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071464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七言律诗的特点。2、了解杜甫诗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3、背诵并积累名句。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2、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有关律诗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2、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每两句成一联, 八句律

2、诗计四联, 依次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二、如何读懂诗歌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 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2、知作者要真正

3、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 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3、读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4、析意象“意” , 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

4、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5、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6、抓尾句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 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三、诗歌鉴赏指要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基本要领:朗读吟诵,整体感受。披词入情,激发感情。展开想象,探究意境。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实相生、

5、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感受韵律,品味语言。四、有关杜甫(一)杜甫生平: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 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5.曾有被叛军扣留9 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虚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 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7.58 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二)关于作者:杜甫(

6、712 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 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 “诗史” ,是“千古绝唱” ,称誉杜甫是 “诗学宗师” ,“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他与李白合称为“李杜”。秋兴八首教学目标1. 感受悲剧美:了解杜甫生平和写作背景,把握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2. 品味意境美:品味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把握诗歌触景

7、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 体会涵泳美:通过反复诵读, 体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审美兴趣, 提高鉴赏能力。一、导入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颂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结合题目“秋兴”二字,让学生说说对秋的感触,进而走进杜诗秋兴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 年 (大历元年 )、 55 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

8、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 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2、解题:大历元年(766 年)作秋兴八首。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秋兴,因秋感兴, 即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 战乱频仍, 国无宁日, 人无定所, 当此秋风萧飒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写此诗时

9、,杜甫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组诗。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三、研读诗歌1、一读诗歌,找出全诗感情的基调孤独抑郁、凄凉2、再读诗歌整体感知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3、三读诗歌知意象(1)此感是由哪些意象带来的?借助的意象包括哪些?玉露、枫林、波

10、浪、风云、丛菊、孤舟、暮砧、寒衣(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自选一联里的意象进行思考、交流,想想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例如:“枫树林”这个意象寄寓了什么情怀?枫叶凋零是秋天特有的景象。预示自然之秋的到来; 也喻人生之秋,暗示着人到暮年;寄寓了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例如:“催刀尺”和“急暮砧”触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使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作者,触发无家可归,惆怅凄凉之感。触景伤情。4、四读诗歌品好字( 1)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凋伤”更能表达出一种伤心的、伤感的感觉。( 2)颔联“兼天涌”和“接地阴”中的“兼

11、”和“接”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巫峡的江面上波涛连天,巫山的天空中阴云接地,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 3)颈联“丛菊两开”的“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 4)尾联 “急暮砧” 的“急” , 是砧声急促,也是心里焦急。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 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他的心是和“ 故园” 、长安紧紧连在一起的。5、五读析手法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1)颔联 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 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

12、 与杜甫当时的时代背景有“象征比喻 ”的联系吗?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 当他看到这 “ 巫山巫峡气萧森 ” 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颔联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 使人感到天上地下, 处处惊涛骇浪, 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 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情景交融)景 : 波涛汹涌( 惊风骇浪)塞上风云( 动荡不安)情 : 翻腾起伏的忧思胸中的郁愤不平( 3)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

13、样的图画?萧瑟 凄凉 雄浑 壮丽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草木萧瑟阴森, 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秋风萧瑟,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思乡的一幅秋景图。6、六读明主旨哪一联明确地点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试做分析颈联。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丛菊两开”,指诗人于765 年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 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秋菊两度盛开,使诗人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开”字双关,一谓

14、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 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所以,一叶靠岸系绳的孤舟, 始终都牵动着诗人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 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为文章的主旨句。尾联借助催刀尺”和“急暮砧”这两个秋天的典型生活场景深化了主旨。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 “ 秋 ” 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催刀尺”,即催动刀尺。“ 砧 ” ,是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 傍晚时分, 砧声四起, 在白帝城楼的高处, 是那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