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0435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ython几种并发实现方案的性能比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自:1. 前言偶然看到Erlang vs. Stackless python: a first benchmark,对Erlang和Stackless Python的并发处理性能进行了实验比较,基本结论认为二者有比较相近的性能。我看完产生的问题是,Stackless Python与Python的其他并发实现机制性能又会有多大区别呢,比如线程和进程。因此我采用与这篇文章相同的办法来对Stackless Python、普通Python的thread模块、普通Python的threading模块、普通Python的processing模块这四种并发实现方案进行了性能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和基本结果记录

2、在这里。 后来看到了基于greenlet实现的高性能网络框架Eventlet,因而更新了实验方案,将greenlet也加入了比较,虽然greenlet并非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并发处理,而是在单个线程下对程序块进行切换轮流执行。 (Edit Section )2.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与Erlang vs. Stackless python: a first benchmark是相同的,用每种方案分别给出如下问题的实现,记录完成整个处理过程的总时间来作为评判性能的依据: 1. 由n个节点组成一个环状网络,在上面传送共m个消息。 2. 将每个消息(共m个),逐个发送给1号节点。 3. 第1到n-1号节点

3、在接收到消息后,都转发给下一号节点。 4. 第n号节点每次收到消息后,不再继续转发。 5. 当m个消息都从1号逐个到达第n号节点时,认为全部处理结束。 (Edit Section )2.1 硬件平台Macbook Pro 3,1上的Vmware Fusion 1.0虚拟机中,注意这里给虚拟机只启用了cpu的单个核心: 原始Cpu:Core 2 Duo,2.4 GHz,2核心,4 MB L2 缓存,总线速度800 MHz 分配给虚拟机的内存:796M (单个CPU,还能比较并发吗?) (Edit Section )2.2 软件平台Vmware Fusion 1.0下的Debian etch: 原

4、始Python:Debian发行版自带Python 2.4.4 Python 2.4.4 Stackless 3.1b3 060516 processing-0.52-py2.4-linux-i686.egg 原始Python下的greenlet实现:py lib 0.9.2 (Edit Section )3. 实验过程及结果各方案的实现代码见后文。实验时使用time指令记录每次运行的总时间,选用的都是不做任何输出的no_io实现(Python的print指令还是挺耗资源的,如果不注释掉十有八九得影响测试结果),每次执行时设定n=300,m=10000(Erlang vs. Stackless

5、 python: a first benchmark文章中认为n可以设置为300,m则可以取10000到90000之间的数值分别进行测试)。 (Edit Section )3.1 Stackless Python的实验结果real0m1.651suser0m1.628ssys0m0.020s即使将m扩大到30000,实验结果仍然很突出: real0m4.749suser0m4.716ssys0m0.028s(Edit Section )3.2 使用thread模块的实验结果real1m13.009suser0m2.476ssys0m59.028s(Edit Section )3.3 使用thr

6、eading模块配合Queue模块的实验结果不太稳定,有时候这样: real1m9.222suser0m34.418ssys0m34.622s也有时这样: real2m14.016suser0m6.644ssys2m7.260s(Edit Section )3.4 使用processing模块配合Queue模块的实验结果real3m43.539suser0m15.345ssys3m27.953s(Edit Section )3.5 greenlet模块的实验结果real0m9.225suser0m0.644ssys0m8.581s(Edit Section )3.6 eventlet模块的实验

7、结果注意!eventlet 的这个实验结果是后来增补的,硬件平台没变,但是是直接在 OSX 自带 Python 2.5 环境下执行出来的,同时系统中还有 Firefox 等很多程序也在争夺系统资源。因此只能作为大致参考,不能与其他几组数据作直接对比。(其中 eventlet 的版本是 0.9.5) real 0m21.610suser 0m20.713ssys 0m0.215s(Edit Section )4. 结论与分析(Edit Section )4.1 Stackless Python毫无疑问,Stackless Python几乎有匪夷所思的并发性能,比其他方案快上几十倍,而且借助Sta

8、ckless Python提供的channel机制,实现也相当简单。也许这个结果向我们部分揭示了沈仙人基于Stackless Python实现的Eurasia3能够提供相当于c语言效果的恐怖并发性能的原因。 (Edit Section )4.2 Python线程从道理上来讲,thread模块似乎应该和threading提供基本相同的性能,毕竟threading只是对thread的一种封装嘛,后台机制应该是一致的。或许threading由于本身类实例维护方面的开销,应该会比直接用thread慢一点。从实验结果来看,二者性能也确实差不多。只是不大明白为何threading方案的测试结果不是很稳定,

9、即使对其他方案的测试运行多次,误差也不会像threading这么飘。从代码实现体验来说,用threading配合Queue比直接用thread实在是轻松太多了,并且出错的机会也要少很多。 (Edit Section )4.3 Python进程processing模块给出的进程方案大致比thread线程要慢一倍,并且这是在我特意调整虚拟机给它预备了足够空闲内存、避免使用交换分区的情况下取得的(特意分给虚拟机700多M内存就是为了这个)。而其他方案仅仅占用数M内存,完全无需特意调大可用内存总量。当然,如果给虚拟机多启用几个核心的话,processing也许会占上点便宜,毕竟目前thread模块是不

