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07173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中民——五音疗法与健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音疗法与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 尉中民教授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 具有其独特的感染力,通过合理地欣赏音乐,可以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在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把五音引入医疗领域,是传统中医的一大贡献。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来养生与治疗疾病。当下音乐疗法已成为治疗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之一,五音疗法依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通过五音与五脏的联系来调节身心,对情志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发挥作用。将中医五音疗法与临床各种急慢性病人的常规治疗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又起到辅助治

2、疗的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五音疗法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有益的音乐响起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便能调整人们的生理机能,人体脏器组织和自律神经活动等,都有着一定的节奏、节拍和频率的,和五音有相对应的关系。运用音乐来调剂人的精神生活,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预防、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之说。现在五音疗法,不仅用于缓解精神压力,抗焦虑抑郁,治疗失眠等,还能协同振动,治疗痛证,原发性高血压、消化不良等多种病证;“天人合一”,古人认为五行、五音是人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与人体五脏息息相关。五音疗法正在被医者和患者所重视。它符合WH0倡导的无碳、

3、无污染、无公害的前沿医疗科学。 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承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来养生与治疗疾病。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把五音引入医疗领域,是传统中医的一大贡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均记载将角、徴、宫、商、羽五音,与人的五脏五行五志相对应(角肝木怒、徵心火喜、宫脾土思、商肺金忧、羽肾水恐),有机地将人体联系在一起,即五音配五脏,五脏配五行,五行配五志。 我们的先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音乐上最早使用的只有角徴宫商羽五个基本音阶,不论音程如何变化,离不开这五个基本音阶。一、五音功效1、木音(角)为古簘、木魚、竹笛等,其声舒展、深

4、远,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壅,连绵不断,显示出木带来的春天,春气与肝气相通,入肝胆之经,疏理肝火胆热,平和血压,清血质,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受到惊吓,心中忧郁等相当有益。多听木音,可增强精神,移转性情,心神合一。2、火音(徴)火音以古琴等丝弦类乐器为音阶,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悠扬舒缓,情绪欢畅感染气氛,入心经和小肠经,丝弦的声音可拨动人的心弦,黄帝内经中讲,火音通心经,疏导小肠经,调理神志,疏通血脉,平稳血压;疏导小肠,祛除毒浊之邪。常听火音,对心脏功能有良好的作用。3、土音(宫)土音是古埙(古代乐器,十万年前在山西即有古埙出现;也有伏羲氏造琴埙调理百病传说)笙竽,葫芦笙等乐器为音阶的

5、,土音是万物生化成形的元音动力。土生万物,通天通地。土音悠扬沉静,淳厚庄重,土音入脾胃,对脾胃有极佳的理疗和养生功能。4、金音(商)金音为编钟、磬、锣鼓、铃声、长号等乐器为音阶。高亢悲壮、铿锵雄伟、肃劲嘹亮之金音,具有“金”之特性。远古的歌声,从中国西部喜玛拉雅山与黄土高原及黄河中下游悠扬的歌声,声声连绵不断回荡在天地间,震荡心肺。金音入肺经与大肠经,据文献记载,金音能加大肺活量,吸纳大量氧气,随之负离子会增多,研究证实负离子可延续细胞活性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肺活量增加,有助于体内气血这行。5、水音(羽)水音为鼓声轩辕鼓、宫廷鼓、手鼓架子鼓、铃鼓、水声等乐,其旋律结合了地下泉水、溶洞水、小溪

6、河水、百川汇合及海洋之声,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水是单细胞生物过渡到多细胞生物必不可少的原始生命发展的条件,水是万物之本。水音入肾经与膀胱经,水的声波能强壮肾的功能,主理肾脏和膀胱的健康,会帮助泌尿系统代谢功能,从而平衡水液代谢。鼓声交替振荡,鼓声振发肾脏之气,疏通肾经,水多能壮肾旺肝;水火既济,心志通畅。如图所示: 二、声波治病的概述1、音乐是生命的润滑剂 音乐可比作生活的润滑剂,奏出动人的乐章,产生奇妙的效应。临床医生发现,高血压病人听小提琴乐曲,可以降压;孕妇分娩欣赏悦耳乐曲,可减少疼痛;唱歌可以矫正口吃;精神病患者,听一段美妙的音乐,精神病会缓解。现代生活日趋紧张,会导致身心疾

