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04795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课时作业3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据此完成第13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其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基础雄厚A B C D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 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完成第45题。4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 B C D5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2012河北石家庄一模)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

3、第67题。指标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52.721.611.351.371.290.54.782.852.221.110.850.870.796.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7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

4、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第89题。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8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9以下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2012浙江绍兴模拟)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

5、空间状态。下图为“19822010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19822010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11影响19822010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二、综合题(共56分)12( 30分)2012年9月26日,2012“相聚长三角”海外华侨华人专家上海咨询会在上海开幕,1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为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结合下图,完成

6、下列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轮廓简图(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建厂,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有哪些?(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3)有关资料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气温在不断升高,江苏沿海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这会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4)在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图示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13(2012浙江绍兴模拟)(2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

7、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如下表)。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

8、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材料二:2000年与2005年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图。注: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参考答案 13.1.D2.D3.B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借助良好的区位、优惠政策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第2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取代劳

9、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受南岭阻隔,国内市场腹地也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45.4.C5.D解析:第4题,由图可判断,阶段第一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小,应该处于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第5题,由图中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可判断,处于初始阶段,处于最后阶段,处于中间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67.6.A7.B解析:第6题,读表格数据可知,山东省工业化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第7题,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89.8.D9.A解析:第

10、8题,甲、乙两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虽有差异,但都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第9题,甲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是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乙地区以苏南地区为代表,是上海等大城市向外扩散导致的城市化。1011.10.A11.B解析:第10题,结合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重心的变化由北向南且偏向西变化,说明了在此时间段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大。第三产业、农业仅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增长不存在必然联系。第11题,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人口政策、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演变使得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增长快。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

11、、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使得重心向西移动。12答案:(1)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2)改善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耗能多的工业和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3)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加剧;沿海滩涂湿地等生态群也会减少或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4)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改变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扩大铁路、水运、管道、输电线路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答案合理即可)13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络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