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03772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2022年9月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吴江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全面实施“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以下简称“科创圈带”)建设,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的关键五年。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吴江将落实国家战略,响应时代要求,体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生态绿色新理念、人居品质新示范、江南文化新空间,探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吴江模式”,全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

2、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带头做好对接上海大文章,展现“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的现实模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按照吴江区“十四五”规划编制总体部署,以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统领,编制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本规划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总结发展成果,深入分析形势挑战,在宏观展望2035年目标愿景的基础上,明确“十四五”时期吴江区水务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吴江区水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目 录第一章发展基础- 1 -第一节 发展成效- 1 -第二节 面临形势- 7 -第三节 存在问题- 10

3、 -第二章总体要求- 1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4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5 -第三章发展布局- 19 -第四章重点任务- 23 -第一节 水安全巩固提升- 23 -第二节 水资源高效利用- 25 -第三节 水环境治理改善- 28 -第四节 水生态保护修复- 31 -第五节 水文化传承弘扬- 33 -第六节 水管理提质增效- 34 -第七节 全力建设先行启动区- 40 -第五章规划投资- 42 -第一节 投资需求- 42 -第二节 投资政策与资金来源- 44 -第六章保障措施- 45 -附表: 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及投资表附图:1、苏

4、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水务发展主要完成工程示意图2、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示意图- 7 -第一章 发展基础第一节 发展成效“十三五”以来,吴江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问题、目标双重指向,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的目标定位,统筹推进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整治、骨干水系治理、农村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水务一体化。总体完成6大类24项重点工程,“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8项指标基本实现,五年累计完成投资约94.1亿元,水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河湖长制改革亮点纷呈,全国

5、首创联合河长制并形成典型示范,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启动生态美丽河湖、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外围防线不断巩固完善。聚焦“一湖一河”治理,推进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后续工程和运河堤防达标建设,完成东太湖大堤达标加固32千米;加固运河堤防74千米,沿线配套建设景观绿化带,大运河堤防加固工程入选“2020苏州十大民心工程”,吴江区抵挡外围洪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加强。太湖新城、盛泽镇、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等重点城(镇)区完成护岸工程141千米,新(改)建水闸、泵站188座;农村圩区达标建设有力推进,新(改)建堤防、护岸366千米,新(改)建

6、水闸、泵站430座,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城乡水灾害防御能力。重点城区现状防洪能力约50100年一遇,除涝能力达20年一遇,其他圩区防洪能力约2050年一遇,排涝达1020年一遇。供水安全保障稳步提升。聚焦水源保护,完成一、二水厂水源地的清淤工作,不定期开展水源地突发水质污染应急预案演练,东太湖水源地保护能力日益提升,夏季蓝藻防控水平得到提升。完成庙港一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实现全区供水深度处理全覆盖,切实完成年度水质检测任务,供水达标合格率100%,出厂水、管网水、原水、二次供水水质有效保障。二、水资源严格管理有效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累计建成节水型载体74

7、个,其中省级16个,118家企业通过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实现循环用水和再生水回用。工农业、城镇生活等综合用水效益取得显著成效,配合苏州市高分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进一步擦亮了节水型城市的国字头招牌。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加强。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成吴江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持续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和取水计量设施覆盖,出台了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的支持政策,鼓励苏信学院、国税局等院校机构签订节水合同,其中苏信学院项目为苏州大市范围内第一家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完成全区所有印染企业取水计量设施的更新改造工作,建成印染企业取水总量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与环保部门的数据联网共享。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

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30.04立方米。农业节水增效有力推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进一步配套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新(改)建灌溉站2座,新建灌排沟渠3.64千米,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0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8。出台了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操作细则,成立用水管水组织(包括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63个),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改革后节水近25%,农业水价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水环境改善治理成效显著城乡污水治理全力推进。新建3座、扩建1座污水厂,新增处理规模8.5万吨/日;完成1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617个、“十个必接”项目603个、重点行业污水接

9、纳项目913个,建设污水主管网307千米。实现全区生活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并对电厂污泥仓技改、建设掺烧投放设施,健全污泥监管体系,对全区污水厂污泥运输车进行GPS跟踪。累计完成2046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市、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9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4%。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圆满收官。自2017年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来,通过自主排查、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等渠道,累计纳入并完成220多条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涌现出抚田港、柳胥河等一批省级示范河道。在全省率先建立黑臭水体整治二维码,在全市率先开展黑臭水体销号,2020年获评吴江区十大民心工程。制定关于加强城镇黑臭