7、病的发生,如果对音乐有选择性地欣赏,或者放喉唱歌,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利于健康,有利于延年益寿。2、多听音乐能益智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载: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使人的周身血脉调和,头脑清醒,记忆清晰,智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下,大脑皮质的生理活动出现了向同步和有序方向的变化,使得大脑活动达到了更髙级的平衡状态,意味着大脑对内外各种刺激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脑的能量转化加快,思维更加敏捷,这是音乐对大脑的特异功能,推迟病人大脑的衰老,唤起失去的记忆,此效果甚佳,国内外都在推广。3、音乐可抑制癌细胞生长 德国医师报报道,德国佛堡医学院肿瘤科与海德堡德国音乐疗法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实验发现经过

8、处理的某些声音可以让癌细胞的生长得到缓解,但音乐要求一定的音色、音量、速度和时间间隔的声音,他们正在考虑扩大研究。4、其他 音乐声波能有利于优生优育; 音乐声波能可以抑制幼儿多动症和改善其不良习惯; 音乐声波能可激发大脑创造力; 音乐声波能減轻疼痛等; 音疗能调节身心。三、声波治病现代科学原理现代科学认为,音乐之所以治病,在于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收缩、肠胃的和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各器官的振动节奏相一致时,就能使躯体发生共振。人体的感受最适宜的节奏是每分钟七十九十次,这与心脏的频率相接近。当人体生病时,体内节奏处于异常

9、状态,选择相应的乐曲,借音乐的和谐音频,可使人体的各种振频活动更加协调,从而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研究发现音乐是由不同的七个音阶形成的组合,若保持声波在35分贝左右有规律的振荡,则产生一种能量,其传入人体后,会使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可对细胞产生一种微妙的按摩作用。音乐能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促进内分泌系统释放出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增进新陈代谢。音乐还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使皮层下中枢植物神经产生相应运动,稳定情绪,消除心里紧张状态,协调全身各系统功能,从而使人消除疲劳、充沛精力,并且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四、当前音乐疗法简况世界上各大院校越来越多的学科,都与音乐疗法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医学方面的临

10、床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报告证明,音乐疗法的神奇与效果,它真的成为生命之中不可缺少的“律动调节器”。现代生活日趋紧张,而工作压力便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医学专家们指出,繁忙的现代人如果能对音乐有选择地使用,使用处方音乐中国音疗的每周七天健身音乐理疗,或者自己放开歌喉引亢高歌五音歌,共振身心血液与淋巴,使用五音调理五脏,声振五脏的生命律动健身法,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能有效地缓解机体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紧张状态,提高免疫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健康和延年益寿。音乐疗法受到国家许多领导人的关心,我国正进一步开展音乐疗法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央

11、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专家认为,对于性情暴躁、好胜争强之人,其易浮躁,在五行中属“火”,应用“水”来克制,多听应听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汉宫秋月二泉映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其急躁情绪。对于多思多虑,多愁善感之人,其情绪多压抑, 属五行中“土”, 用“木”应对,多听角调式乐曲,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等,这些曲目生机勃勃,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进而从痛苦中解脱。对于悲观厌世,多绝望之人,因其遇到挫折或精神创伤, 对生活失去信心,其悲哀情绪较重,属五行中“金”的特点,以“火克金”,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轻骑兵进行曲春节序曲喜洋洋等中国的吹打乐,其旋

12、律活泼、愉快,能降低悲观情绪影响,进而点燃对生活新的希望。对于平时易生气,动怒之人,愤怒气大, 属五行中“木”,以“佐金平木”,多听商调式乐曲, 如威风堂堂江南好春风得意等曲目,能使肺的肃降制约肝火的上亢,以达到舒肝理气的功效。对于平时老唉声叹气,悲泣的人,五行中属“水”,应给予引导排遣,宫调式乐曲以土制水,如月光奏鸣曲月儿高等这些曲目沉静悠扬,能疏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人,多听徵式音乐,如步步高狂欢等乐曲,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对于遭遇挫折打击, 极度压抑痛苦之人,可以肝木制约脾土的极度压抑,多听角调式音乐。吴慎教授作为世界驰名音乐治疗大师,已将五音制成光碟,用于治疗病人。已建立音乐治疗室,今年5月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举办全国音乐治疗师培训班,以后将在医院或音乐馆开展音乐治疗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