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导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04982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列传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班级 小组 姓名 屈原列传(3课时)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学会通过教材助读和课本注释的内容先是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借助工具书和资料

2、,独立完成预习自测试题。认真书写,规范表述,独立完成,按时上交。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方框中。4.体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真正做到学始于疑,学贵于疑,兵教兵,兵带兵。【预学案】(一)、简介屈原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

3、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二)、层次梳理: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

4、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预习自测1.正音:属草稿 惨怛 帝喾 举类迩 濯淖 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商於 屈匄 唐昧 啜其醴 汶 罹难 温蠖 渔父 2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 人穷则反本: 糜不毕

5、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平既绌: 齐与楚从亲: 亡走赵,赵不内: 乃令张仪详去秦:使于齐顾反: 厚币委质事楚: 3.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蝉蜕于污秽: 方正之不容也: 明道德之广崇:厚币委质事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身客死于秦: 秦虎狼之国:时秦昭王与楚婚: 4.文言句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方正之不容也: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离骚者,犹离忧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故死而不容: 大破楚师于丹淅: 遂绝齐: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身客

6、死于秦,为天下笑: 举贤以自佐: 【探究案】质疑探究学会质疑,学会解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第一至三节文本探究: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第四至九节文本探究: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训练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甚任之任:信任B上官大夫与

7、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C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自夸,炫耀D国风好色而不淫 淫:过分而失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A泥而不滓B蝉蜕于污秽C惠王患之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B离骚者,犹离忧也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厚币委质事楚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课

8、文选段,完成13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

9、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遇C其文约,其辞微 微:简约D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和“以”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句中“此志”指代正确的一项是()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C举类迩而见义远 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46题。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

10、之。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

11、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 人徒:普通人与罪徒,泛指民众B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事:通“侍”,侍奉C是时郑当时为大农 为:担任D易漕,度可令三月罢 度,估计5对下列特殊句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省略“于”,“河决于酸枣,东溃于金堤”B通,以漕,大便利 省略“之”,“以之漕”C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 固定句式,“以为”,认为D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主谓倒装句,即“水之为利害也,甚哉”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_(2)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

12、鄃。_屈原列传导学案答案【预学案】1.正音:属草稿zh 惨怛d 帝喾k 举类迩r 濯淖zhu no 皦然泥而不滓者也jio ni z 商於w 屈匄gi 唐昧m 啜其醴chu l 汶mn 罹难l 温蠖hu 渔父f2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糜不毕见(“见”通“现”)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屈平既绌(“绌”通“黜”)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3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