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97503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注重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冊第41页、第43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是平移和旋转的第一课时,它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领域中新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感知、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现象,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进行平移,并能正确数出平移的格数;同时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数学问

2、题意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数学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虽然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图形平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对平移几格造成错觉,因此它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生活与数学经验,循序渐进,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协同发展。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进行平移,并能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3、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

3、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感知平移的现象及特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进行平移。教学难点:能数出方格纸上图形平移后的格数。教学准备:教具:“过山车”片断视频、自制方格纸及小鱼、游乐园活动场景图6张、豆子、小棒、圆环。学具:同桌一份方格纸及小鱼、人手一份课本第43页练习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过山车”视频。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惊险、刺激的录像。(播放游客坐过山车实景视频,生观看惊险场面)【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直接置身于“游乐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师:它是怎么运动的?

4、请大家用手势模仿它运动的样子。(逐一出示教材中游乐园的多种活动场景图)学生形象地比划,师随机点评。如“转椅”:“每张椅子都绕着轴在做旋转运动”;“滑滑梯”:“小朋友沿着直线在运动”,“小火车”则强调观察车身和车轮的不同运动【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无法确定“荡秋千”是属于哪种运动方式,因此教师在此充分利用情境图作形象的手势明确地告诉学生,像这样绕着一根轴在(做圆周)运动,就叫旋转,旋转不一定要绕一整圈。】3、分类、揭题。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体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学生自由思考后指名两个学生上台分类。提问: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分?教师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观察辨析,感知平移的特征。1、

5、联系实际,例举平移现象。师:认识了平移,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回答。小结:生活中物体的平移有的是水平方向的平移,有的是竖直方向的平移,还有的是斜着的平移,不管是哪一种,平移时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2、实物演示圆环运动,请生辨析是平移还是旋转。再次体验判断的标准应是: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3、表演游戏,感知平移的特点。指名上台,师生分别表演向左平移3步,集体交流、判断。提问:老师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集体起立,随口令游戏表演向左或向右平移。【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师生分别表演“向左平移3步”,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问题,深入形象地体验了物

6、体平移时方向的不变性,并在自身表演体验中,复习了左右等方向。】实践操作,探究点、线、面的平移。1、“豆子平移”。出示格子图、黄豆,教师演示豆子向上平移4格,提问:豆子是怎么运动的?师指名上台继续游戏,随口令将豆子向下平移3格,其他人判断对错。提问:豆子平移时应该注意什么?师:那么我把豆子这么“平移”,对吗?【设计意图:从“豆(点)”入手,既分散了难点,又为后面学习“对应点”做铺垫,进一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手执豆子在图上故意乱走,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平移时的运动路线的特征。】2、“小棒平移”。师:注意观察小棒的平移,现在它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演示小棒在方格纸上向右平移3格,小棒本身的长度占2格。

7、)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请生上台展示其数法,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集体验证,揭晓答案。提问:刚才小棒在向右平移的过程中,这个点(小棒的左端)平移到哪儿去?师:在数学里,这两点叫做对应点。提问:现在你能找到这个点(小棒的右端)的对应点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有三种意见:1格、3格、5格,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从“线”入手,相应创设“两根首尾相连的小棒”,引起认知冲突“小棒的中间没有间隔,难道小棒没有平移吗?”,在理解与反思中发现“对应点”。】提问: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小棒)红色的点在前,平移后还是在前面;黑色的点在后面,平移后还是在后

8、面。3、“小鱼平移”。(1)同桌合作,在方格纸上将小鱼向右平移4格。教师巡视,再指名上台操作、交流反馈。【学情预设:生活中学生有下棋的经验,在合作中操作,很容易体验成功。】(2)直接出示小鱼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样。(在原方格纸上操作)提问:不演示小鱼平移的过程,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数出小鱼向左平移了几格?生交流互动,上台说其数法。【学情预设:方法一:从鱼嘴数到平移后的鱼尾。方法二:选择鱼嘴作为观察点数起,数到平移后的鱼嘴。】集体交流,操作验证。追问:还有选择其他的对应点来观察的吗?我们一起数数,这两个对应点之间是几格?(随机再选一组对应点观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个方法又快又准确,观察

9、这个图形的平移变成了只要观察这个点的平移(这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就行了。【设计意图:从“点线面”由易到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对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中思考,在交流中碰撞,在互动中提升,水到渠成。】(3)再出示小鱼向上平移后的图样。提问:小鱼向()平移( )格。你是如何数的?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1、将小船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课本P43)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拓展提问:左边这只小船是原图平移几格后得到的图形?2、画出将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得到的图形。(课本P43)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3、游戏“推箱子”或平移图例欣赏(根

10、据课时调整)。四、全课总结,反思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发现什么问题?设计思路:基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设置让学生观察、动手、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碰撞,个性得到张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1、课一开始,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观看一段惊险、刺激的录像,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又通过游乐园中多种活动场景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揭示课题平移。2、在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中,学生能区分平移,但对于物体平移时方向的不变性这一特

11、征并未明确发现,所以本节课中,通过在师生共同感受游乐园中的活动场景、例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师生表演等多种形式中让学生观察、思考、感悟物体平移的特征。3、这是一节课题展示课,是关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思考能力的研究的课,所以在设计时非常重视学生探究、思维的过程。对于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学生是很难想到只要去数图形的对应点或对应边之间的格数就行了,而一般去看整体的移动(学生在下棋游戏中就有这种经验),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站在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的角度,创设 “豆子平移”、“小棒平移”“小鱼平移”点、线、面三个平移情境,为学生提供亲历体验、反复验证的机会,达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4、课堂上“分类”、“说说生活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将小鱼在格子上平移”等多种活动以及“你发现了什么”的追问,都是为了增强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并让学生充分展示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其在对话中生成、在合作中交流,在互动中提升,最终达成数学共识,发展数学能力,分享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