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97256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教学准备课文插图、重点句子的相关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比较,激趣引入1.师谈话:同学们,我们许多家庭养过花,你们都把花摆放在哪里?跟大家说一说。同时也想一想,我们家里栽种花草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养花的目的。3.师小结过渡: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

2、师知道我们养花常常是等花开了,就把花摆放到厅堂里、案桌上、阳台上养花的目的主要是自家欣赏。现在,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图片,说一说这里的人把花养在哪里?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读图,知道这里的人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悟到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5.师谈话引入: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呀!这里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习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会明白的。6.揭示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导入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先是让学生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养花的目的,而后老师小结过渡,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读图中感知德国人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出

3、现了奇丽的景色,最后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话题,引入新课。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直接切入课文内容,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谈话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学生自由读课文。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纠正读音,重点引导学生识记好“暇、颇”等生字。(2)检查课文朗读,注意正音,了解学生对课文蕴含情感的把握情况。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找出课文有关语段读一读,初步感知这种奇丽的景色。本环节的教学先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

4、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再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12的要求,初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奇丽的景色,这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三、抓住重点,细读感悟1.抓住“家家户户”,读出“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情感。(1)师谈话过渡:课文说“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文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词最能说明德国人爱花,读读课文,找一找这个词,并把相关的语段画下来。(2)学生读课文,找相关语段,谈自己的体会。(3)课件随机出示下面句子,教师作相应指导。“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

5、到花的脊梁。”这句话的指导一要抓住语段中的三个“都”字,让学生明白家家户户都养着花,都这样做,为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做铺垫;二要注意朗读时声调的上扬要有层次。“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话的指导一要注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从而理解“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花的海洋”之间的联系;二在读这个语段时,要注意对“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提示:可提醒学生联系春游、秋游的体验来朗读,“应接不暇”可提示学生朗读的语速可稍快,有“应接不暇”之感。“我走在街上,抬头

6、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话的指导一要抓住“又”字让学生联系上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从而明白“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会感到吃惊的原因;二要抓住两个“多么”让学生联系上文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明白使“我”感到耐人寻味的是什么;三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朗读时情感要高昂些。2.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走进“颇耐人寻味”的境界。(1)师谈话过渡:前面,我们知道德国的确是个爱花的民族,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呢?找出文中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一个句子,并把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学生读句子,说自己的理解。(3)课件出示:“人人为

7、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理解“我为人人”,要与第二自然段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人人为我”,要与第三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句话联系起来。理解“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要与第四自然段的“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话联系起来。要让学生把上面三点连起来说说对句子的理解,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要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语速放慢些,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感觉。3.抓

8、住“没有改变”,读懂“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1)师谈话过渡:四五十年以前作者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四五十年后,作者又看到这一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读读第四自然段,也就明白了。(2)学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3)课件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学生读句子,读懂“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教学时要抓住“没有改变”来指导:“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的习惯没变;“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没变;“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没变;这句话的朗读要注意在“美丽”后稍有停顿,“没有改变”要读得肯定,要读出重音。本环节的教学抓住文中的三个关键

9、句段,让学生在读书中揣摩文本内涵,体会课文情感,感悟人间真情。四、回读全文,升华情感1.学生回读全文,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赞美。该环节的教学,通过有感情朗读,旨在让学生读出情感,积累语言。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也可说说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2.集体交流。在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想时,教师要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引导:一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二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事例。3.教师谈话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走进德国,认识了一个爱花的民族

10、,知道养花要给别人看,才能看到别人的花,明白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丽。4.布置作业(1)把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抄下来。(2)鼓励学生写一写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该环节的教学,先是让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再说说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事例,而后教师总结谈话,把学习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真诚地去帮助别人。作业的设计意图主要是:抄写句子是积累语言的需要;小练笔,是本堂课教学的延伸,是联系和沟通课内外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凭借。习题精选看拼音,写词语。 ni rn xn wi j ling ( ) ( ) hu tun jn c ch

11、 z yn hng ( 簇 ) ( 姹 嫣 )用“”给带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栽(ci zi)种 莞(wn wn)尔 颇(p p)多 应(yng yng)接不暇选词填空。 奇特 奇丽 奇怪 1.傍晚,天空中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真是无比( )的景象。 2.窗台上的花是谁献的?大家觉得非常( )。 3.这种( )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寻味 品味 体味 1.这篇文章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耐人( )。 2.在军训中,我真正( )到了军人不怕吃苦的精神。 3.这幅画值得我们好好(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工作再辛苦,他( )坚持不懈地努力。 2.( )走到哪里,炎黄子孙( )对祖国充满深

12、情。 3.“马踏飞燕”( )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代表,( )是铸造技术的代表。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座不起眼的村庄,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缩句) _ 2.这是个奇特的民族。(改为反问句) _ 3.蒙古族人民迎接客人。(扩句) _ 4.海市蜃楼被人们称为奇观。(改为“把”字句) 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奇 迹法国著名大作家雨果才华出众他从20岁开始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戏剧诗歌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zng zhng)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看着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万分,说:“唉,这颗巨星将坠落了。”随后发出深重的叹息。但雨果并不悲

13、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跑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健康状况慢慢地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获得了充沛(pi pi)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到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时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名著。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看见雨果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赞叹不已:“这真是个奇迹!”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把文章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画掉。 2.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 3.“奇迹”指的是什么? 4.短文的中心是( ) A.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 B.赞扬雨果坚持不懈。 C.赞扬雨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