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47999.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08125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4799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化和液化4799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化和液化4799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化和液化4799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化和液化4799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479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47999.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和液化青岛60中 王彩霞【教材分析】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知道蒸发、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蒸发吸热可以制冷。知道什么是沸点,尝试用沸点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沸腾现象,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经历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在探究中遵循一定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掌握探究的程序化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探究中,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在探究与讨论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乐于交流与合作。具有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沸腾及蒸发的特征;沸点;液化及液化的方法。探究水的沸腾及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尝试用沸点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教 法透镜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媒体及教具媒体和教学技术: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教师演示实验器材:酒精、抹布、注射器、乙醚等。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细绳、冷水、热水、塑料水槽、用牛皮纸做的纸盒、玻璃片两块、酒精、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硬纸板、铁架

3、台、石棉网、温度计、火柴、烧杯等。【教学设计说明】 1、 初二学生多在1314岁,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动、喜欢动手实验,鉴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大量的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将知识点以实验的形式具体直观的呈现出来,对他们理解知识帮助很大。所以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将本节教材的知识点巧妙的设计成大大小小的实验共13个,让学生在探究和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亲自感受知识,其中学生实验11个,教师演示实验2个。2、 在本节教材的实验教学中,我通过非常到位的设计“导学问题”以引导学生在对实验及现象的分析过程中主

4、动获取知识;将教学与实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教学过程变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借助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通过“导学问题”的引导,既避免了学生在实验中的盲目与无措,使学生在实验中目标明确、行动有效,又使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对实验进行分析,将感性体验升华到理论,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能动作用。3、 课程标准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不难看出: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汽化和液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及沸点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及其应用,是本节

5、内容的重点所在。因此,教材安排了学生探究实验水的沸腾,想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得出“沸腾现象和沸腾过程的温度特征”,显然,教材这样处理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但同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又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在本节教材中除安排了沸腾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到了蒸发和液化两部分的内容,这样用一个课时完成这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难度。鉴于以上原因,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用90分钟完成:第一课时研究沸腾,第二课时研究蒸发和液化。4、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虽然不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但它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同时,考虑到将教材分为两课时进行,教材关于蒸发和液化这两部分的内容也有些单薄

6、。因此,我在第二课时蒸发和液化的教学中,增加了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借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使本课时的内容丰富了很多。5、两个课时的教学中各有侧重,第一课时着重解决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即让学生通过对“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自己得出“沸腾现象和沸腾过程的温度特征”,并通过纸锅烧水的实验和高压锅的原理,尝试着将沸点知识与实验及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而第二课时,则从长远目标考虑,重在通过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并在探究中遵循着“解决实际问题搜集办法形成假说实验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评估与反思应用”的思维程序,渗透一种探究的程序化的方法。【教学过程】具体教学

7、过程设计如下,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沸腾第一板块:汽化和液化现象1、汽化现象:教师通过配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给出问题情景:(课件展示“导学问题”) 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衣服中的水分到哪里去了? 长时间放在炉火上加热的水壶,其中烧开了的水会逐渐减少,壶中的水到哪里去了?说明: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明确汽化现象的存在,并自然的引出汽化的定义 在湿衣服变干和壶中的水变干这两个过程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说明:通过有梯度的设置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两个过程都是汽化,但方式和现象却不同,自然的引出

8、蒸发和沸腾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后,很有层次的得出两个结论:物质可以从液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方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蒸发和沸腾。说明:在这里不必要求学生对汽化吸热,蒸发、沸腾的特征及蒸发、沸腾的异同有很深的认识,只是让学生感知汽化现象的存在和有这么两种不同方式即可2、液化现象汽化的逆过程 学生实验:课本P79页图43-1“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实验1:酒精的汽化 将滴入酒精、排出空气、扎紧口的软塑料袋放入装有热水的塑料水槽中,观察现象。(酒精汽化,塑料袋鼓起)实验2:酒精蒸气的液化 再接着将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酒精又液化,塑料袋又瘪了) 发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有什

