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04268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2006-12-14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2006年3月10日第十一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前 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的重要规划。今后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对“十一五”期间全县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作

2、了总体部署,主要阐述发展思路,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一、规划编制背景1、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制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目标。3、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4、县委、县政府提出“立足资源、依托一江、开发两河、发

3、展三带、壮大五业、统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二、规划编制依据布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是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全县“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2、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立足资源优势,重点突破,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中的瓶

4、颈制约,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3、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治安等社会事业发展。4、加强与上一级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紧密衔接和相互协调。四、规划年限2006年2010年五、规划区范围本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布拖县行政辖区,包括3个镇、27个乡、189个行政村、10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84.71平方公里。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条件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十五”计划各项目标得到较好执行,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在全州综合考核中呈总体上升趋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49776万元(现价),比2000年增长63.02%(可比价),“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47元,比2000年增长84.2%,年均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3226万元,比2000年增长203.6 %,年均增长24.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47万元,比2000年增长100.2%,年均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56.5:10.4:33.1调整为46.8:21.3:31.9。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7914万元,比2000年增长33.9%,年均增长6%。粮食总产量达到64552吨,比2000年增加7137吨,年均增长2

6、.4%。肉类总产量达到12924吨,比2000年增加6833吨,年均增长16.2%。畜牧业发展迅速。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5.4%提高到44.5%。四畜存栏47.9万头(只),年均增长3.2%;出栏26.6万头(只),出栏率由2000的27.6%提高到55.5%。林业建设取得成效。“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65万亩,森林管护121.5万亩,人工造林14.97万亩,退耕还林17.42 万亩,栽植白杨树85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6%提高到24.8%。3、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650万元(含牛角湾梯级电

7、站),比2000年增长618.7%,年均增长48.4%。工业总产值达到17607万元,比2000年增长386.4%,年均增长37.2%,其中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5370万元,比2000年增长997.9%,年均增长为61.5%。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850万元。建成牛角湾三级电站及瓦都水库,引进华电集团对西溪河进行梯级开发,争取“送电到乡”项目进行了冯家坪电站建设,兴办了安鸿、万春等7家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加工企业。4、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农网及城网建设与改造、通县油路、牛角湾大堰下干渠、农村人畜饮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

8、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82209万元,比九五总规模(21634万元)增长279.99%,年均增长26.2%。5、城乡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48万元,比2000年增长116.6%,年均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5元,比2000年增加700元,年均增加14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5620万元,各项存款达到29614万元。6、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施了新村建设

9、、三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试点、人草畜“三配套”、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社会扶贫、产业化扶贫、基层政权建设等扶贫工程,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140.4万元,解决了1.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了2.8万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改扩建21所乡中心校、26所村级学校。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启动“普九”工作,龙潭镇完成“普九”任务。200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4.3%,比2000年增长23.8个百分点;女儿童入学率达到87.2%,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在34所学校开办了寄宿制班,有寄宿制学生5600人。公共卫

10、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县医院医技楼、传染病区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门诊楼,改扩建12个乡镇卫生院。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重点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成绩,霍乱病预防控制有力,非典、禽流感防治工作积极有效,艾滋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75.2%和73.1%,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回顾“十五”,成绩辉煌,“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均提前实现,为我县“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发展条件1、区位布拖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凉山州东南部金沙江流域,地理坐标间于东

11、经1024310303和北纬27162755之间,北连昭觉,南接宁南,西界普格,东邻金阳,并在东南角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县城至西昌114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近国家重点工程白鹤滩电站。2、交通全县公路总里程889.35公里。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普三、布冯、布金、布地、火联公路为骨架,连接西昌、昭觉、普格、宁南、金阳等县市的公路网络,路网密度为0.53公里/平方公里。尚有2个乡、60个村(约310公里)未通公路,公路通乡率93.3%、通村率68.2%。公路技术等级低,仅有油路18公里,等外级公路占95.8%。3、资源土地资源。全县国土总面积1684.7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

12、86人/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6万亩,人平2.2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然草地100万亩,人工种草18.2万亩;林地面积103.06万亩,森林蓄积量153万立方米。水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17.32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水资源9.06亿立方米,人均6304立方米,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总量和人均拥有量均极为丰富,且水质较好。能矿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为76.78万千瓦,可开发量约40万千瓦,占全州的0.9%,现已开发7.28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8%。矿产资源有一定储量,已探明矿产14种,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动植物种类繁多,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黑鹳等多

13、种国家保护动物。尤其是中药材(附子)、马铃薯、无公害畜产品、白杨、青花椒、荞麦、燕麦等绿色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劳动力资源。全县总人口14513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农村劳动力占总人口的54%,占农业人口的58%,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文化及旅游资源。布拖是“彝族火把文化之乡”,也是“火把节”的发源地,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原生态和典型性特征明显,具有独特的婚丧嫁娶、美丽的服饰、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等民族风情。主要旅游景点有补莫湿地、金沙江大峡谷、吉留秀原始森林、乌科高原风光、白石滩奇观、瓦都水库等。4、发展机遇政策环境。“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区域协调

14、发展;将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十一五”时期,全省将加快攀西经济区开发,全州着力构建水电、矿冶、绿色和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布拖位于“三江”开发的金沙江流域,将成为全州水电、绿色和旅游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依托白鹤滩电站建设,沿金沙江公路将建成二级快速通道,境内干线公路等级有望提升,交通瓶颈制约因素将有效解决;随着西溪河流域水电开发进入高潮、爱治日窝河流域水电开发动工建设,投资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对口支援。省发改委、攀钢、射洪县、新都区等地区和部门的对口帮扶,

15、将为布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还处于低水平的快速增长,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比较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创新能力弱,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交通瓶颈制约突出,生态环境承载力差;资金、人才、科技、管理等资源匮乏,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还无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业压力大,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是奠基础、强支柱、增实力、求突破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机遇,夯实发展基础,开发优势资源,壮大支柱产业,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