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04850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邮编:411228单位名称:湘潭县教师进修学校姓名:张攀职务:数学教师职称:助理讲师联系电话:13975215189详细地址:湘潭县教师进修学校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策略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学策略和方式的不断革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基于这一理念所触发的情境化教学思想的运用,便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众所周知,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投入是不会发生的,而且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本身不仅是重要的学习变量,也是重要的学习产物。学生怎样投入学习,比学习什么知识

2、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会到会学,由苦学到乐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而又不失浓厚的教学味的课堂,应当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体验与反思,谈谈对数学情境的认识,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以及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一、对数学情境的认识笔者认为,对于引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来学习数学的“数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科

3、学现象建立联系,使数学不再成为“孤零零”的,“与现实应用的背景脱离”的知识,让学生在嵌入了数学知识的社会或自然情境中寻找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通过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来构建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引发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思维、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镶嵌在真实的情境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变成一种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运用已有经验,在情境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建构假想或猜测。使数学走

4、出“抽象与玄妙”,开最终使数学学习从虚拟情境到真实情境。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对更高水平知识的求知欲。2、降低学习的难度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从而容易使学生误以为数学远离生活实际而对其望而生畏。同时,由于学生知识发展的局限性,对于某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理解上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数学知识嵌入具体的问题情境,使知识的强度和难度降低,以达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降低学习负担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3、形成学生乐于思维的氛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有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

5、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使学生形成自我组织,相互启发和互相促进的方交流关系。通过创造活动,要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同时,要诱导学生不断地拓宽思路,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去获得创新成果。二、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罗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情境为主线,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

6、能力的目的。下面结合实例从几下方面来谈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主体性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情境教学不仅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平移这节课时,我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我先在教室里做开窗、关窗,拉衣服的拉链,将计算器的盒子打开等活动,然后问学生,我刚才所做的动作属于哪一类运动变化形式?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

7、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如何定义平移,如何判定平移,如何理解平移的特征和基本性质等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教会了学生。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有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 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能用创设问题情境为激发学生求知欲。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

8、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例如,我在进行多边形的外角和这一课教学时,我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小敏在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上按逆时针方向跑步,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推广到一般的情形。3、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还通

9、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例如,在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广场上,进行了真实的户外实际测量,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以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0、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进生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这样的数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些这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了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

11、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休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总之,切实掌握好上述的四条特征,对开展数学学

12、科的情境教学是具有很大帮助的,这一点,我颇有体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发展,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至此我似乎感觉在情境教学的的领域中到了如何将素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各个层面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下去。4、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几何教学中,传统的定理教学一般都是先给出定理,画出图形,证明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感觉乏味,定理也不易记住,对此,笔者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情景:“你从两个合面、一把锁就能把门锁住的事实中,看到什么问题?将锁锁在任意地方都可以吗?”

13、由此使学生了解到平面的概念,以及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并由此引伸,自行车是怎么停放的?你见过的凳子最少有几条腿?郊游时见过农家小院篱笆门,是怎样用木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的?学生自已可以作出概括,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定理,这些情景有效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定理的探究过程,并在不断猜想、判断、论证的学生活动中,抽象出空间概念和定理,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实现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5、渗透德育性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比如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这一课中,配图中干涸的河床给了学生一个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时我就恰到好处的培养了学生

14、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从自已做起。在课题制作视力表的学习中教育学生要科用用眼,保护自己的眼睛等等。三、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不能从那些现成的、完美的数学系统开始,不能采用向学生硬性灌输概念的方式进行,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前提。而数学教学应发生在现实的情境之中,数学知识应在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来建构。从而,情境设计的恰当与否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1、注重情境的真实“度”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门学科。方面,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一个

15、时段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撑。因此,教师在结合相应课题设计情境时,应避免那些脱离现实的、人为编制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且越容易向实际生活迁移。另一方面,教育的传承性、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绝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所谓的自主学习。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学科上相对于学生而言的绝对优势,高屋建瓴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充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在求“真”,重在求“实”。舍弃与数学无关之真,力求凸显数学本质之实。用恰当的方式真实地展现情境是使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高效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2注重情境的全程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16、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只出现在课前几分钟,在之后的教学中则置之不顾,忽视情境的全程性。这主要是因为情境设计往往在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前进行,从而部分教师误以为只需在新课前运用相关的故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出课题便可以了。其实,情境不应该只在新课发生前起作用,它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态度。整堂课应围绕课前的情境这一中心环节展开,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学习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3注重情境的发展性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及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情境应能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加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