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0677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 一、应试教育之根,难以结出素质教育之果中国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其辉煌历史可以由此上溯到大约1400多年前的隋朝,由隋文帝、隋炀帝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唐朝一代的发展、成熟,最终形成此后封建社会选拨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其间只有元朝开国初期,蒙古统治者曾一度取消科考,但后期迫于社会士人阶层的强大压力,也予以恢复。到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鼎盛,甚至成为一种变态的疯狂。平心而论,科举考试选拨制度的出现,较之隋唐以前的选拔人才制度,不论是世袭制,还是举荐制,都应该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给下层士人阶层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能够使真正具有治

2、国安邦之才能者通过考试出人头地,使国家能够发现和笼络到比较优秀的人才,故而才有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两宋辉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制度逐步僵化、腐朽,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蜕化成一张禁锢士人阶层,扭曲其灵魂、摧残其身心的罗网,选拔上来的已不再是人才精英,充其量也只能是国家统治机器的工具和皇家的忠实奴才。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读书已成为一块升官发财的“敲门砖”,门一敲开,“砖”也就丢弃了。为了能够金榜题名,无数读书人穷经皓首,苦读四书五经,甚至到了疯狂、变态的地步。“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到那时便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了,无怪乎,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

3、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了。最终大清王朝在世界滚滚发展的潮流中,日落西山,“无可奈何花落去”,科举考试制度也宣布“寿终正寝”。我们新中国成立后,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屡经改革,也先后经历了基层推荐、唯成分是举、考试选拔等,实践证明,仍然只有考试选拔制度最为社会认同和相对公平,所以当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广大知识青年欢欣鼓舞,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经过考试选拔充实到各行各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但不可否认,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步暴露,并日益严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令人望而生畏、触目惊心。读书就是为了高考、升大学,升上去者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升不上去者学无所用、

4、难有出路。虽说近年来,国家的改革力度也不小,取消统招统分,扩大高校招生,但直接结果却是上大学代价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老百姓倾家荡产供出大学生,却就业无门,难找工作,于是更推动了考名牌、读名校,甚至是“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非理性热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已经过了二十余年,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令人沉重而叹息的话题,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年喊推进,年年没长进,素质教育仍然还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难以落实到实际中。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我国现行的选拔人才制度,社会上普遍实行和认同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在众多家长、教师、学生的心目中,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名牌大学,毕业找一份好

5、工作,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读书的意义与作用就大打折扣,从整个教育评价机制来看,仍然是以考试论英雄,以成绩定成败。素质教育之推进,难矣。家长不买帐、社会不认同、教师受质疑、学校受排斥,缘何推进。故而我国也只能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一项一项拿大奖,但却与世界尖端的发明创造无缘,培养不出一位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培养出的理论家多,实干家少,高级打工白领多,发明创新人才少。国家虽然在整体上已经断了奶,但社会上仍传承和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我国创造出了世界绝无仅有的“百万大军考公务员热”。应试教育之根,的确难以结出素质教育之果。 二、“复古”与“西化”的两种极端变革面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种

6、种弊端,众多有识之士也是不断“把脉会诊,开方治疗”。国家以及一些高校也相继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在社会中还出现了“复古”与“西化”两种极端变革走向。据悉,在南方一些地方,又重新出现了久违了的家庭私塾,“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武郑王”的朗朗读经声又穿越历史的隧道重新响荡在现代人耳畔。创办者的美好宗旨是宏扬传统文化与国粹精华,改变物质世界、经济社会带来的道德滑坡、礼仪沦丧,这确有可取之处。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积淀确实不容泯灭与遗弃,教育的发展确实不能割断我国的历史,老祖宗留下的珍宝-很多光辉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现在也确实还熠熠闪光,值得传承发扬。但回头走老路,“复古”却是没有出路的,现在靠读

7、“四书五经”能把载人飞船、“嫦蛾一号”送上天吗。正如_同志早已指出的,教育改革如果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当前需要的是改革创新,而不是“复古”,重新回到老路上去。但另一种“西化”思想也应该慎重。有些改革激进人士,大谈特谈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似乎我国只要“全盘西化”,则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确实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大力借鉴人家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尤其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方面,应该说对我们颇有启发借鉴价值。例如像人家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能力,不拘一格、注重个性的选拨制度等

8、,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但毕竟国情不同,基础不同,全盘拿来,可就会水土不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状况,且不说别的,如果当下突然取消考试选拔制度,是否会使社会无所适从,出现波动呢。须知,凡事“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不仅会适得其反,而且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强烈波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坚持批判继承与选择学习的原则,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情,吸取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之精华,并广泛借鉴发达国家之成功经验、优秀成果,一方面改革与完善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个性,坚持成人、成才并举,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范围,突出高校的

