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9950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敬畏自然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敬畏自然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二)确定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于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于自然的看法。(2) 多角度赏析本文美点,感悟语言的魅力。(3)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要根据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但强调三个方面要

2、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所以我并没有把它们机械地分裂开来,而是合在了一起。(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3)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二说教法学法。依据以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打算运用以下教法学法。(一)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我运用点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和老师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二)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所以,我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利用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在读中丰富积累,增强语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

3、学习语文的习惯。(三)课时安排:三说教学程序。对于本课教学程序的设计,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的: 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内容。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难点突破。 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问有学生解决。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我播放张羽的歌曲落叶。上课时,我由歌词“我就是落叶,我也有我的美”引入:一片小小的落叶,尚且拥有灿烂的生命,尚且绽放过生命的美丽。那么整个大自然,整个宇宙,更是魅力无穷,神秘无限。所以,我们应该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自然。板书课题。(二)了解内容,整体把握。我引导学生看课题,有没有疑问?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问题:“敬畏”是什

4、么意思,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教师借机引入问题: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而后利用多媒体出示要求:(1)按照“我们要敬畏自然,是因为”的句式回答。(2)学生默读课文,拿起笔随时做勾画标注。学生思考,回答理由后,我借机在黑板上板书:阐明理由 应该敬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全文思路,并继续板书:否定征服 暗含敬畏 得出结论 怎样敬畏(三)寻觅美点,合作探究。我由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入本文也处处有美的存在。利用多媒体出示要求:(1)跳读课文,细读美点,寻找出本文美之所在,并说明理由。(2)美点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段落;可以从句式角度,修辞角度,也可

5、以从情感角度。说明: 这个环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而教师要及时给与点拨提示,多加鼓励。根据学生的回答,尽量设计丰富的活动。我想,学生一定能发现很多美点,比如:词语之美,句式之美,修辞之美,情感之美(四)巧拟标语,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为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保日拟一条宣传标语。学生拟之前,我做提示,拟标语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感染力强。学生拟好后,交流修改,分小组选出优秀者发言,师生互动评价。最后,我出示一些标语示例。说明: 这个环节体现学科渗透意识;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并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态,保护环境。(五)总结。广阔的大自然,浩

6、瀚的宇宙,美丽无穷,神秘无限,我们确实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本文语言既具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思。(六)作业。课后研讨与练习,综合训练。四说板书设计。说明: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分明,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化石吟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内容分析】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化石吟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化石功

7、不可没,科学真是神奇,科学家更是伟大。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课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2、能力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学习快速阅读、

8、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3、德育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关于教法】为此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非诵读不能体会其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情感之美和音乐美。2、联想想像法:亿万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记录,科学家据此复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根据诗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绘出想象中的远古世界,并以优美的语言,有条

9、理的思维描画一翻,这对于锻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教学设想】预计用两课时。第一课时:投影展示字词,完成知识目标一,展示古生物图片,完成知

10、识目标二。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认识诗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联想想象,描画化石所呈现出来的奇幻图画。第二课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诗歌的内容。查找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的短文,提倡用诗歌的形式。下面我就以第一课时为例,说一下具体的课堂实施。【教学程序】一、提前布置好预习1、划出自己认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会读会写。2、熟悉课文。二、精心设计导语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或看到介绍古生物的画册,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洪荒世界。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是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三、投影仪展示准备的

11、字词,完成知识目标一,检查掌握情况投影电脑中的关于古生物的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诗歌朗读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注意领会。然后指学生朗读。(注意保护学生的热情,多发现朗读时的优点,给予鼓励。至于他们的不足,课外私下交流。)提出问题:找出诗中哪两节结构相近?它们在内容上,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五、分组讨论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分成几个探险小组,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采用分组讨论,提出要求:各组推举一名代表,集中表达本组

12、意见,只要有出色的地方,带头鼓掌,为他们的表现。)六、总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中去慨叹、遐思,这更多的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走一步,再走一步多元化的学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就有多元化的设计。本执教者的“说课教案”是按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的,学

13、生的学习目的,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分为三大板块:一、说教学设想;二、说教学流程;三、说板书设计。一、说教学设想:(一)总体教学设想:1、把握新教材特点,理解本课编排的目的。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教学设想阐述:1、把握教材特点,理解课文编排目的。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学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

14、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的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本课,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学读课文,它是第一二单元人与自我中的主要课文。作为一篇学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

15、最主要的。而面对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其二,面对着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读。其三,喜欢讨论,喜欢发问,喜欢探究。其四、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难点是对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因为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在童年时爬悬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难,就应在悬崖上走下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体验,和学生同在一个平台上,同读课文,同探讨人生的哲理。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讨论、探究本课蕴含的人生哲理;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吗,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个故事的主要叙述的情景是什么?我遇到困难的情景是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一是要让学生知道要多读,读出味,才能懂其意;二是要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