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09985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课堂讲解:判断句、被动句一、判断句式。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2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小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小结:、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小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小结:、刘豫州王室之胃。 此亡秦之续耳。小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小结: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例:是非君子之道。课堂练习: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二、被动句式1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2具体形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3、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小结:、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小结:、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小结: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见谅、见教”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例:慈父见背。 冀君实或见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小结:、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

4、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练习: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A、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敬希见谅。C、为仲卿母所遣。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第二课时一、课堂讲解倒装句。1倒装句的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2高考要求:“不同和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重点是宾语前置,其他类型倒装要了解其特征和用法,要能够理解。(一)宾语前置1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2规律总结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

5、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而良人未之知也。小结: 、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 洞庭君安在哉?小结:、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小结:、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你是问。惟马首是瞻。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结:(二)、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1所谓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就是通常作状语的成分(介宾短语),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介词主要有两个“于”“以”。2典型例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

6、。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屠惧,投以骨。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三)、一般性地了解定语后置、主谓倒装。1、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四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

7、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2、主谓倒装:(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四、课堂讲解省略句。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

8、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屠惧,投(之)以骨。(狼)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

9、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赐之(以)彘肩。”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第三课时 练习及讲解类题精做一、片段短文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

10、叔父于路,乃阳败面wi歪)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翻译:(1)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2)太祖口貌如故。(3)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二)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礼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1)越哉,臧孙之为政也!译文: (2)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译文: (三)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

11、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1)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译文: (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译文: (四)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诚然,卿不朕欺。译文: (2)间召问群臣臧否。译文: (3)濂惟举其善者对。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