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97459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水平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受得委屈,可养格局仲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身边不时有年轻人,甚至刚刚工作不久,也贸然来个“华丽转身”辞职走人。然而,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离去”,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理想与情怀只是被作为逃避的华美掩饰罢了。的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问题是,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

2、活吗?设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则人生将无处可逃。在一定意义上说,受不得委屈,也就难有“诗和远方”。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在文学写作中有一种说法叫“古老的敌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真正传世的伟大作品。正如写就红楼梦的曹雪芹,陷于困顿沦落之间,依然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贡献出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正是生前“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终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

3、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盖因其胸怀襟度得以被委屈撑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实因格局不够而被委屈撑破。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生在世,确然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

4、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一定程度上,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国藩求学衡阳,同舍一名杨姓同窗,家中有权有势,读书时就对他百般刁难。曾中举后,他更是大发雷霆,责难曾的书案抢了他的好风水。当大家纷纷为曾不平时,曾却劝解众人,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作家史铁生曾言:“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呼唤着我们用人性的完美去铸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选自人民日报)1.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中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了年轻人辞职的主要理由。B.通过现实的放大镜,我们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是因为受了点小委屈。C.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想躲避委屈,将无处可逃;受不得委屈,那么就很难有“诗和远方”。D.生命的炫彩不能没有委屈的纠缠,好比文学写作中作家一生不能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A项,文章第一段中只提到身边不时有年轻人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理由贸然辞职,并未提到“主要理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文章以流行语开篇,描写了新时期下年轻一代面对委屈的现状。B.文章描写了“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后,用具体例子进行了解释。C.文章以年轻人的委屈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人的进取。D.文中以大量的论据说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年轻人的借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D项,“说明是年轻人的借口”错,文中的曹雪芹、曾国藩等例是为了说明“受得委屈,可养格局”的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通人是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的,但他们却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因为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

7、人们有不同的人生精彩。C.作者认为,对挫折的态度应该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D.曾国藩求学衡阳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就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A项,文章第四段中提到普通人“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日常生活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项,“所以人们有不同的人生精彩”错,原文是“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D项,文章第六段中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选项“只要就”说法绝对。

8、(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红楼精神的守望者赵建忠能够为了一部作品及其作者耗费65年心血进行研究并卓有建树,在200多年来的这支红楼“寻梦”之旅中,可以说唯周汝昌一人而已。在先生诞辰百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这位红楼精神的痴情守望者的一些往事。我有幸同周先生相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所研究生不久。记得是一个黄昏,我去他位于北京红庙的寓所拜访。一进门就惊呆了:水泥地面竟没有经过装修,家具非常陈旧,书房陈设也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有些常用的书还摊在餐桌上,面对这一幕,当时我真难以想象:这就是一位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学者

9、的生活环境!那次见面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客厅书橱里陈设的刻有“为芹辛苦”字样的瓷盘,因为这也正是周先生毕生为曹雪芹、为红楼梦奋斗的真实写照。周先生对年轻一代的红学新人都予以奖掖扶持。我每次去看望他,都能得到事先为我准备好的签名本。记得我研究生临毕业之际,他还特别郑重地为我的就业问题向有关单位写过推荐信。首届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周先生因年事已高身体不适未能亲临,但仍然抱病为我题词留念:“薪传日期,俊彦多贤。学积山崇,后来居上。”我把这看做不仅是对我,也是对红楼梦年轻一代研究者的谆谆勉励。周先生周公解梦,独上红楼,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

10、解,晚年还倡导红学委定位于“新国学”。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计划再写部梦悟红楼的书,连“大纲”都列出了。他耗到了“蚕丝尽、蜡泪干”的程度。只有对红楼梦具有宗教般的感情,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周汝昌先生正是红楼精神的痴情守望者,痴情到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心香一瓣祭曹侯”,也算是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真正知音了。周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

11、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的红学研究也并不是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全部,他的兰亭辨伪、诗词赏会、京剧曲艺、英译文赋构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他虽然离去了,但那疲倦的身影永远屹立在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心中,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也必

12、将永远传承下去。(2017年8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相关链接周汝昌是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他一生著作等身,满载荣誉,但身体却早早地透支,他不到四十岁就失去了听力,不到六十岁的时候,视力已经开始急剧下降,右眼只有0.01的视力,到了年届八旬之后,已经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靠着口述完成了著作,直到95岁高龄去世。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4下列关于周汝昌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汝昌一生著作等身,满载荣誉,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曹学、

13、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解。B周汝昌晚年还计划再写部梦悟红楼的书,连“大纲”都已列出,他还主张红学要定位于“新国学”,为以后的红学研究指明了方向。C周汝昌根据兄长的嘱咐,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咏芹诗。他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D周汝昌的红学研究、兰亭辨伪、诗词赏会、京剧曲艺、英译文赋构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答案B解析选项的“主张”有误,原文中周汝昌只是“倡导”,“为以后的红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无中生有。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汝昌是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之后新中

14、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B周汝昌算是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真正知音,因为他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C周汝昌早早地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他不到四十岁就失去了听力,年届八旬之后,已经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靠着口述完成了著作,如果对红楼梦没有宗教般的感情是做不到的。D周汝昌把“我”看成他的衣钵传人,一直对我谆谆勉励、奖掖扶持,譬如为我推荐工作,抱病为我题词留念。答案C解析A项,“继胡适之后”错,相关链接“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B项,祝寿只是原因之一;D项,“把我看成他的衣钵传人”错,文中没有体现。6回顾周汝昌守望红楼精神的一

15、生,你读出了周老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学问广博、执着痴迷。周汝昌宁可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不过,也要坚持每年为红楼梦的作者祝寿;晚年身体状况很糟糕,他依然为研究红楼梦笔耕不辍。治学严谨、认真细致。作查证,一丝不苟,查遍了燕大图书馆。善于继承、努力创新。善于继承名家的研究成果,对红楼梦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分支均有独到见解,晚年还倡导红学要定位于“新国学”。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周汝昌蛰居小楼,陈设简陋,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奖掖后进、薪火相传。他积极推荐学生,谆谆勉励年轻一代研究者。(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答出四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时要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第2段“水泥地面竟没有经过装修,家具非常陈旧,书房陈设也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有些常用的书还摊在餐桌上”;第3段“周先生对年轻一代的红学新人都予以奖掖扶持”;第4段“对红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