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93391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鬼神崇拜和剪纸艺术【摘要】 远古先民们在不断的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拥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对生老病死充满了不可抗拒的神秘和恐惧,出于畏惧、神秘、感恩,鬼神文化也随之而生,从而也就产生了祭拜和巫术。祭词形成了诗歌,祭品产生了饮食文化、青铜器,陶瓷,雕塑等。剪纸艺术从最初的刻开始,随着造纸的大量应用,也从宗教走进世俗,从祭坛走进了民间。【关键词】鬼神文化宗教 剪纸艺术 远古先民们在发展和进化过程中,逐步拥有了自我意识。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所有先民,都凭借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在顽强的斗争实践中,先民的体力和脑力,都得到了有力地锻炼和进步。以

2、致到了如高尔基所说的“两手教导头脑,随后头脑教导双手,以及聪明的两手再度更有力地促进头脑的发展”的时侯,先民们便不再仅仅被动地应付自然的考验,而开始试图对长期困惑他们的自然现象,比如月落日升、电闪雷鸣,刮风下雨、草木枯荣、动物乃至人自身的生死等,作出解释,先民由梦幻诱发了“灵魂 ”观念。由于智慧的发展,他们的观念逐渐扩而大之,推而广之,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受人的身体直接控制、不受人的意愿随意支配的万事万物,都各自受着某种神灵的驱使。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就逐渐形成一个“万物有灵”的神灵观念,即鬼神观念。于是,所有影响作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他们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神灵。如日神、月神、雷神、土

3、地神、河神、山神等等,先民们对这些神灵顶礼膜拜,祈求保佑平安,希望帮助他们战胜无法预料和无力抵御的灾祸,这就使灵魂崇拜,发展到了宗教崇拜,也就是由最初的鬼魂观念,发展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鬼神崇拜起源于灵魂不灭观念。古代人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即生老病死)都是由于灵魂的某种活动的结果。原始人的生存本能自发地促使他们总是追求更好地生,避免令人不快的病、老与死,这就进一步促使他们与想像中的灵魂其物打交道,形成了当时人类的灵魂崇拜活动。”先民们迷信人死后肉体是会消失的,但灵魂却不会死亡。失去肉体的灵魂即鬼魂生活在另一世界,他们也要吃喝住行,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监视和

4、赏罚。人们为了希望鬼魂不要作崇,不要对自己产生危害,就对鬼魂设祭献祀,消除鬼魂的不满,向鬼魂表示屈服,取悦于鬼神。后来,对那些对本氏族、部落作出一定贡献的英雄或首领死后,其鬼魂又被尊之为神。这是鬼文化发展的原始阶段。春秋时的论语指出:“季路问事鬼神。”礼记、礼器也说:“鬼神饷德。”疏:“鬼神聪明正直,依人而行。”中庸载:“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章句: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随着鬼文化的不断发展,鬼与神的含义才被区别开来,出现了所谓“人神曰鬼,天神曰神”之说。鬼神文化流传深远于是逐渐形成了宗

5、教,在中国产生最早的道教,它的前身就是“鬼道”,即五斗米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一派,是东汉顺帝(126144在位)时张陵在四川大邑县城内创立的,它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初学这种道的人,名为“鬼卒”,道徒中骨干称为“奠酒”。以“治”为传教单位,在公元143年(汗安二年)已发展到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四川境内。陵死,传子衡;衡死,传子鲁。东汉末年,鲁在今陕西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近三十年。华阳国志.汉中志载:张鲁“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又“以鬼道教主义舍”。晋书.李特传:汉末,张鲁“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这种宗教文化的传播,实际上也是鬼文化的演

6、变和发展。宗教的出现预示着宗教文化的起源,现存的许多艺术形式,许多都是原始宗教巫舞逐鬼驱疫的遗存,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艺术,以歌舞为代表的肢体艺术,以雕塑绘画为代表的美术作品,无不带有鬼神文化、原始宗教的烙印。剪纸文化的出现,就是从宗教仪式中脱胎而出,从神坛走上了民间。江西旧时分属扬、吴、越、楚,古文化丰厚, 瑞昌系江南古郡,公元222年,东吴名将程普赐名赤乌镇。五代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建城瑞昌。瑞昌也是有名的剪纸之乡,至今流传的民谣:走路要望水竹枪,敬神就要烧好香;求人只求英雄汉,讨亲要能剪鸳鸯。反映出瑞昌人重视剪纸的传统。瑞昌农村传统观念:男人学犁耙,女人学剪花。瑞昌古属楚地,“楚人

