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99682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纪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 年首创集美小学,成为集美学校之肇始。后来又创办了女 子小学、师范、中学、幼儿园、水产航海、女子师范、幼稚师范、乡村师范、商业、农林、 国学等专门学校,并设立了为各校服务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馆、医院、 银行、大礼堂等,使他的故乡集美成为著名的学村。集美大学即是由集美学校原集美航海学 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组 建而成的一所省属多科性大学。1994年 10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陈嘉庚的遗愿。1912 年 9 月,在辛亥革命的鼓舞下,陈嘉庚抱着兴学报国的宏愿,第四次从新加

2、坡回 到阔别九年的故乡。当年,集美社共有2000 多人,一律姓陈,分为七房,划地而居,不仅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且还常常械斗,势同水火。因此,各房自办一私塾, 只收男生一二十人,老师学识平庸,塾费又多,儿童上学不过是“关蛮”而已。要创办新式 的小学校,首先必须改变这种与邻为壑的现状。陈先生满怀热情地奔走各房,循循善诱地劝 说房长们消除宿怨,停办私塾,把全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设立一个统一的小学,由他独资 负担。在他的精诚感召下,各房终于捐弃前嫌。1913年1月 27日,乡立集美小学校,借集 美大祖祠四处为校舍,敲响了第一声学钟。小学虽然办起来了,但校舍分散,学生上学很不 方便。当时

3、集美社内住宅较密,空地不多,且三面环海,村外坟墓遍布,没有余地可建校舍。 于是陈嘉庚出资2000 元买下村外西边那口面积数十亩的半废大鱼池。他亲自指挥工人,在 池四周开挖深沟,将挖出的泥土在池中填造一个人工岛屿;又招工匠建筑一座可容七班学生 的木质校舍,其余场地辟为操场。当时,陈嘉庚的全部业产只有四五十万元,而仅此一项就 耗费了 14000 元。1913 年秋季开学后的第三天,陈先生肩背行囊、手执雨伞,深情地和师 生们告别,第五次出洋。集美学校兴办初期,师资缺乏。以 1912年为例,全同安县教师中,师范生仅寥寥四人。 陈先生费了很大的力气,只聘来简易师范毕业的两名教师。为了解决师资问题,191

4、6 年, 他写信委托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代聘教师,又派胞弟陈敬贤回乡筹办师范和中学。陈敬贤 于 1917 年和 1918 年,曾两次到浙江等七省延聘教师。兄弟俩不惜重金礼聘名师,如创办集 美农林学校时,就聘了德国留学生1人,美国留学生2人,日本留学生2 人。除了从外地“输血”外,陈嘉庚更注重自身“造血功能”。他先后创办了普师、女师、 简师、高师、幼师和乡师等各类师范学校,选送毕业生升学或留学,等他们学成以后,再聘 来集美任教。早在1917 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创办以前,他就预先选送上海吴淞水产学校 考取第一名的冯立民到日本留学,聘他毕业后来集美执教。1924 年至1934年间,集美学校 还设立

5、了“成美储金”(“成”是成人之美的简称),资助毕业生升学或出国深造。这些人 学成后,绝大多数回母校服务。由于陈嘉庚的努力,集美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很雄厚的。如国 学家钱穆、文学家王鲁彦、汪静之,教育学家朱智贤、罗廷光,哲学家吴康,历史学家王伯 祥、杨筠如,生物学家伍献文、经济学家陈灿,地理学家盛叙功,农林专家章文才、叶道渊, 画家顾一尘,体育专家吴振西等人,都曾经在集美学校当过教师。集美学校创办初期,福建省的教育制度一片腐败。全省惟一培养小学师资的福州省立师 范学校,不公开招考,所收学生都是官僚富绅的膏粱子弟,他们只想混一张文凭,根本不想 毕业后去当穷教师。使得这所声誉素隆的学府,成了纨绔子弟的镀

