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03296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课程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课程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课程计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一 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的必修课,内容包括两部分,课程主要采用概 念和理论介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本文化的认识,建立和强化学生的 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二 课程目标1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反省能力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操练跨文化交际技能三课程基本内容(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反省能力1汉族主流文化模式(1)汉族主流文化模式的要素,如群体主义、中庸、家庭观念、面子等等(2)日常行为反映的价值观2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视角(1)局内人的视角:我们怎么看待本文化?(2)局外人的视角:外国人怎么看待中华文化?(3)两种视角的差异及

2、其原因(二)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科综述2分析文化的基本概念: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变量:个体主义/群体主义;权力距离; 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男性/女性文化等等。3参与跨文化交际:文化交流、语言与文化、非言语的交流、文化与语境(教育)等4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中潜在的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冲 突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四课程安排具体本课程 2 学时一周,共32 学时,2 学分。教学周内容第一周跨文化父际体验和讨论第二周学科介绍和综述第三周文化变量一第四周文化变量二第五周中国文化特征分析一第六周中国文化特征分析二第七周概念与理论:语言与文化(第八早)第八周概念与理论:非言语与文化(

3、第七章)第九周案例课:1) 一封邮件2) 个故事第十周概念与理论:教育情景中的跨文化交际(第九章)第十一周案例课:未定第十二周概念与理论:跨文化交际中潜在的问题(第十一章上)第十三周概念与理论:改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十一章下)第十四周案例课:1)取恶心的皮蛋2)被休息的华人第十五周留学生案例报告 分组:全班分五个大组(每组均需有留学生同学),每个大组负责担任一次概念和理论 课的助教,任务包括:1. 细读有关章节。2. 辅导留学生同学。3. 老师讲授有关章节时,对相关内容补充例子或个案(留学生同学不需参加此工作)。4. 小组讨论案例,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五课程评估与考核 学生的分数分为两个部分,

4、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前者又分为三个部分,后者为学 期教学设计。(一)阶段性评估 60 分1. 中国学生为所负责章节的教师课件补充书本上的例子或现实个案, 15 分。 留学生课堂汇报案例, 15 分。2. 案例分析报告四个,一个10分,共40 分。3. 课堂小组作业一个, 5 分。(二)总结性评估 40 分1. 假设你是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请做一个课时(可多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设计, 要求将有关技能的学习和操练与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你可以自行设定: 教学地点:中国或其他海外国家。 学习者:年龄、水平、母语背景 课型:听、说、读写(词汇、语法)、阅读、综合、商务等等阶段性评估作业

5、作业1月15号前交;总结性评估作业2月15日前交,迟交者计零 分。作业请发:六主要参考文献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1991) Geert Hofstede,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 跨文化交流(第六版),(2004) 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3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2006) 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 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2007) William B. Gudykuns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5.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2003) Patrick R.Mora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 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2005) Joan Kelly Hall,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2006)许力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