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09191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快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及对教学质

2、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内容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它进行考察。 (一)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关系。由于教师相对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智力、品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便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并

3、不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喜爱,或学生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这种工作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二) 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双方在严肃、认真、友好、民主、合作的气氛下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种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既不专制又不放纵的民主平等的工作关系。 相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教师

4、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当然的权力和权威,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然而,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观点指导下,乃至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品质影响下,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三)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彼此心理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它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彼此需要正确的认知,这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之间的认知和评价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

5、,也如此。这种反馈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间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和良好的期待,易于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肯定认识和理解,从而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而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看法,增强工作热情。如此良性循环,使教育不断取得效果。相反,教师对学生评价上的偏颇和武断,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致使学生继续我行我素,不听教导。这反过来又加深了教师的错误看法。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利用师生情绪体验的相互可感性

6、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师生之间积极情感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依赖四个阶段。每一位老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时,要循序渐近,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 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传道授业为媒介的沟通中形成的,是在由学校教育组织制度决定并按角色规范进行工作性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实质就是师生间的工作关系或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其特点如前所述。相对而言,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是在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师生出自共同的爱好、感情、友谊和需要,在没有任何的制度性约束条件下,在自然交往

7、中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师与年龄较长的学生间更有可能形成。 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也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起到师生间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它有利于消除规章制度在师生关系中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它也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向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增加双向沟通的渠道。因此,作为师生之间正式关系的补充和发展,师生间的非正式关系应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教师不能因与个别或少数学生的特殊“关系”而产生偏爱和不公正或在正式关系中出现流于狎昵的行为。 (二)建立

8、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尽管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主要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师生之间关系还不太令人满意:学校里师生感情相斥、难以沟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之间对立冲突的事件常有报道;师生关系平淡与不和谐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为此,作为师生关系主要责任人的教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说来, 建立良好的师生

9、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由此也就是影响乃至决定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正确的学生观,主要应当包括对学生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并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独特个体;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允许学生在进步中出现反复;相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等等。 当代学校中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就集中反映

10、在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上,即社会评价标准上。不少教师眼中好学生的标准就是高分、听话、顺眼。然而,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标准,使他们不断扩大着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范围和内涵取向。而一些教师一旦从学生身上发现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去同化和规范学生,对学生思想、行为打出不可接受的牌子,在师生交往的通道上设置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紧张乃至冲突。可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重视学生的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并给予真正的帮助。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学生产生应有的情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所以,正确的学生观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