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96268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政治主观题技巧复习(15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的十不选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

2、)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提高选择题正确率的几点做法1、绝对化的说法:一定、必须、(只要)就、消除、取代、肯定、完全、一切、绝对、唯一、就是2、联想相反相成的词:扩大缩小、跌落升高、增加减少、直接间接、单一多元、促进阻碍、权利义务、互补品替代品、共性个性、走出去引进来、升值贬值、形式内容3、判断与材料无关的。4、注意词前后关系:效率与公平、民主与专政、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普遍性与特殊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价值与价格、生产与消费5、主体的确定: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3、国家、企业、个人;政府、党、公民、政党、人大、国际社会;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6、时间的限定(改革开放、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果颠倒、替换以上整理句子的相关关键词语7、二者对比优劣的。比高考主观题七类题型及答题策略题型设问形式答题策略注意事项现象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政治现象1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2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或政治问题;3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4浓缩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进行分析1审题时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要具体到课题、节题、

4、框题)、方向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辨明该题属于何种题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分析)、主体限定(是从党的角度回答,还是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角度回答);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围绕这个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表头、数据、尾注,不可遗漏。2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和其他基础知识,越全面越好。3整理答题思路时,一定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要根据试题的分值确定答案的详略程度,猜测答案要点可能有几个;同时要确定采用演绎式还是

5、采用归纳式,在书写答案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4书写答案时,文字要整齐,句子要完整,逻辑要严谨,层次要清楚,要使用学科术语,要标清序号,不可一段到头。启示题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2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3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体现题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等。1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2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3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原因题1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6、意义题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1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2经济意义: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

7、、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3.政治意义(略);4.文化意义(略)。措施题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1从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2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3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措施)。认识、评价题(分析说明题)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1联系材料,分解设问,化大为小。把问题分解成四个小问题:“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产生的原因)、“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怎么办”(对策、措

8、施、方法、建议等) 。 2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 。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类型的解题法和演练题“体现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一)(一)设问方式:体现类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或用经济(或哲学或政治学或文化)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三)体现类的解题方法 首先划分层次,然后找出每一层次的关键词(即每一层次的主体和主体的行为),再联系调动相关教材知识作答。答题要点一般是:教材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四)典例分析: 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问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9、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请回答:(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主体是中国政府。联系所学的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三疏理作答:经

10、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参考答案: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的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

11、材料)。(五)巩固演练:1据医学史料记载,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 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2、(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 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 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 直至发现人血系统, 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反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二)(一)设问方式:“反映类”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这类题经济学中又经常以图表题的形式出现。(二)涉及考题:(三)反映类”的解题方法“反映类”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即现象),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要揭示出本质),也就

13、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政治术语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五)巩固训练: (参考课件)高考政治主观题“原因类”题型的解法指导和专项演练(三)(一)设问方式:原因类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三)“原因类”的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

14、(作用、好处、积极影响)(四)典例分析: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2)问39.(2)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 依据: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3分)(如能同时答出三个代表,加2分) 意义(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3分);加强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3分)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的传统;(3分)加强廉政建设,才能搞好现代化建设。(3分) (2005年文综高考题)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

15、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10分)(依据):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意义):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巩固演练:1(2008北京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