10、能有效利用多cpu资源的(经实验,Stackless Python在开启双核的情况下表现的性能和单核是一样的,说明也是不能有效利用多cpu)。因此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根据cpu的数量,启用少量几个进程,而在进程内部再开启线程进行实际业务处理,这也是目前Python社区推荐的有效利用多cpu资源的办法。好在processing配合其自身提供的Queue模块,编程体验还是比较轻松的。 (Edit Section )4.4 greenlet超轻量级方案基于greenlet的实现则性能仅次于Stackless Python,大致比Stackless Python慢一倍,比其他方案快接近一个数量级。其实

11、greenlet不是一种真正的并发机制,而是在同一线程内,在不同函数的执行代码块之间切换,实施“你运行一会、我运行一会”,并且在进行切换时必须指定何时切换以及切换到哪。greenlet的接口是比较简单易用的,但是使用greenlet时的思考方式与其他并发方案存在一定区别。线程/进程模型在大逻辑上通常从并发角度开始考虑,把能够并行处理的并且值得并行处理的任务分离出来,在不同的线程/进程下运行,然后考虑分离过程可能造成哪些互斥、冲突问题,将互斥的资源加锁保护来保证并发处理的正确性。greenlet则是要求从避免阻塞的角度来进行开发,当出现阻塞时,就显式切换到另一段没有被阻塞的代码段执行,直到原先的

12、阻塞状况消失以后,再人工切换回原来的代码段继续处理。因此,greenlet本质是一种合理安排了的串行,实验中greenlet方案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性能表现,主要也是因为通过合理的代码执行流程切换,完全避免了死锁和阻塞等情况(执行带屏幕输出的ring_greenlet.py我们会看到脚本总是一个一个地处理消息,把一个消息在环上从头传到尾之后,再开始处理下一个消息)。因为greenlet本质是串行,因此在没有进行显式切换时,代码的其他部分是无法被执行到的,如果要避免代码长时间占用运算资源造成程序假死,那么还是要将greenlet与线程/进程机制结合使用(每个线程、进程下都可以建立多个greenlet

13、,但是跨线程/进程时greenlet之间无法切换或通讯)。 Stackless则比较特别,对很多资源从底层进行了并发改造,并且提供了channel等更适合“并发”的通讯机制实现,使得资源互斥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并发性能自然得以提高。粗糙来讲,greenlet是“阻塞了我就先干点儿别的,但是程序员得明确告诉greenlet能先干点儿啥以及什么时候回来”;Stackless则是“东西我已经改造好了,你只要用我的东西,并发冲突就不用操心,只管放心大胆地并发好了”。greenlet应该是学习了Stackless的上下文切换机制,但是对底层资源没有进行适合并发的改造。并且实际上greenlet也没有必

14、要改造底层资源的并发性,因为它本质是串行的单线程,不与其他并发模型混合使用的话是无法造成对资源的并发访问的。 (Edit Section )greenlet 封装后的 eventlet 方案eventlet 是基于 greenlet 实现的面向网络应用的并发处理框架,提供“线程”池、队列等与其他 Python 线程、进程模型非常相似的 api,并且提供了对 Python 发行版自带库及其他模块的超轻量并发适应性调整方法,比直接使用 greenlet 要方便得多。并且这个解决方案源自著名虚拟现实游戏“第二人生”,可以说是久经考验的新兴并发处理模型。其基本原理是调整 Python 的 socket

15、 调用,当发生阻塞时则切换到其他 greenlet 执行,这样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注意的是: eventlet 提供的函数只能对 Python 代码中的 socket 调用进行处理,而不能对模块的 C 语言部分的 socket 调用进行修改。对后者这类模块,仍然需要把调用模块的代码封装在 Python 标准线程调用中,之后利用 eventlet 提供的适配器实现 eventlet 与标准线程之间的协作。 再有,虽然 eventlet 把 api 封装成了非常类似标准线程库的形式,但两者的实际并发执行流程仍然有明显区别。在没有出现 I/O 阻塞时,除非显式声明,否则当前正在执行的 eventlet 永远不会把 cpu 交给其他的 eventlet,而标准线程则是无论是否出现阻塞,总是由所有线程一起争夺运行资源。所有 eventlet 对 I/O 阻塞无关的大运算量耗时操作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在性能测试结果方面,eventlet 消耗的运行时间大致是 greenlet 方案的 3 到 5 倍,而 Python 标准线程模型的 thread 方式消耗的运行时间大致是 eventlet 测试代码的 8 到 10 倍。其中前者可能是因为我们在 eventlet 的测试代码中,使用队列机制来完成所有的消息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