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06375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设计:环氧乙烷的制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题目:环氧乙烷的制取目录八、参考文献22设计任务书一、基本数据用 N2 作为惰性致稳气时的原料气组成组成C2H4O2N2CO2CH4C2H6ArH2OMol,%15.007.0053.2710.550.630.8712.400.28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12.3%选择性: 73.8%环氧乙烷的吸收率: 99.5%02中夹带的0.00856mol,循环排放气中含Ar为12.85%,产品环氧乙烷中含Ar 0.00631mol。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一) 内容1、对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物料衡算;2、绘制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图(一张);3、绘制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工艺流程图(一张);4、编制课程

2、设计说明书(一份)。(二) 具体要求1、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物料衡算方法参考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 (吴指南主编)一书。2、绘制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必须符合化工制图的规范,并且字 体必须工整。3、编制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对计算过程与工艺流程的选择以及控点 的确定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设计方案简介Ch cii环氧乙烷、(简称E0 )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氧化合物, 在常温下为气体,沸点10.59。可以与水、醇、醚及大多数有机溶剂 以任意比混合。有毒,易自聚,尤其当有铁,酸,碱,醛等杂质或高 温下更是如此,自聚时放出大量热,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存放环氧乙 烷的贮槽必须清洁,并保持在09以下。环氧乙烷是以乙

3、烯为原料产品中的第三大品种,仅次于聚乙烯和 苯乙烯。它的用途是制取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制备表面 活性剂,此外还用于制备乙醇胺类、乙二醇醚类等。一、反应过程分析: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最早采用的方法是氯醇法,该法分两步进 行,第一步将乙烯和氯通入水中反应生成2-氯乙醇,2-氯乙醇水溶液 浓度控制在6%-7% (质量);第二步使2-氯乙醇与Ca(OHL反应,生 成环氧乙烷。该法的优点是对乙烯的浓度要求不高,反应条件较缓和, 其主要缺点是要消耗大量氯气和石灰,反应介质有强腐蚀性,且有大 量含氯化钙的污水要排放。因此开发了乙烯直接氧化法,取代氯醇法。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是

4、乙烯直接氧化法,在银催化剂上乙 烯用空气或纯氧氧化。乙烯在Ag/a-AI2O3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取 环氧乙烷的工艺,可用空气氧化也可以用氧气氧化,氧气氧化法虽然 安全性不如空气氧化法好 ,但氧气氧化法选择性较好,乙烯单耗较 低,催化剂的生产能力较大,故大规模生产采用氧气氧化法。主要反CHz + -4 d一 EMeCH2(气也毗n 103,4kJ/mol4U9j,?sK. -107p-SkJ/inoJ副反应CH3CH2+3O, aCO2 i- 2H.OH%机二-1324,kJ/mol=宀 I32*6kJ/mol由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可知,乙烯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该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5、其反应热效应要比乙烯环氧化反应大十多 倍。故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降低,而且对反映热效 应也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性下降,热效应就明显增加,如选择性下降 移热慢,反应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产生飞温。所以反应过程中选 择性的控制十分重要。二、催化剂的选择: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是一个强放热放应,为减少深度氧化的 副反应,提高选择性,催化剂的选择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只有在银 催化剂催化下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才有较高的选择性。工业上使用的银 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所组成。载体 载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和防止银微晶的半熔和 烧结,使其活性保持稳定。由于乙烯环氧化过程存在平行副反应和连

6、 串副反应的竞争,又是一强放热反应 ,故载体的表面结构及其导热 性能,对反应的选择性和催化剂颗粒内部温度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载体表面积大,活性比表面积大,催化剂活性高但也有利于乙烯完全 氧化反应的发生,甚至生成的环氧乙烷很少。载体如有空隙,由于反 应物在细空隙中的扩散速度慢,产物环氧乙烷在空隙中浓度比主体浓 度高,有利于连串副反应地进行。工业上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均采用低比表面积无孔隙或粗空隙惰性物质作为载体,并要求有较好 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又碳化硅,a氧 化铝和含有少量氧化硅的a氧化铝等。助催化剂 所采用的助催化剂有碱金属类,碱土金属类和稀土元 素化合物等

7、。碱土金属类中,用得最广泛的是钡盐。在银催化剂中加 入少量钡盐,可增加催化剂的抗熔结能力,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 性,延长其寿命,并可提高活性。据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助催化剂 起到协同作用,可提高选择性。抑制剂 在银催化剂中加入少量硒碲氯溴等对抑制二氧化碳 的生成,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有较好的效果。工业上常在原料气 中添加微量有机氯如二氯乙烷,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调节温度。三、反应器及混合器的选择: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是一强放热反应,温度对反应的选择性又 甚敏感,对于这种反应最好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但因为细颗粒的银催 化剂易结块也易磨损,流化质量很快恶化,催化剂效率急速下降,故 工业上普遍采用

8、的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内放催化剂,管间走冷 却介质。在配制混合气时,由于纯氧加入到循环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中去, 必须使氧和循环气迅速混合达到安全组成,如果混合不好很可能形成 氧浓度局部超过极限浓度,进入热交换器时易引起爆炸危险。为此, 混和器的设计极为重要,工业上是借多空喷射器对着混和气流的下游 将氧高速度喷射到循环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中,使他们迅速进行均匀混 合。为了确保安全,需要用自动分析检测仪监视,并配制自动报警连 锁切断系统,热交换器安装需要有防爆措施。四、影响因素(反应条件)的分析: 反应温度乙烯环氧化过程中存在着平行的完全氧化副反应,影响转化率和 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过高,反

