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989853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题型:一、概念题(20分);二、简答题(30分);三、论述题(50分)。一、概念题:1.物理模型建立在分析现象与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2.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应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等方法,用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4.系统功能性系统为执行某方面的任务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及其方便组合的程度。5.系统结构性指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它是系统得以存在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内在根据。6.信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

2、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7.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8.信息交合法信息交合法是一种在信息交合中进行创新的思维技巧,即把物体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个要素,然后把这种物体与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相关的用途进行要素分解,把两种信息要素用坐标法连成信息标X轴与Y轴,两轴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每个轴上各点的信息可以依次与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9自然科学观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

3、的哲学思考。10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其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从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法。11综摄法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12组合法即按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技术因素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新功能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的创造发明方法。二

4、、简答题1简述“可操作性”的涵义及其科学意义。行为是可操作性的外在表现,是可操作性的功能表示。可操作性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平台。人类通过行为与外界取得交流,通过行为对外界进行改造。可操作性可分成最基本的两类:一是处于无意识控制的生理性内容,比如呼吸心跳等。二是可以加以学习的部分,就是心理学中常称为技能的部分。在社会中,技能是个体生存的基础。 不同技能之间可以融合。对于每个个体,肢体的可操作性范围总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学会利用外在的工具来促进技能之间的融合。利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用最简单地手的操作即可完成多种功能(如电脑操作),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2简述“可证伪性”的含

5、义及其科学意义。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说科学系统必须具备被经验反驳的可能性。科学方法是尝试反驳的方法。世界在变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变动。可证伪性的意义在于,既然理论不是“无限正确”的,其区别于非科学的就是它的证伪能力。这内在的保证了理论具有失效的检测方式,保证了科学理论能在必要时自我删汰。即没有一个绝对的、静止的、与人无关的实在本体基础供人类建立起可以高枕无忧没有疑惑的理论体系。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

6、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第二,证伪主义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和教条。如果坚持实证主义,那么一旦出现与理论相悖的经验,人们便会做出特殊的设定或限制以使得理论能满足经验。但实际上这样的设定往往是极不科学的。证伪主义使人们相信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被随时证伪。3简述安乐死与科技发展中的人文观念的关系。安乐死意思是无痛苦的、幸福的死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为结束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在关于安乐死的伦理争执中存在两种分歧:一种观点坚持反对安乐死,理由在于:安乐死的行为或许是出于病人的意愿,但在痛苦、精神压力下,病人做出的

7、决定并非是理智的;病人家属或医生可能为了获得某些个人利益而利用安乐死谋害病人;安乐死可能使医生放弃挽救病人生命的努力,也有辱于医学的内在本质与使命。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安乐死,其理由有:安乐死可以免除病人的痛苦;可以免去大额的医疗费用;安乐死是人的自主性的最终体现,人们有权控制自己的生命。 人们普遍同意安乐死的观点,认为垂危病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主动选择结束病痛,坦然选择死亡的表现,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作为医生,为病人实施安乐死则是帮助病人实现自己的选择,也是履行自己的职责。4简述悖论的内容和及其科学意义。悖论是指逻辑学和数学中的“矛盾命题”,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

8、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异无比。悖论主要有逻辑悖论、概率悖论、几何悖论、统计悖论和时间悖论等。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如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苏格拉底悖论等。悖论表面看起来像是一个个绕来绕去却怎么也绕不出的怪圈,但它其实是说怪不怪,在一个个“怪圈”里,蕴含着无穷的意趣、奥秒和玄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5简述边缘学科的涵义与作用。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并借助它们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门类。边缘学科不但有助于

9、理解各门学科的联系,而且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每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实质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边缘学科的不断产生表明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20世纪 40年代以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也可以看作是科学发展综合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断出现的边缘学科正日益消除各种传统的学科界限,使各门科学结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知识体系。边缘学科的不断产生大大扩展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揭示了自然界新的奥秘,开创了新的实验技术,形成了新的理论思想,并且可以引起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观念上的深刻变化,给予社会实践以巨大的影响。6.简述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非科学一般没有自己的假设和逻辑推理,经常是借助多种不同学科的知识混淆,然后推出

10、一些并不符合严格逻辑的结论来混淆视听。特别是非科学一般都不尊重事实,也就是说非科学基本上是纯粹的主观思辨,没有(或者说搞非科学的人不想)求助于事实的检验。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7.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区别及其科学用途。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

11、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途: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一切论断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8.简述负反馈与正反馈的生物学意义。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9.简述

12、公理化方法的内容和科学意义。所谓公理化方法,就是指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公设)出发,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具有分析、总结数学知识的作用;是数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在科学方法论上具有示范作用。公理化方法对现代理论力学及各门自然科学理论的表述方法都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例如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巨著中,系统地运用公理化方法表述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本世纪40年代波兰的巴拿赫完成了理论力学的公理化;爱因斯坦运用公理化方法创立了相对论理论体系。10.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观察通常是指自然观察。它是一种获得经验知

13、识的基本方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作出安排,人为地尽可能控制或模拟所研究的自然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两者的区别: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现象后面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性。实验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先发现、新理论的提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产生的。它可以让我们人为地去干预、变革和尽可能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的各种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可以使实验想象有规律地再现,能接受公众的检验,使人们能相信实验的结果。1

14、1.简述假说与理论的区别。1)它们的基础不同:科学中的假学是建立在大量的“相对比较严格和严谨”的实验结论上的,而理论虽然也是建立在大量长期的实践上的,但由于在理论的形成的年代里,人们没有严格和科学的观念,比如数理统计等知识也比较匮乏,因此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相对较为粗糙”的实验结论上的,其可靠性完全不能和科学中的假设相提并论。 2)它们的有效性不同:科学中的假说虽然是假说,但它可以解释目前试验中涉及到该题目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如果产生了任何无法解释的现象,哪怕是一个反例,那就表明这个假说的寿命已经到了,至少要对其进行修正。而理论的假说中则有大量的对客观现象无法解释的内容,因此如果说理论也是个假

15、设,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漏洞百出的假说。 3)它们的形成因素不同:科学假说的形成是以严谨的逻辑推理为主,以想象为辅,而理论的假说则正好相反,是想象为主,以严谨的逻辑推理为辅。12.简述科技发展对价值观念的影响。1)正面影响:1科技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2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有内在一致性3科技发展推动了道德进步2)负面影响:1诱发个人主义思想,消解集体主义精神2滋长宗教迷信思想,出现信仰多元化3催生多元利益格局,导致价值观多元化4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5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的危险。13.简述科技观念与生态学发展的关系。非理性的科技观念,会导致技术理性的泛滥,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抑制生态学发展。正确的科技观念对生态学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科技观念的越加完善,就越注重生态学的发展。14.简述科技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科技进步是指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持续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科技进步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制度也不断发展。如果社会制度完全不能适应科技进步,它就会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社会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各种秩序的集合体,它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