9、办学特色,突出教育的国家公共资源服务角色,尤其是要理性领引大众的升学就业思想意识,根据社会需求形成培养人才的不同层次界面,缓解高校的招生就业压力,最终形成我国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式构造,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追求的理性和谐统一。 三、教育改革之根本在体制,之关键在教师教育全面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二十多年来进展艰难缓慢,之根本在于现行体制之痼疾,现行之教育体制统一有余,灵活不足,偏重分数,忽视能力,考试定终身,分数定命运,就业重学历品牌,轻实际能力,直接导致社会愈来愈烈的“高考大战”、“考研热”等非理性行为。要一下子彻底扭转改变社会上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行为,也确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呐喊几声

10、、呼吁几下就可以实现的,尤其是搞一些表面文章,做一些皮毛事情,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更加推波助澜。回想笔者读书之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也未大肆宣传什么素质教育,搞什么学生减负,我感觉那时大家思想却比现在轻松,课余生活也比现在丰富得多,考试论分排名、以分定高下的做法也不甚强烈。现在大喊减负,学生负担却一年比一年重,小学 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就塞得满满的,沉甸甸地背不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却几乎只剩下了以分数一项论英雄。体制不改革,光空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上至下,真正转变思想观念,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培育精英为培养公民,形成一种“人人发展,人人成才;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11、”的社会氛围,要建立一种全面、科学、人文、协调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那种单一以考分排名列队的做法,真正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使其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消除那种迫于压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使学生消除读书的压力感、恐惧感,达到一种“快乐读书,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境界。果真如此,则负担不减自轻矣,“素质教育”不喊自落实矣。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落实者,地位作用至为关键,教育政策制定的再好,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够真正落实好,“经”再好,和尚不会念,甚至念歪了,怎能修成正果。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个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纵观我国一些名校,无一不是

12、有一位好校长带出来的好学校,无一不是优秀师资汇聚的地方,诸如民国时期蔡元培校长治领下的北大、当代魏书生校长带领下的盘锦中学、蔡林森带领下的洋思中学,莫不如此,概无例外。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突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革现行的师资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机制,实现社会出类拔萃人才向教师队伍的汇聚。同时要切实加强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武装其头脑,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提高其能力。实行教师在岗继续教育和脱岗培训相结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工作成就感和荣

13、誉感,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人、教育人、健全人、成就人”的社会角色作用。如此,则教育方可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素质教育之开花结果则指日可待。笔者自感身居下层,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偏于己见。但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此将自己十余年来在教育一线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凑合成文,望能够为国家之教育大计,素质教育之落实摇旗呐喊、鼓噪声势,虽难免为有识之士贻笑大方,但也就在所不顾了。 第二篇:教育管理中教案管理之陋见教育管理中教案管理之陋见 在教改如火如荼的时代,教案的改革却几无动作,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真切地感到: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写教案不写教案,或写得很潦草的教案乃至抄写教案,孰是孰非。课

14、讲得不好,但教案写得好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如果课讲得好,是否就允许教案写得很简单或潦草。”月12日,现代教育报“管理”版刊发两篇文章,对教案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尽管一线教师对教案的微词颇多,但他们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对此本人略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教案管理的现状 教案管理的现状如何。众所周知的是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 一、项目齐全。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一些地区甚至还规定了每课时教案必须达到的字数。对此,质疑的教师不在少数。而一些管理者认为,这样做既有助于教师消除惰性,又可避免教师囿于旧教案的束缚“老调重弹”。对于这种观点,教师并不认同。

15、教师们感到,这其实是一些管理者机械刻板、对教师不信任的表现。难道教师使用现成的教案上课就是不认真备课。难道教师使用旧的教案上课就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而不知道科学扬弃吗。 就一些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而言,教案评价以面面俱到,字数的多少及书写工整与否来论好坏优劣,有时甚至认为能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说时每一句话都写进去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关心的也仅仅是否每门课都备了课、格式正确否、字数篇幅怎样,基本程序、环节有没有、字规范否,至于是否适用、是否能指导教学,用于了教学没有,则没去关心或关心甚少。这种评价标准是僵化的、片面的,严重束缚了教师编写教案的主观能动性,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千人一面,讲课按部就班,教

16、师辛苦、学生不愿学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承认,当今的教案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2.教案撰写的无奈 那些脸谱化、模式化、做摆设的教案是怎样写出来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写的。抄教案书上的,抄老教案,抄别人的。赶到学校检查教案时,大家更忙了,抄得不亦乐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十有八九不是在上课前写的,而是补写的。这是管理者和教师心知肚明的事实(与大多数教育管理者交谈此事,他们也大有同感)。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众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师参考书。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教案正文十分繁琐。按照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案用书中的教案为标准,每一节教案的字数在00030字之间,甚至更长。教案要边想边写,有时思维会中断,遇到疑难要查资料。因此写一节教案决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要用多长时间。少说也得一两个小时。目前中小学课时多,有时教师一天要上两三节课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