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99043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毛石镇毛石小学 伍祖飞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我的说课分为四部分: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生分析;三是设计理念;四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五课。本课共三个教学环节:我们知道的空气、空气存在吗、比较空气和水。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部分。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为此,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

2、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新版教材把水和空气放在一个单元,第5、6、7课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并把空气和水联系起来对比观察,这一课也是这样,而且内容丰富了不少。教材上的每个实验设计有水也有空气的观察,编者是独具匠心的。水在老教材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认识的,空气则是三年级下册来学习的,而在新教材中,水和空气合并在一个单元里,这样对于空气的认识更有帮助,且三年级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放在

3、一起来探究更为系统。二、学生分析“空气”这是一既熟悉又抽象的东西,它与我们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概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了。然而,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呢?这种物体有什么性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仍充满着好奇。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的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搀扶下逐渐放开,先大胆猜测空气的存在再动脑筋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课能产生的现象,然后思考着去进行亲历实验的过程,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通过先动脑筋想再动手做,动口说,多方位强化

4、学生对空气存在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空气存在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三、设计理念1、以旧带新,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经历基础上,设计与课题直接关联的实验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存在的经验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在课题的引出,空气的寻找都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科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观察思考就能有所发现”这一思想的认同与接受,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展开。2、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以“找空气”为重点,设计了几个活动,就是让学生亲历一个自主发现探究的过程,明白发现式探究的

5、程序和方法,形成相应的科学探究能力;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自主猜想、实验,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作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教学准备】

6、给每组准备: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香、蜡烛、火柴、注射器,吸管,气球,泡泡水。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教学过程】一、我们知道的空气1、师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请大家猜个谜语,请认真听: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学生猜,很容易猜出谜底。师:对,你是怎么猜出是空气的?(学生说明理由,主要是“宝贵”“到处有”“离不了”)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

7、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也感受到了空气。没有空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空气 气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教师运用实物投影或小黑板整理归纳。(学生对于空气是什么样的能说出来,而对空气支持呼吸,空气支持燃烧,可能想不出来,可进行引导,对于空气的成分,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极可能知不道,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空气里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空 气班级气泡图: 引导学生观察气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设计意图】: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为以下的将要开始的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打

8、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 现在我们是不是对空气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学习我们的知识真是变得越来越丰富啊!(渗透学习行为教育)二、空气的存在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但是口说无凭,你们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2、师:可以利用桌上这些工具:透明塑料袋、注射器、吸管、气球等思考看看。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个装着水的水槽,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如果没有想到可以参照课本上的方法,选择一种进行实验。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每人选择自己方法向其他成员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组员认真听讲解,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

9、象,及实验的结果。(设想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有以下几种,教师可适当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点拨。用透明塑料袋装空气,使袋子鼓起来,用手挤压感受。用鼓起来的袋子向水里挤看到气泡。在鼓起来的袋子上压重物不会被压瘪。吹气球用吸管往水里吹气用注射器吸空气向水里挤压)实验名称:证明空气的存在实验日期 记录人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我的看法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生:汇报师:刚才这几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确实证明了袋子里有空气存在,我们仅凭眼睛看能看到它吗?(不能)那是不是我们看不见这个东西它就不存在呢?(不是)对,虽然我们看不见空气但是它是真实地存在的,

10、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可见:有些东西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并不是不存在。这样的东西你还知道什么?(细菌、病菌)【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与实验能力;再者,提供一些除课本以外的实验材料给学生,开放性的实验,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三、比较空气和水1、师:之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水是什么样的物质,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我们已经认识的水一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然后把它们

11、填写到维恩图中。)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利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3、探究空气比水轻师:空气和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猜测)你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说明)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当小组内一名同学动手操作时,其他组员认真观察。(对于感觉有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适当启发。设想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有以下几种:装一杯空气(空杯子)与水比较轻重。装一袋子空气和一袋子水来比较。延伸“空气存在”的实验:用吸管往水里吹气,气泡向上冒。延伸“空气存在”的实验:把吹好气球压入水中,气球向上升)水与空气比重量方法和现象 我们的结论 4、空气的流动师:同学可真本领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出了空气比

12、水轻,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清楚: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再来亲自证明一下。(请一位学生上台吹泡泡,让大家通过观察泡泡的流动,感受空气的流动。请学生用手或书本扇动点燃的蜡烛,观察火焰与烟的流动。)同学们,实验中你有没有发现空气的流动形成什么了?(风),请你用自己的画笔来个风留个影吧。动手画一画风。思考: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5、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作为上一环节的总结进行教学)师: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这些整理一下填好下面的图表吧,(学生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空气 气体 轻透明 水 无色液体 无味重 会流动

13、【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将所学的新知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并不断地进行扩充、完善。根据课堂生成,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四、总结与延伸1、回到课前的气泡图,看看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前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吗。2、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探究?3、课余时间你想继续研究什么? 祝同学们在课后的研究中能对空气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能与其它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经验进行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更新。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余研究,延伸课堂。 201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