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合并同类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000690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合并同类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4合并同类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4合并同类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4合并同类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4合并同类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合并同类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合并同类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学科和年级) (2)教材简解 (3)目标预设 (4)重点、难点 (5)设计理念 (6)设计思路 (7)教学过程课题: 3.4合并同类项(1)一、教材简解:1、使用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代数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是是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概念,俗话说“物以类聚”,这句话实际上和我们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是同一个意思。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应用两课时完成。考虑到指导自主教学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不宜过多,因此本节课只安排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初步运用,

2、把合并同类项的熟练运用放到第二课时。“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二、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会合并同类项。2、能力目标: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体会从一个充满探索、思考、合作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自信心,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三、重点、难点:重点:会识别

3、并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难点:同类项的识别和在多项式中如:等项系数的确定。四、设计理念: 五、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同类项的概念 让学生充分的操作六、教学过程:问题一:1、 小华星期天想吃水果,于是上街买了6个苹果,10个橘子,7根香蕉。妈妈不知道小华已经买了水果,下班后妈妈又从街上又买来8个苹果 ,12个橘子,6根香蕉。那么小华家今天一共各买了多少个苹果,橘子,香蕉?你为什么这样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学习合并同类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在丰富生动的实际背景下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许多概念的给出都是属于描述性。因此对某

4、些概念的理解就相对比较模糊,需通过实例进行理解深化。教师先从直观的图形入手,学生自主探索,合并交流,让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通过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下图为某学校校园的总体规划图(单位:m),试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教学区操 场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ab60240200100学校的占地面积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100a+200a+240b+60b也可以表示为(100+200)a+(240+60)b可以看出:100a+200a+240b+60b=(100+200)a+(240+60)b由此可知:计算100a+200a,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a; 计算240b+60b,可以先把它

5、们的系数相加,再乘b。一概念探究议一议(1)100a与200a ,240b与60b 中,有什么共同点?下列各式中具有上式特点吗?(1)5ab2和13ab2 ;(2)9x2y3和 5x2y3;(3)4m2n和4nm2.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说明:(1)小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作发言,小组成员作出评价。(2)教师要激发学生明确这些项的关系的探索欲望。练习: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出一个单项式,再由这个同学叫自己的好朋友写出另一个单项式,要求这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问题1:若老师用运算符号

6、把它们连成算式,你们能计算出它的结果吗?问题2:能说说计算的理由吗?问题3:通过刚才活动,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说明:老师要把教学主体留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评价。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部分不变。二展示交流:二展示交流:试一试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为什么?(1) 0.2x2y与0.2xy2; (2)4abc与4ac; (3)mn与-mn;此题找学生回答,不仅仅要回答“是”或“不是”,更要说清楚“为什么”,通过“为什么”的回答,强调“几个单项式要是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定义中的两条,缺一不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定义进

7、行判断的方法,即“是”,就要满足定义,“不是”,只要违反定义中的某一条通过回答,也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调同类项的两条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两条缺一不可做一做:把下列各式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并说出你计算的理由:(1) 7a -3a= (2) 4x2+2x2=(3) 5ab2-13ab2= (4) -9x2y3+5x2y3=(学生先“做“,在“做”中不断感受,再明晰法则。其意图是引导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更好地理解、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揭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

8、数不变。三 、例题分析:例1 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1)xy2+3xy2; (2)7a+3a2+2aa2+3解:(1)xy2+3xy2=(1+3)xy2 = 2 xy2;(2)7a+3a2+2aa2+3=(7a+2a)+3 a2+(a2)+3=(7+2)a+3+(1) a2+3 =9a+2 a2+3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分析、讨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例2 合并同类项:(按照法则来处理)(1)3a+2b5ab(2) 4ab+82b29ab8四、提炼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还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大家回忆一下,

9、同类项的特征是什么?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当堂达标1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1) 3x2y与-3x2y;(2) 0.2a2b与0.2ab2;(3) 11abc与9bc;(4) 3m2n3与-n3m2;(5) (5)4xy2z与4x2yz; (6)62与x22当m=_时,-x3b2m与x3b是同类项3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不对的,指出错在哪里(1)3a+2b=5ab; (2)5y2-2y2=3;(3)4x2y-5y2x=-x2y (4)a+a=2a;(5)7ab-7ba=0;(6)3x2+2x3=5x54如果5akb与-4a2b是同类项,那么5akb+(-4a2

10、b)=_5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xy+xy=_; (2)7a2b+2a2b=_; (3)-x-3x+2x=_; (4)x2y-x2y-x2y=_; (5)3xy2-7xy2=_6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15x+4x-10x; (2)-6ab+ba+8ab;(3)-p2-p2-p2;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本设计方案首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力图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合作、组织的作用。把“探索同类项的意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在设计中

11、,教师讲解的时间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多,教师经常聆听学生回答,这无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种与学生沟通的艺术。本节课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切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的过程。在总结出同类项定义后,没有按通常的做法,即直接分析定义中的两个条件,强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是通过一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体会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使他们先有较强烈的感性认识,而后,分析定义中的两个条件,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更牢固的印象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数学不应只强调抽象、严谨

12、,这样不但会更显数学教学的枯燥,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如:学习同类项的概念时,当把字母顺序进行改变后,部分学生就认为不是同类项;另外还有:分组讨论时,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避免有的学生出工不出力的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都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3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是第三学段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思维活跃,有想法就会举手发言甚至是抢答,探索真理的欲望比较强。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好奇地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