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05097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窃读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窃读记》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窃读记》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窃读记》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窃读记》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窃读记》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窃读记教学反思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窃读记是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它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其目标主要是: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为了在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实现这三个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1、导入新课:我由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格言进入题目解读,由“窃读记”意思进入文本学习。(同学们,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孩童时代

2、那奇特的“窃读”生活吧。首先,看看题目,窃字的原意是指什么?窃读又是什么意思?连起来,窃读记可以解释为)设计意图:从读书的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2、整体感知:快速默读全文,找找“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过渡语:好的,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找看“我”究竟是怎样窃读的呢?并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四人小组交流)假装问价钱来窃读贴在大人身边来窃读下雨天窃读饥肠辘辘的窃读3、品读赏析:(过渡:通过刚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想出了许多方法来“窃读”。那么有谁能很快找出课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窃读时心情的语句呢?“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圈划出描写

3、窃读时心理活动、动作等词语或语句,并简单谈谈你的体会。追问:作者又是如何表现他的快乐和恐惧的?请大家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两方面入手圈划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在学生比较准确的说出自己的体会之后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我充分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然后要求学生散读、默读,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反思】:这堂课我的主要设计意图:1.让学生

4、质疑,体现了顺学而导思想。2.谈感受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又引导学生从全文整体领悟。3.让学生说一说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堂课的问题有哪些呢?1.在谈感受时,没有体现层次性。按常理,一般是初读课文,学生不结合句子简单地谈一谈感受。然后是细读,在老师指导下深入品读,产生新的感受。这堂课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没有安排简要的笼统地谈感受,而是直接进入到第二阶段,学生默读课文,在一些句子旁标注感受。接着就是交流,交流时,教师也未指点,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评价。教师对重点句子品读的“导”并未体现出来。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是孩子理解透彻了,还是孩子并未理解透彻,教师细读文本的功夫不到位,

5、不能给予适当的点拨呢?我想应该是后者吧。)2.在写法上,要挖掘出作者及文章的个性来,做到一课一得,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到底在哪,显然我没有交代太清楚。第一次接触新班级,第一次上课。整体教学流程比较流畅,与学生交流互动还算成功。学生在课堂的投入程度不错,自己总体满意。读书的习惯正待养成。初读,朗读,默读的习惯,矫正时间放的太长,教学语言显的罗嗦,耽误不少时间,影响了教学效度。对于大问题“我是怎样在窃读的?”问题出示的时机错过了最佳时间,应该放在初读课文环节。以致学生找到的句子,不是很多。从课堂巡视效果来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找的较多,差的同学只找到了一处。交流点拨时机掌握不错读词的方法,找句子的过程都比较到位,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的时候,学生进步明显。读写结合从叫学生划出句子,写下读书感受的这一个环节,要求还不够明确,最好是提示可以谈谈你对语句的写法上的感受,句子意义的感受,句子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从重点字词上去把握。当然这个写话环节一定程度上蕴涵了课堂练笔的课堂价值取向,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课堂从原来的40分钟调整到35分钟,节奏需要更加的紧凑简洁,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废话和无效提问,同时注意板书书写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