6、金场所。1913 年,陈嘉庚亲自到省立师范考察,对此深有感触。他决心兴办师范学校,“以挽 救省教育之颓风”。集美师范部于1918 年开办后,为了防止弊端,陈嘉庚首先从招生制度 上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他特地从新加坡发函通知闽南30 多县,要求每一大县招选贫寒子 弟五六人,每一小县三四人,所选学生须有志教职,详填履历,到校后加以复试,凡违背定 章或不及格者决不收纳。经过严格挑选,师范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到1920 年,学生的 质量较稳定,才取消了各县代选新生制度。) 陈嘉庚还从各方面为贫苦青年创造就学条件, 他规定;师范生不但学宿膳费可免,还由学校发给学生被席、蚊帐和统一制服。当时,闽西 南以及

7、广东潮州、梅县一带,许多寒门子弟纷纷报考集美师范。 从集美师范毕业出来的人, 大都品学兼优,成为闽南初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集美师范还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先驱,如早期 的共产党人李觉民、罗明、罗扬才等。“五四”运动以前,“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严重地禁锢着人 们的思想。地处海隅的集美渔村,这种陈规陋习更是根深蒂固,女子根本没有上学的权利。 具有革新精神的陈嘉庚,敢于标时代之新、立社会之异,于1917 年2 月创办了集美女子小 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堪称开风气之先。 具体负责筹办女子小学的,是陈敬贤夫人王 碧莲女士。她每天带着一张小板凳,躬身各家各户,苦口婆心地动员学龄女子上学。往往

8、为 了招收一个女生,必须不厌其烦地说服一家几代人。那时,女子为了求得“三寸金莲”,都 缠小脚。王碧莲煞费苦心,反复地讲道理,像慈母一样地把女孩子的脚放在自己怀里,亲手 为她们解掉又长又臭的裹脚布。她以一片诚心,为创办女学扫除了一个个封建“堡垒”。集 美人主要以讨海为主,女孩子因为剖海蛎,可得微利帮助家庭,不少只顾眼前利益的家长, 不肯让女儿上学。为此,学校特规定女生上学免费,校方每月还给每个女生津贴二元或三元。 这在私人创办的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 1921 年,陈嘉庚又增办了集美女子师范部(后来 改名为女子中学)。来自各地的女生,扬眉吐气地跨进校门,在文化科学的新天地里呼吸着 清新的空气。陈

9、嘉庚曾说:“盖有教无类,乃教育之目的。”他倾资兴学,眼光不仅盯在在校生身上, 而是希望能使校外广大民众都有学习机会。早在 1914年他创办集美小学后不久,就在集美 大祖祠开设通俗夜校,对成年人进行教育;还在“二房祖祠”另设阅报室,供人学习。 1923 年,集美学校开办了“校工工读夜学校”,招收本校和校外工人,由师范部教员和学生义务 授课,所用书籍、粉笔等物,均由校方提供;1924 年,集美学校举办了“平民工读夜学校”, 学生有100多人。 从1926年开始,集美学校的毕业生,纷纷在他们的原籍创办公学,进行 地方普及教育。 1930 年 2 月,集美学校专门成立了“民众教育委员会”,发出为识字运

10、 动告民众书:“不要你们的钱,只要你们快来。有先生教你们读书,有先生教你们写字, 有先生教你们打算盘,有先生教你们写信”为了便利村民的学习,还开办了 4所“民众 学校”,派人进行流动教学。 1937年,集美学校举办了“妇女夜学校” ,参加人数达110 多名。 八年抗战中,集美学校迁往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又开办了各种“民众夜校”,分 “儿童班”、“成年班”、“妇女班”等等。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其用意还在于让它成为闽南推广教育的中心。 1920 年,陈嘉庚 在集美学校里设立同安教育补助处,当时同安开办了 30 多所学校,所有助学经费,均由陈 嘉庚独力负责。 1924 年,陈嘉庚将同安教育补助处,改

11、名为教育推广部,继续拨款补助并 且从教学上指导闽南各县的一些中、小学。从1924年到1932年八年间,受到集美学校教育 推广部补助指导的学校共计28 个县市 73 所,其中除福州三民中学、泉州中学外,其余的都 是小学。 1924年7月和1926年7月,集美学校又专门举办了两届暑期学校,招收闽南的 小学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集中在一块学习,从北京聘请专家讲学,参加人数几百人。 通过 教育推广部和暑期学校的活动,传播了新的教育思想,提高了闽南初等各校教师的水平。集 美学校真正起到了闽南教育领头羊的作用。早年,陈先生看到船舶川行如织,但航权都操在洋人手里,他痛心疾呼:“吾国人口居 世界第一位,沿岸领海环

