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0483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常识佛法核心.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教常识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一实相印:(实相即”真如”、“法性”)。小乘讲三法印,大乘提一实相印。法华经方便品:“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华玄义卷八上:“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所说。”三法印、一法印等,无实质差异。智顗在法华玄义卷八,列举实相十二异名,即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说明一实相印可总摄缘起、无常、无我、寂灭等.“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

2、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妙法莲花经华严判教宗密大师做了这五教判:小教,也就称为声闻教;始教,是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以小教来说,梵行所立,有持有犯,有凡有圣。所以因对立故,多有争论。因为有持有犯,取向而用,所以多诤。这是一目了然的。始教呢,破相显性,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有这样一个破相显性的过程。有少争,亦是有争论的。终教,相尽性显,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没有争论了。因为但以性来显示教化,于相无争。终教无争,终教就远离这个争议了。这个(始教)是少争,这个(终教)是无争。那么顿教呢,顿教的教义就简单了

3、。一念觉时即是佛,一念迷时即众生。它就是一念之教。一念三世,三世一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有这样的文字,我们读到华严那个偈子中,一念三世,三世于一念,那就是顿教说。圆教呢,本然是佛。净土三心我们先依止往生论,谈一谈净土三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三者可以说是顺菩提心,与其相对,称为三个违菩提心。违菩提心是凡夫本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足,是我们时常所表现之心。违菩提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为自求,不管是身心世界之举心动念,还是各种作为得失,莫不是为自求。为自求的心,是猥劣的。为什么要为自求?因为认为实有,比如说我的这个“色身”、我的“知见”、我的“业缘”,都以为是实有的,这是违菩提心的根本所在。

4、无染清净心。“无染”二字,很简单,我们都能理解,但一理解,都是用有染著的心,也就是说,我们脑袋里一生起来“无染”两个字,就会出现一个染著,因为这是对法中所生的对待感知,所以这个理解是逃不出识染的。无染心是本净的、不假造作、远离对待的心,称为究竟觉比较好理解一些,它不是我们择取的,而是本然如是。当我们用不造作、不对待、平凡的心智去观察一个事情时,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个所谓的本净或无染。通过认识无染心,我们就会知道:心灵的蒙蔽障碍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造作与分别。举个例子: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过来,因为没有利害关系,我们心里一般不会生起好坏的分辨,但很容易去辨别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丑?这种分别意识的生

5、出是很自然的,这时能不能算染著呢?还不敢运用染著二字,这只是开始分别,但分别的持续就开始有染著了,我们可以看一看教中对“三细”、“六粗”名词的解释。就比如认识这个人了,我们就知道他以前对自己是好还是坏啊,是帮助过还是危害过自己啊,是朋友还是敌人啊,只要一以为实有,就会产生爱憎,爱憎后面就有亲疏取舍,喜欢就亲切,憎就排斥,这样我们的心就开始被染着了,我们称为识心所染,即执着之染着。去除这个蒙蔽,的确是很要紧的事。许多学佛人对这个蒙蔽不在意,结果就经常被蒙蔽,大家相处一段时间后,就用爱憎、亲疏等对待心智来交流,而不是用无染的心、本净的心交流。用本净心交流得越久,心智就越清净、越安乐、越能原谅有情,

6、何以故?因为所有的实有假设都是邪见所生,是染污心蒙蔽的结果,是爱憎取舍所造作的苦。其实,心是本净的,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物,其本质没有什么好坏。我们如何来去除这个蒙蔽,去除这个实有的知见,从染著里走出来,回到本净心中呢?这就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法则。唯识宗有河流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以为实有的蒙蔽,或说爱憎取舍的蒙蔽,从而揭示出这个无染的心、本净的心。对于一条河流,众生的见闻觉知差别很大:天人看到河流中的水是琉璃宝地,可以在上面行走;修罗可以使用水做武器;人,用水来饮用或洗涤;鱼,把水作为自己的房舍,在其中安住了;而饿鬼,看到的则是脓血与烈焰。依此水是没有实质的。水不过是一个表达,万事万物都是这

7、样的,“万法唯识”啊。也就是说,虽然面对同一问题,但我们的生命不一样,感知不一样,果报所承担的差异也不同。所以,“实有”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是不正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所缘,我们的意识感知,不过是当时果报的一个量罢了。我们现在所有的认取都是如幻的,所谓如梦亦如幻。但实际很少有人在如幻上真正确认,若在如幻的抉择上有一次认取,那我们就不会当真了,也不会当假了,就会比较如实地运用我们这颗本净的心,就会变得有智慧了。无染的心现前,我们就不会那么执着,天的执着,修罗的执着,人的执着,鱼的执着,饿鬼的执着,说这就是水!就是火焰!就是房舍!就是武器!这里无论怎么争论,都是应各个因缘下的量,而表现出相应的

8、认取罢了,所以说,这里没有对错,只是应量而显,应心量择取而已。法无自性,不要忽略了这种观察,否则我们还会用实有的心去当真当假,去受虚妄的果报,而不能出离轮回。我们的轮回,实在是我们虚妄的,实执的执着所产生的虚妄果报,这个果报在圣者中,不管是声闻缘觉菩萨和诸佛如来,已得到了解脱,而六道轮回众生还沉沦于此中。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如幻的业缘中得到解脱呢?就在于我们是否有正见的抉择。一开始要有正见,慢慢才能在法则上、业报上来转换它,如八正道中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之次第。如果是我们没有正见的实践与观察力,事情来了,还是枉受其苦。唯识观中,把法无自性、如幻的现量给我们做了一个提示,希望我们可以把自己

