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世界的精神.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07907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属于世界的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属于世界的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属于世界的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属于世界的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属于世界的精神.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属于世界的雷锋精神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1962至2010,虽然已经过了四十八个春夏秋冬。但雷锋的名字仍然铭记在人们的心中,而雷锋精神的火炬正代代相传。雷锋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是激励和促进个人、民族、国家进步的内在力量。雷锋,出生于1940年湖南望城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

2、队。1956年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曾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

3、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如今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空间更显开阔。然而人与人之曾经火热的心灵变的冷漠了,随着空间的开阔而变的“开阔”了。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雷锋精神以其巨大的道德魅力始终伫立在人民的心中。雷锋精神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

4、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统中一朵靓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精神 融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以极大的凝聚作用汇入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中。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

5、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从此,人们高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做着好人好事,影响了几代人;1990年3月5日,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向雷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品质,都是在现在现如今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所发扬和倡导的精神力量。雷锋属于中国,而雷锋精神属于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