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11120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才培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才培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规划.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人才培养规划对带头人、核心成员、其他成员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重点阐明对中青年成员的培养计划。“智能识别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团队带头人为引领,各方向首席专家负责,以团队核心成员为骨干,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队协作、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团队,培育出一大批在国内物联网领域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影响力的专家。本团队的人才培养计划分为带头人、核心成员和其他成员三个层次。团队带头人全面负责整个团队工作,重点做好管理协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并发挥个方向首席专家指导团队研发工作的重要作用。带头人将着重抓好核心成员的培育,建立良性循环的团队内部三级人才

2、自我培育机制;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好平台,按方向着力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或国内顶尖水平的若干方向带头人和一流团队;使各方向均有1人以上专家达到所在的研究方向的国际一流或国际顶尖水平;团队达到教育部或国家级团队标准;带头人要在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特别强化和提高专业技术发展预见能力、专业研究方向决策能力和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融合国际国内合作创新的人脉关系,做好服务。核心成员是整个团队的中坚力量,其中有各方向的首席专家,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研究开发水平和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带领研究方向分团队或研究项目组完成创新项目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承担研究方向分团队中其他成员的“传、帮、带”,做好团队

3、内部三级人才后两级的自我培育。其他成员主要在带头人的引领和核心成员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研发水平和综合素养,养成扎实、严谨的学术作风,尽快成长为核心成员。本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中青年人才是实施创新团队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希望,目标是使他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能成为团队的未来领军人才或带头人。为加强中青年成员的培养和管理,制本方案如下:(1) 实施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将求实效。(2) 实施对象凡在本团队中从事科研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级,年龄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中青年成员。(3) 实施目标根据各合作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专业

4、设置、教学或科研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激发中青年成员的学术潜能和科研热情,引导青年教工主动、自觉、自愿参与团队管理,提升学术及科研水平。以增强中青年成员的科研能力为重点,加大对其科研工作的支持、投入和奖励力度,全面提高中青年成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管理水平。以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创新团队发展需要的中青年队伍为目标。(4) 实施内容1) 对口拜师:根据团队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重点培养、锻炼、任用的中青年成员教师在团队内或其他知名科研机构聘请一位学术对口领域的师德风范好、学术能力强的导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传授技术经验和科研方法,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学术

5、水平。2) 小组培养:推行“核心成员骨干+技术小组”的人才组织和培养、锻炼模式,将中青年成员按研究重点纳入学术梯队,培养、锻炼中青年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3) 进修培养:大力支持和资助团队中青年成员的进修提高,每年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骨干前往欧美发达国家高层次的高校、研究所进修,并选送只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成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团队建设的需要,选拔中青年成员赴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时间期限为半年至一年),进修学术交流,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4) 跟踪前沿:统筹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成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团队学术前沿信息,跟踪相关技术

6、最新发展水平。5) 申报课题:努力搭建平台,鼓励团队中青年成员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大胆启用中青年成员在重点、重大项目中承担主要任务,支持中青年成员参与和国内外有关机构的研究项目联合申报,促进中青年成员承担横向项目,鼓励中青年成员与企业联合从事开发项目,在项目中培养中青年人才。6)思想交流:定期举办座谈会,针对不同主题开展研讨,让青年成员在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中提高;7)建言献策:要求中青年成员在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团队的谈心制度,深化他们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8)实践锻炼 根据青年人才的不同经历、专长和特点,有计划地让培养对象经受实践锻炼帮助他们积累实际工作经

7、验,提高组织领导能力,使其尽快地成长起来。9)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聘请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和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本团队兼职教授、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实验室访问讲学和短期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方式,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手段,使团队中青年成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开拓研究视野,鼓励中青年成员的科学研究瞄向高水平前沿。10)人事制度:建立激励优秀中青年人才的人才制度,在岗位聘任上实现凭借实力竞聘上岗,避免论资排辈现象;对确有贡献的中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副高等高级职称,保障团队中青年成员能脱颖而出:11)分配制度:建立考虑团队中青年成员利益的合理分配制度,实现

8、多种分配方式兼备,薪酬体系灵活,提高团队中青年成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提成,充分调动中青年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和凝聚中青年人才。12)创新与成果转化:鼓励中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鼓励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精神,出台较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等专利申报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三级领导和自我培育体系。2)完善教育体制 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建立长效的学习教育机制,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重点抓好理想信念、团队的宗旨、组织纪律、思想道德作风的教育。同时根据青年特点,注意把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中青年成员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强化青年成员对团队建设的热爱之情,为创新团队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3)建立保障机制 填写发展规划:每年填写一份,在注重青年成员的共性的同时,把握青年成员的个性,进行形式多样的工作指导,明晰青年培养目标,为青年成员走向成功提供帮助。4)设立专项基金:设立团队中青年成员人才培育基金,加大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立团队人才引进基金,吸引国内外优秀中青年人才加入团队;设立团队中青年成员奖励基金,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的中青年成员进行相应的科研补贴或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