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月考三(定).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033039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月考三(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月考三(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月考三(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月考三(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月考三(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月考三(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月考三(定).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10页) 命题老师:杨月团海南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 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艾斐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面临安全风险,文化传

2、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还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防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防范决非封闭自囿。最有效的防范,永远都是自强自律;警惕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把群众文化看作“下里巴人”的态度,更警惕一味崇洋媚外,紧紧盯着国外的领奖台,把文化创造的着眼点一骨脑儿放在对奖项的拼争上。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律自强还要求我们警惕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中的趋利、媚俗、浅薄、浮躁、恶搞、收视率为王、“娱乐至死”等现象,切实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而最有力的维护,则始终都是开拓创新。因为,

3、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的,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内部开拓创新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为什么能拥有文化强势并称霸全球?关键就在于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他们在文化创造中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花木兰、孙悟空、熊猫、武术,以及道德经、论语、庄子、易经、孙子兵法和四大名著等,就常常成为其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产品的素材来源。不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其文化产业的生产链上也少不了中国文化元素。面对安全威胁若单纯防堵与抵挡,效力不大。只有不断加大我们自身

4、的开拓创新力度,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文化与其他一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只有从被吸引、认同、接受、欣赏、消化与感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并产生价值。有效的文化安全屏障要在主动进取中而不是被动圈地中筑起,这是由文化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础。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把文化资源化成精品佳作;只有精品佳作形成阵势,才能产生文化魅力;文化有魅力、有召唤力,才能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与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势提醒我们,维护文化安全,需要

5、我们有效防范,更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文化安全是民族传承、国家稳定、人民得享文明之光的重要保障,坚决而持久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势在必行。在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15日24版)1下列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招致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这是一个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冲击的体

6、现。B.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便易产生安全问题。C. 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须靠自强自律,发展民族文化,选择外来文化,警惕各种不良文化现象,让创作导向真正围绕人民这个中心。D. 维护文化安全是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只要坚决而持久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民族就肯定会传承,国家就必然稳定,人民就能享受文明之光。2. 以下对文化“开拓创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美国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这种开拓创新精神值

7、得借鉴。B. 开拓创新,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这样去应对文化安全问题,比靠单纯的防堵与抵挡更有力、更有效。C. 开拓创新是唯一有效的文化安全屏障,它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是由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势所决定的。D. 开拓创新,是保持我国文化在世界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增强抗冲击能力的关键。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 中华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这要求我们不断开拓创新,让文化产品精粹、文化服务优质、文化活动积极有意义,这也是文化自强的最佳体现。B. 维护文化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是自强自律,最有力的维护是开拓创新。防

8、范是针对外部因素而言,维护则是针对内部因素而说。C. 中华文化要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就必须增强自身的魅力和召唤力,而这有赖于精品佳作的不断涌现并形成阵势。D. 开始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全开放式的发展,实现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拓创新,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活力和魅力的先决条件。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9、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酻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病,瓶庵父

10、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选自续古文观止)【注释】僦(ji):租赁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不受管束的人。刲(ku)割取。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瓶庵幼失怙废学 依靠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认为有才德C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 宴请D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平息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都是直接表现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 )(3分)“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瓶庵尝馈

11、遗之,枋不辞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A.B.C.D.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文中看,吴传鼎被人称为“瓶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说话谨慎,守口如瓶;一是大肚能容,做人有度量。B.瓶庵小时候曾辍学,但长大后能依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因而有道德的人和隐士也对他特别尊敬。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正赶上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瓶庵父亲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

12、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5分)(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题。 浣溪沙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8苏轼的农村词写得清新自然、朴实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请结合上阙描写分析苏词的这个特点。(5分)9简要分析词中抒情主人公

13、的形象。(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分)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

14、。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