10、水体整治长效管理的办法(试行)吴江区2019年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考核细则问题河道整改流程等相关办法细则,黑臭水体治理与长效管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城区畅流活水成效显著。以松陵城区为重心,活水调控为重点,统筹协调城区防洪大包围和畅流活水,累计疏浚河道972条、702千米,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程,实施畅流活水工程,拆除阻水坝头120座,新建桥(涵、闸)169座,疏浚河道1005条,打通堵点、畅通水系,城区水体流动性进一步增强,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提升。排水行为有效规范。严格推行排水许可制度,对排水户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办理排水许可证1293张。建立污水厂提质增效“一厂一案”整治方案,从管

11、道检测修复、控源截污、管网建设等方面提出标准化措施,推动污水厂提质增效。建立违法排水督查联动机制,联合环保、公安部门不定期开展违法排水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企业排水行为得到有效规范。蓝藻水草打捞处置持续推进。落实专职和临时应急打捞人员300人,配备蓝藻水草打捞船只146艘,运输船只和车辆18辆(艘),吸藻设备(含吸藻车)24套,藻水分离设备2套,蓝藻和水草资源化处理能力达1000吨/日,充分满足东太湖及出湖河道蓝藻日常处理要求,水质监测和蓝藻监测实现智能化和常态化,东太湖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保障。四、水生态保护修复初见成效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开展“生态河湖大讲堂”,组建“生态河湖行动支部”,

12、建立苏州(吴江)水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开展了吴江东太湖水生态风险分析等重点科研课题,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吴江区获评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全面启动。建设完成11条生态河道、40条(座)生态美丽河湖。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启动实施,以元荡为示范段的先行启动区河湖综合整治加快推进,连接吴江和青浦的元荡生态岸线贯通示范段项目全面竣工,为示范区跨界水体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项目提供指导,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典型示范。五、水治理体系能力逐步完善水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完成了吴江区排水排涝综合规划吴江区生活污水接纳现状排查及控源截污方案吴江区高质量推

13、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吴江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指南吴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方案和各乡镇河网水系规划等规划(方案)编制,为全区水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河湖长制改革持续深化。区、镇、村三级606位河长责任层层压实,“一事一办”工作清单完成率100%。建立了以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团队、河湖督查官、护河邮路、团员“河小青”为主的民间河长体系,全国首创跨界治水联防联治机制,先后与秀洲、桐乡、南浔、青浦、嘉善、吴中、昆山等周边区县对接建立“联合河长制”,实现全域交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全覆盖,建立“联合巡河、联合保洁、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

14、治理”五大机制,扎实推进交界河湖协同治水。联合河长制入选中组部选编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和“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河湖长效管护不断加强。制定形成吴江区河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探索河湖养护市场化管护模式,建立了水葫芦防控打捞工作机制,落实省际边界区域水葫芦防控工作,实现联防联治工作常态化,上海进博会期间有力保障了太浦河流域水环境安全。定期举行执法人员专题培训班,执法队伍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水上执法基地建设不断推进,覆盖太湖、太浦河、京杭运河等重点河湖的水上执法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执法巡察和案件移交督办进一步强化。

15、重要河湖划界全面完成。吴江区共完成56个省保湖泊(除澄湖外其余划界工作全部为吴江区本级实施)、43条县级及以上重要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共划定管理范围线累计总长约1382千米,埋设界桩、界牌8238个,告示牌1165个,项目成果全部通过县级正式验收。水务科技创新有力推动。完成同里、汾湖、平望、七都、松陵(二期)、盛泽(三期)水利一体化管理平台创建,进一步优化河湖“智慧监管平台”,对重点河湖开展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青吴嘉协同治水信息互联互通取得初步进展。第二节 面临形势“十四五”是吴江区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率先探索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及先行启动区的重要五年。为有效提升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能级,苏州市旨在将“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打造为具有一定程度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创新高地,高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吴江区地处“科创圈带”建设的交汇点,迎来了优势叠加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促进未来五年吴江区水务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把握这一重要时期的里程碑意义,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的目标定位,系统谋划未来五年水务发展目标和重大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