9、应速度快、转化率高、选择 性下降、催化剂活性衰退快、易造成飞温;温度过低,速度慢、生产 能力小。所以要控制适宜温度,其与催化剂的选择性有关,一般控制 的适宜温度在200-2609。 反应压力 加压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 力且有利于环氧乙烷的回收,故采用加压氧化法,但压力高对设备的 要求高费用增加催化剂易损坏。故采用操作压力为2Mpa左右。 空速与温度相比该因素是次要的,但空速减小,转化率增高,选择性 也要降低,而且空速不仅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也影响催化剂的空时 收率和单位时间的放热量,故必须全面衡量,现在工业上采用的混合 气空速一般为4000-8000/h左右,也

10、有更高的。催化剂性能高反应热 能及时移出时选择高空速,反之选择低空速。 原料纯度原料其中的杂质可能给反应带来不利影响:使催化剂中毒而活 性下降,如乙炔和硫化物使催化剂永久中毒,乙炔和银形成的乙炔银 受热会发生爆炸性分解;使选择性下降(铁离子);使反应热效应 增大(h2、c3以上烷烃和烯烃);影响爆炸极限,如氩气是惰性气 体但其会使氧的爆炸极限浓度降低而且增加爆炸的危险性,氢也有同 样的效应,故原料中的杂质含量要严格控制乙炔V5ppm,c3以上烃 vlppm,硫化物1ppm,H25ppm )。 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配比 由于反应的单程转化率较低故采用具有循环的乙烯环氧化过程, 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是

11、由循环气和新鲜原料气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既 影响经济效益也关系生产安全。氧的含量必须低于爆炸极限浓度,因 乙烯的浓度影响氧的极限浓度而且影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所以其浓 度也需控制。乙烯和氧浓度有一适量值(如浓度过高,反应快,放热 多,反应器的热负荷大,如放热和除热不能平衡,就会造成飞温), 如果以氧气作氧化剂,为使反应不致太剧烈仍须加入致稳剂 。以氮 气作致稳剂时进入反应器的乙烯浓度可达15-20%,氧浓度为8%左 右。由于反应的转化率比较低,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从吸收塔出来的气 体须循环。由于循环气中含有杂质和反应副产物,所以需要在循环之 前将一部分有害气体排除,即脱除二氧化碳。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

12、, 大部分( 90%)循环使用,小部分送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用碱洗法(热 碳酸钾溶液)脱除掉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环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但适量提高其含量对反应的 选择性有好处,且能提高氧的爆炸极限,故循环气中允许有一定量二 氧化碳,但不宜过多。 乙烯转化率单程转化率的控制与氧化剂的种类有关,用纯氧作氧化剂时, 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12%15%,选择性可达75-84%或更高。用 空气作氧化剂时,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30%35%,选择性可达70%左右。单程转化率过高时,由于放热量大,温度升高快,会加快 深度氧化,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明显降低。因为工业上采用循环流程, 所以单程转化率也不能太低

13、,否则会因循环气量过大而耗能增加。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一)氧化反应部分一工艺流程草图二流程草图说明由于此反应为气固相反应,并且催化剂比较贵,所以选择列管式 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须采用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根据反应的热效应求得反应的温度在180-2509,因此选择矿物油作 为换热介质,采用外部循环式换热。由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新鲜原料气与循环气混合后,经过热交 换器预热一段时间后,从反应器上部进入催化床层。自反应器流出的 反应混合气中环氧乙烷的含量仅为1-2%,经热交换器利用其热量并 进行冷却后,进入环氧乙烷吸收塔。由于环氧乙烷能以任何比例与水 混合,故采用水做吸收剂以吸收反应气中

14、的环氧乙烷。从吸收塔排出 的气体,大部分(约90% )循环使用,而一小部分需送入CO2吸收装 置,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掉副反应所生成的CO2。送入CO2吸收装置 的那一小部分气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塔中与来自再生塔的高温贫碳酸 氢钾-碳酸钾溶液接触。在二氧化碳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钾。自二氧 化碳吸收塔塔顶排出的气体经冷却,并分离出夹带的液体后,返回至 循环系统。二氧化碳吸收塔塔釜的富碳酸氢钾-碳酸钾溶液经减压入 再生塔,经加热,使碳酸氢钾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碳酸钾,CO2自塔顶 排出,再生后的贫碳酸氢钾-碳酸钾溶液循环回二氧化碳吸收塔。(二)环氧乙烷回收和精制部分自吸收塔塔底排出的环氧乙烷吸收液( 1.5%

15、)经热交换利用其 热量后进入解析塔,冷凝出大部分水和重组分杂质。解析出10%(质 量)的环氧乙烷水溶液,同时分离出一起解离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不 凝气体。然后进入脱气塔脱二氧化碳,此处脱出的气体除含二氧化碳 外还有大量的环氧乙烷蒸汽,这部分气体返回吸收塔。自脱气塔排出 的环氧乙烷水溶液,一部分直接送乙二醇装置,加入适量水后水合制 乙二醇。其余进精馏塔,塔顶蒸出的甲醛(含环氧乙烷)和塔下部取出的含乙醛的的环氧乙烷,仍返回脱气塔。精馏塔和解析塔的塔底排 出的水,经热交换利用其热量和冷却后,循环回吸收塔作吸收水用。关于能耗方面,除了反应选择性和反应热的利用等影响因素外, 环氧乙烷吸收液的浓度和吸收水热量的利用,对能耗也有显著影响。 在环氧乙烷吸收系统和解吸收系统设置多个换热器,以回收不同位能 的热量;低位能热量的回收和利用,降低吸收水温度以提高吸收效率, 提高吸收液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减少循环水量,二氧化碳系统热量的回收和利用等,均可降低能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