9、的本净心,通过这个正见表达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无染清净心是本来具有的,是不假造作的,是不对待的,万法唯识所现,以此来透视我们的本心,我们就不再假自己的识与量来套现缘,来限定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得到自足,从而生起第二个心安清净心。如果安一颗这样的心,或者说启发出一颗这样的心,我们就会做一个清净的人,在这个世俗社会中,减少很多在爱憎取舍得失对待中产生的烦恼。我们一旦对待,就会产生烦恼,而从每个对待烦恼中走出来,我们就得到一颗安清净心。因此,修行的确就在每个当下,学佛不要复杂化,也不要简单化,能否让清净心如实地在我们每个现缘中运用,这是最重要的。若不能运用,即使把三藏十二部说完,我们还是在受烦

10、恼的逼迫与侵害,还是在沉沦受苦,那我们就丢失了自己学佛的机遇,学佛也就有其名无其实了。如何相续菩提心的修持龙树菩萨为我们设置了一个次第法则:第一、 发菩提心。第二、 伏菩提心。第三、 明菩提心。第四、 正菩提心。第五、 具足菩提心。希望大家不断地发菩提心、明菩提心,来伏烦恼,证菩提,真正地使自性宝藏延续在我们生命周边,而不是被烦恼覆盖,这样我们对心灵宝藏,或者说自性宝藏,就感到十分亲切了;对诸佛所证的佛果,就感到具体了;对人人具足,就感到安乐,没什么畏惧了。佛果表达出了我们的自性,自性就是心地妙用,而因为人人都是具足的,我们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实践的了,这样,我们人人都有了成佛以及运用佛法智慧的机

11、与现缘。在印度有一个塔叫自体之光,即表达一切有情之自体之光从未泯灭过。在此提倡大家读一读大方等如来藏经,此经是我们汉传佛教的一个宝藏,其中有九喻说,皆是用来表现我们自性之光的,没有任何遮盖。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贪嗔痴慢疑中的疑,往往很难除干净,我们有时候白天还清楚,但睡一觉后就又徘徊了。疑虑一旦生起,就是被自己的知见尘埃所蒙蔽,而此时我们如果用经典来给自己的心作一个安慰、印许,就会特别安乐。人生日夜参半,所以徘徊,也就是感到自己忽明忽暗的,基本上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如何挣脱出来,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心灵延续好呢?所以这里就需要一个法门的修持了。四谛苦谛(Dukkha):根据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佛总结

12、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就是“苦谛”。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详见三苦、八苦; 集谛: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是因为有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贪、嗔、痴三毒,这就是“集谛”。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贪”、“瞋”、“痴”三毒,从广则有“五利使”和“五钝使”等“十使”。推至最后,众生的本心、佛性、智慧为“无明”所障敝。 灭谛: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灭产生痛苦的原因“贪、嗔、痴”,这就是“灭谛”。又名涅槃,明集谛理,断尽烦恼业,则得解脱; 道谛:想灭掉三毒,必须要去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谛”。随顺趣向涅槃之道,详见三十七道品。苦谛苦谛

13、: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三苦,一、苦苦。众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风大、火大的四大色身。人的色身,是众苦根本,所有种种苦恼环境要逼迫此身,由这个身体去受苦。古人说:身是众苦之本。又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无身,夫复何患。狮子峰禅师说:只这色身,唯信身为苦本,纵贪世乐,示知乐是苦因。这叫做苦苦。二、坏苦。我们现前所受一切环境、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如梦中之境,空中之华一样,幻化非真。纵然有些环境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悲生,又是痛苦。须知世界有成、住、坏、空,万物有生、住、易、灭,众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生灭败坏。这叫做坏苦。三、行苦,即第

14、七识行阴迁流,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时刻不停。如孔夫子,看流水时,感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就是说,行阴迁流之苦,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众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色界四禅天的天人,虽然是离欲清净,没有苦苦,可是还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四空天的天人虽然修四空定,还是难免行阴迁流,念念生灭的痛苦。总之三界诸天,就是最高一层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之长。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天人一样,天福一旦享尽,还要堕落下来,随业受报。经里说过:八万劫终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又说: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时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把握动机的源头佛法教义之间,有时同样的名词

15、,在不同教言体系下的内涵差异会很大。比如南传佛教,是巴利语系教义,依止五百阿罗汉在七叶窟第一次结集的九部经典,延续教化一直到现在。汉传佛教,是梵文系,也称波罗蜜乘,即所谓大乘教言。藏传佛教,其教言又有很大的差异,新译旧译的差异、各个宗派的差异、续部的差异,有的续部教义甚至就不象是佛法教义,但它们表达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没有离开佛陀的三法印、四法印,或者说决定知见。那么,在教言体系的演化过程中,我们究竟如何找到人人能自悟自证,能得到真正利益的法则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对于这个课题,我们不妨把各个教义之间的差异先放一放,不去谈它!而就谈我们的心灵,谈我们怎么运用自己现前的心智。这里用“动机”一词就比较贴切了,我们有做某件事的动机,出家的动机,学佛的动机,去见某个人的动机,来放光寺的动机无量无边,可以说,我们是在动机的策动下,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与意志。因此,如果要把佛法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运用在我们每一个现实过程、或说当下中,“动机”必须清晰。在生命的每个过程中,我们是否真正知道自己的举心动念也就是动机呢?如果真正知道了、运用成熟了,我们的心灵宝藏就会启开。这个如意的心智,称为本性也好、自性也好、佛性也好,没有刹那间能丢失的,不论我们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是烦恼痛苦,或是自在喜悦,其本体都是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