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205199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科医院感染控制程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控制程序1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 质量,制定本程序。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为住院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后勤保障的各临床、医技科室和职 能部门。3职责3.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3.1.1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 施。3.1.2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 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3.1.3 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 作进行考评。3.1.4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

2、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 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3.2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日常管理工 作,其主要职责为:3.2.1 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 拟定本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院感管理规章制度, 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3.2.2 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3.2.3 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 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 并督导实施。3.2.4 对医

3、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 织实施。3.2.5 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 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3.2.6 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 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3.2.7 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 全院通报。3.3 院感管理小组职责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3.3.1 负责本科室、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 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3.2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 感染发病率;发

4、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 助调查。3.3.3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3.3.4 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3.3.5 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3.3.6 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3.4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3.4.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3.4.2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4.3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4.4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查找感染源、感染途 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

5、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 告院感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3.4.5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3.4.6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3.5 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职责3.5.1 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3.5.2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特点 , 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5.3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感染发 病率;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6、科,并积极协助调查。3.5.4 监督检查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3.5.5 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3.5.6 做好本科室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3.6 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设备科和门诊办按照医院 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配合院感科的工作。4 程序不合格检验中心各临床科室电子检验报告检查各科室院感监测主管一汇总、统计、分析 一 院感办公/ 质控办归档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指导临床41收集院感资料I411检验科负责检验结果的登记统计,每月报院感科、每季通报全院,院感 科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监督

7、。412 医院感染管理科通过检验科管理系统查阅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报告结果, 获得严重感染患者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资料信息。413医院感染管理科从临床各科室的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处获得严重感染患者 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资料信息,并将收到信息的时间、科室、患者情况及报告者 登记在册。4.1.4医院感染管理科到ICU监测患者各种插管及是否发生了院内感染,并填 写在院感检查本上。415 医院感染管理科到术后病房, 监测术后患者在病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 况,并填写在院感检查本上。416 对所治患者从住院之日起到出院(转出)之日止,由管床医师按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实施医院感染监测。一旦出现院内感染,应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

8、理规范第三十二、三十三条实施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交院感科,同 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附在病历中,并在医院感染登记薄上记录,监控 医生每月对所在部门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报院感科。4.1.7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发现患者第一诊断为传染病时 ,必须填写传染病报告 卡,报防保科,并指导患者转院就诊。4.1.8 管床医师发现住院患者新发传染病:若确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向防保科报卡;若为疑似,则向防保科报疑似病例,同时 向医务科报告,以求进一步确诊,确诊后向防保科报订正卡。并在防保科监督指 导下控制传染病的传播。4.2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应急预案4.2.1 临床科室主任应及

9、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4.2.2 感染管理科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 若罹患率显着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 暴发;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 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 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 流行或暴

10、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 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4.2.3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4.2.4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4.3 各种消毒效果监测医院应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应达到 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4.3.1 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由卫生监督所进行监测。4.3.2 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

11、度监测。各科室、病区应进行紫外线日常消毒,并记录在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上,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内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 射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 / cm2。照射强度监测应 每半年一次,并保留记录。4.3.3 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它消毒物 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保留化验单!)4.3.4 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 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应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保留化验单!)4.3.

12、5 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粘 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 标准(GB 159821995)。4.4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各科室、病区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并记录在常用物 品消毒登记本上,且应每月对本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检验科将监测结果 及时反馈相应部门,各科室、病区将监测结果登记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表。医 院感染管理科应每季度对全院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抽样监测,结果记录在消毒灭 菌效果监测抽查记录表上。当有院内感染流行或爆发,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 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13、。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卫生标准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4.1的规定。4.5 医院物品消毒与灭菌4.5.1 医务人员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 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应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应消毒。用过 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 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 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4.5.2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

14、针、注 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3)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 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 2戊二醛浸泡灭菌。4.5.3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4.5.4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 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应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 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定期监测。更换灭 菌剂时,应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4.5.5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等器材,应每日消毒,

15、 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4.6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管理4.6.1 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4.6.2 药剂科应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率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力争全院使用率控 制在 50以下。4.6.3 检验科每季度对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药剂科每 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的信息,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4.6.4 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严格掌握适应征,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 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 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4.6.5 检验科负责医院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包括血药浓度监测和耐药 菌(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等的监测,以控制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和耐药 菌株的产生。4.7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监督与使用后的处理4.7.1 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由设备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 得自行购入。4.7.2 设备科应按照我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