12、抱万里。所有船舶之数尚不足与最少船舶之国比拟,甚至数十国航 业注册我国竟无资格参加,其耻辱为何如?故今后我国欲振兴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国 耻,沿海诸省,应负奋起直追之责”。他认为:“欲振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 看到国内航业学校很少,他于1920 年在集美学校里增设水产科,后又发展为水产部、高级 水产航海部、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1958 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分为集美航海学校和 集美水产学校;1978年,集美航海学校改为集美航海专科学校。) 水产航海学校创办后, 为了保证学生的教学实习,陈先生于1922年雇人建造“集美一号”实习船;1926 年,他又 从法国购进全国第一艘拖网渔

13、轮,定名为“集美二号”。著名演员王人美主演的进步影片渔 光曲,很多镜头就是在这艘载重 274 吨的渔轮上拍的。90 年来,集美航海学校的毕业生 遍布国内外,在航海界素享盛誉。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最大、最豪华的客轮“伊丽莎白皇后 号”等巨轮的船长,都是集美航海学校的校友。有着战略家眼光的陈嘉庚,于1920 年在集美学校增办商科,后来又发展为商业学校。 当时,他是这样考虑的:福建华侨众多,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但由于文化不高、观念老旧, 在商战剧烈的时代,难免缺乏竞争力。那时,日本南进派就有如此论调:“白种人是劲敌, 不容易同他竞争。那无知识、无组织、无后盾的中国人,一挥就去,可以取而代之。”

14、他们 还聚集了许多商界精英,研究制定种种针对我们的商战阴谋。为了长中国人的志气,陈嘉庚 决意创办集美商业学校,并选送优秀学生,到南洋进入商界。陈先生说:“这种奋斗,实在 不够,尚望华侨有雄厚严密的组织,又有强有力的政府来做后盾。” 为了使学生掌握商科 实际知识,陈嘉庚还在校内开办了实习银行、实习商店等。90 年来,南洋商界领袖,不少 是集美校友,这应该感谢校主的苦心栽培。早在 1918 年,陈嘉庚就明确表示,南洋华侨小学毕业生,如有志回国升入中学的,一 概收纳。到校时如考试未及格,则另设教习班给他们补习。“此例永存不废”。在陈嘉庚的 倡导下,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不少侨生从欧美日

15、和东南亚等地到集美求学,1927 年,集美学校还特地在厦门公学里设立回国侨生招待所。到了1931 年,集美中学的侨生共 375 人,占该校学生的40。抗战胜利后,南洋侨生来集美就学的与日俱增。为此,校方制 定了集美学校特约南洋各属集美校友会保送侨生入学暂行办法,进一步优待侨生求学。 解放后,海外侨生纷纷投向祖国的怀抱,仅 1955年一年,集美中学的侨生就多达1100多人, 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4。从1954 年至 1966年 12 年中,集美学校共接待海外侨生18000多 名。1982 年又增设了“集美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侨生不远万里来 集美就学,这里成为侨生温暖的大家庭。集

16、美学校在解放前被公认是“全国设备最完全的中等学校。” 陈嘉庚注重办学条件, 除了建筑几十座教学楼以外,还兴建了各校公用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 馆、俱乐部等,规模都相当可观。1920 年建成的图书馆,面积有2300 多平方米,分上中下 三层,四面有窗,光线明亮,收藏中外图书13746种;科学馆里臵有物理器械近700 种,化 学器械350多种,化学药品670 多种,动物标本750多种,植物标本1630多种,以及几百 种矿物、化石、地质学标本和人体生理标本等;至于大型足球场和有400 米跑道大操场,连 草坪上的草籽,他都特地从新加坡购回。 即使在抗战内迁的艰苦环境中,集美学校仍保持 着“全国设备最完全的中等学校”荣誉。如当时水产航海学校的航海仪器、海洋仪器、制图 仪器、渔具及模型标本等,就有千余件。周恩来下令保护集美学校华侨领袖陈嘉庚用毕生心血浇灌而成的集美学校,90 年来培育了大批建设国家的栋梁 之才。早在1923 年,孙中山曾电饬闽粤两省省长:“倘有战事,幸勿扰及该校,俾免辍废, 则莘莘学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