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0634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封闭课堂为快乐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变封闭课堂为快乐天堂第一节公开课的性质与分类公开课的概念与性质;公开课,简单地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上课。它是我国中小学校沿袭了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是教研的一种课型,也是评价业务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可见,其内涵并不玄乎,谓之“公开课”者,其实也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向教学同伴、向学生家长、向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格局某种特定需要而向其他人开放的课。“公开”二字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室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是由教室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

2、,公开课也是一种经常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它的活动主角是上课者和每一位观课的教师。二公开课的类型及特点第二节公开课的基本结构一、课的一般结构(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三)导入新课(四)学习新教材(五)巩固新教材(六)布置作业二、不同学科的课的结构第三节公开课的意义第四节当前公开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实用性 多媒体可以用,也应当用,但贵在用得“精”、“当”、“妙”。对那些脱离学生实际,而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需要运用多媒体;对那些逻辑思维强、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想象、难以建立起概念的知识点,需要运用多媒体;而对那些只需要传统教学手段(如优美的黑板板书)就能解决的

3、问题,没必要都用多媒体。二、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授课教师缺乏机智性 在很多公开课的课堂上,本来有学生提出了很多有思维碰撞契机的问题,但授课老师怕影响课堂进度、怕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对那些问题,或装作没听见,或“课后单独解决”给忽略过去。表面看,似乎授课老师很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艺术,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说明授课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机智性。三、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教学目标缺乏专注性 公开课流行课堂活动,要搞活动就要“联系实际”。然而,不能为了搞活动、为了联系实际,而忽视了课本。有的教师让学生用三五分钟读完课文,然后急急忙忙地进入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环节,教师或学生逐个举例。

4、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少翻书或者不用翻书,学生的书本非常干净。素质教育当然不提倡那种烦琐的分析课本、死扣课本的作法,但绝不是抛弃课本或忽视课本。四、为轰动而轰动教学举例缺少生活性 很多公开课的执教者,为了使公开课生动,引用的事例都特别轰动、特别有影响力。这种做法,并没有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其实,那些名人的故事,特别轰动的、久远的历史经典故事,未必就能激起学生的同感。而学生身边的小事,往往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五、为问答而问答学生关系缺乏平等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问题都由老师提出,然后由学生来回答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应该

5、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师生平等关系的问题不应只由老师提出,学生来回答,更应该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或同学来回答。六、为优秀而优秀教学过程缺少真实性 现在的公开课是为评委而上,为荣誉而上的,是表演给听课者看的,比赛课更是如此。为了迎合评委,上课老师的眼睛是“向上看”的,而不是向下关注学生,学生成了老师上课的道具。 公开课应该返璞归真。第一,一堂有价值的公开课,应该敢于暴露自己教学设计的“意料之外”,再现原汁原味的教学互动。第二,老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在对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扬弃中推进教育信息化。第三,学生不是演

6、员,不应该把学生往教师的思路上牵。第四,要宽容公开课的失败。只要是真实的课,就值得教者和听者去研究。七、为公开课而公开课对观摩者缺少可学性 现在的公开课、示范课,尤其是比赛课,都要花上一定时间准备,也就是“做课”。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领导为了提高自己学校(或某些人)的知名度,不惜浪费学校的资金和人力。 公开课,需要展示的是真实的一面。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八、为赏识而赏识课堂评价缺乏准则性 正像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的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思维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教师以明确的“是非准则”。九、为权威而权威评课

7、主体缺乏多样性 公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评课。目前的评课几乎都是由听课教师(常是专家、领导)来作裁判,似乎这样才具有权威性。其实,这样的评价主体是不全的、残缺的。 首先,缺少了主讲教师的参与。在公开课评课活动中,主讲教师要么回避评课,要么一言不发,“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是评课中的第一个缺憾。其实,在评课前可让主讲教师“说课”:分析教材,讲讲教法、学法,介绍一下教学程序。这既是对主讲教师的一个尊重 ,也有助于听课者准确透彻地把握公开课,避免评课者的种种误解和盲目性。其次,缺少了受课学生的参与。在公开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很少见到学生的踪影,这是评课活动中的另一个缺憾。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是评课的主体之一。让学生参与评课,发表自己对老师一堂公开课的想法和要求,这对主讲教师和其他听课老师都会很有启发和帮助。 9月份校本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