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98984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诗四首【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 导语设计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对,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二、朗读背诵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2、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

2、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 潮所在。3、学生朗读背诵。先教师范背,再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三、了解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3、。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四、初知意象1、结合下面的译诗理解本诗。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2、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3、了解律诗的章法首联:破题,是诗歌的起。颔联:承接上联写登楼所见之景,是承。颈联:由景转入写个人际遇,是转。尾联:在前三联的基础上抒写情怀,深化主题,结束全诗,是合。五、置身诗

4、境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描述出来?教师预设: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六、缘景明情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写早

5、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篇二】1、导入新课: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

7、顺序描绘的?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 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

8、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4、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着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第四课时课时目标登岳阳楼合作?探究?展示一、#课件# 导语设计二、指导学生自读诗文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陈与义(1090

9、-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四、拓展延伸,比

10、较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五、课堂小结: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