9、么不同?(吸热或放热)说明:这里将课本的实验稍加改进,增加了一个酒精的液化实验。通过两个对照实验既让学生亲自感受了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存在,又让学生体会了这两种物态变化的互逆性;同时,也为后面研究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做好铺垫 学生讨论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物质也可以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液化。液化刚好是汽化的逆过程。说明:以上在第一板块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认识汽化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感受汽化、液化的真实存在和差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及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些都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第二板块:沸腾探究水的沸腾实验3:探究水的沸腾1

10、、提出问题: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参照我们前面对“海波的熔化”的探究,对“水的沸腾”我们需要研究和弄明白些什么问题?说明:先让学生对照着研究过的“海波的熔化”对将要研究的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渗透一种将知识方法迁移的思想,一种参照已知探索未知的思想教师补充,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课件展示“导学问题”) 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是不是一开始加热水就沸腾? 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你仔细观察过吗? 水沸腾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补充,这是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补充提出的

11、问题,是有一定目的性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初步明确:水沸腾需要加热,还要达到一定温度,以引导学生在后面将要进行的设计和观察实验2、讨论猜想:让学生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讨论,合理、大胆的进行猜想。说明: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在实验中应观察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3、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学生参照对“海波的熔化”的探究,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和图像两种不同方式,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感受图像的直观效果。说明:有前面对“海波的熔化”的探究基础,设计与进行实验的过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烧杯口加盖纸盖和从90左右开始计时,也不必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后

12、面的评估与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进实验4、分析论证:让学生针对提出的四个问题,结合实验现象和结果,对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结论。5、交流:请学生到讲台前面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用实物投影展示设计的表格及收集的数据、做出的图像;同时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跟同学们分析自己小组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请采用不同方案的小组,上前交流。说明:在交流中学生自己发现了不同,发现了问题:有的小组看到课本P79页的实验装置,在烧杯口加盖了硬纸板,而有的组则没有;各个小组收集的数据也不相同,有的根据课本提示从90开始计时,有的则不是,所以做出的图像也不同6、评估:引导学生对所交流的

13、实验过程中的不同做法,不同实验数据及不同图像进行讨论、评估:哪种做法更好?好在哪里?说明:在评估中学生明白了烧杯口加盖纸板可以减少热损,节省时间;知道了从90开始计时是为了收集更有用、有效的实验数据,这对学生在今后实验中对数据的收集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指导学生对自己组的实验及数据表格和图像进行改进,并总结好的做法,以指导今后对探究实验的设计。说明:在评估中学生自己找到了好的做法,找到了不足,找到改进完善的办法,也这样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做,更有实效,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该怎样做,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7、归纳结论:先让学生自己概括一下,用自己的语言给沸腾完整的下一个定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沸

14、腾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条件:吸热;达到一定温度。第三板块:沸点1、 沸点:实验中发现,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实验表明,其他各种液体沸腾时也像水一样,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 沸点表: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0页“几种液体的沸点”表格:(课件展示“导学问题”)通过阅读表格,你会发现液体的沸点与什么有关?刚才的实验中,你所测得的水的沸点高于或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吗?为什么?为什么做饭时油开锅溅到身上,比水开了溅到身上烫伤的严重?说明:通过设计、补充以上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将实验中

15、、生活中的现象与沸点联系起来,以弥补课本在部分内容的单薄与不足,从而更好的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4:纸锅烧水学生实验:纸锅烧水 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先问学生:你相信纸锅能烧开水吗? 让学生用事先折好的纸盒作“纸锅”亲自做纸锅烧水的实验。 让学生在阅读课本P81页“想想做做”后说明:纸锅为什么没有燃烧?说明:合理的利用实验,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在解释现象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板块:小结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结:(课件展示“导学问题”)1、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新的收获?2、你用到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3、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4、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说明: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与明确,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