7、信巫鬼、重淫祀”,楚文化以巫文化为核心。楚巫文化催生了南方各民族的巫术剪纸,同时也影响了这一地区民间剪纸中神秘奇谲风格的形成。直到现在,楚之故地及楚文化圈仍流行剪纸人招魂、求子、祭祖巫术;楚人认为,生命的诞辰日,是人的生命行程的第一大关口,祸福相依、吉凶相伴,用剪丝绸或镂金箔为人胜、花胜、方胜的方法也被后世的剪纸所代替,剪纸成为招魂、求子、祭祖、祈福活动的重要道具和不可或缺的手段,自然也为我们留下了认识南方民族楚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宝贵资料。瑞昌的剪纸艺术很大程度上和本地流行的福主文化有关,福主即福神,源自汉代的道州现湖南衡阳,福主大都是对当地造福一方的官员或者祖辈仙逝后后人为表示对先哲的敬仰

8、怀念和崇敬,利用民间节假日采取各种几年活动,久而久之就演绎成今天的福主文化,在瑞昌就流传着丁福主、龙福主、元福主。据文史记载,丁福主楊嗣复字继云,原籍山东人,唐朝大宗年间考入进士,后引荐由户部侍郎晋升户部尚书右丞相,唐朝中宗年间外调剑南东川节度史,武宗年间贬为潮洲刺史。回京述职中途路过瑞昌湓城,留念青山绿水、美好风光,相传楊公继云对武氏篡政不满,被朝庭追杀,只好改名改姓,称为丁氏东山,隐居南昌丁公路附近,后到处追捕,逃到瑞昌桂林的童家湾,隐居。卒死此地。李氏重新继位亲政,百姓纪念丁氏东山,故立庙院,立丁福主塑像,称为丁公祠。百姓流传南昌有个丁公路,瑞昌有个丁公祠之说法。丁福主威灵显应,为百姓做

9、好事不可胜数,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龙福主是东汉云台上将槐里候万修,万修去世后,当地群众为纪念他,在白龙山长春洞供其塑像,称“龙福主”。而和剪纸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则是元福主,传说瑞昌南阳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聪明美丽的邹姓姑娘,一天,她正在窗下剪纸,路过此地的浴神元福主菩萨爱上了她。菩萨变成一只蜜蜂飞到姑娘身旁,向她求婚,姑娘答应了,告别了双亲,随他升天而去,也成了神。乡人们十分怀念,就为她塑了一尊像,与元福主菩萨供在一起。如今,南阳乡供奉剪纸神像的千年古寺尚在,人们尊称元福主菩萨身边的剪纸之神为“邹氏太婆”,寺中有僧人主持,常年香烟缭绕。南阳乡几年一度的“百花帐

10、”活动则是剪纸活动在民间盛行的反映:即挑选出100名未婚、剪纸手艺高超的姑娘,用剪纸和刺绣做成“百花帐”,挂在元福主菩萨和邹氏太婆面前,以纪念剪纸之神。当“百花帐”挂旧了,再挑选100名剪纸姑娘做新的,能选上的姑娘会给家里带来极大的荣耀和自豪。挂“百花帐”的风俗已流传千年,至今不衰,成为瑞昌重要的剪纸传统民俗活动。瑞昌剪纸最初与“女红”有着密切关系,无论逢年过节、新婚嫁娶、小孩满月、生诞寿辰、死亡丧葬等等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品种有窗花、团花、喜字花饰、灯彩花饰、花边、戏剧道具、灵屋花圈等。内容大致有龙、凤、麒麟等传统图腾,狮、虎、猴、兔等吉祥动物,还有花、鸟、虫、鱼、神话戏剧人物等,

11、而且都有美好的寓意,反映了人们祈福避祸,追求平安祥和的美好心理和愿望。此外,江西的灯彩剪纸、花样剪纸和礼俗剪纸也颇具特色。在瑞昌,有村就有剪纸人,每逢采摘新茶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女性村民几乎全部上山采茶,这一天,她们将着力的打扮自己,用亲手精制的各种剪纸绣花服饰进行“全副武装”。插秧时,瑞昌有句习俗语:“大人望插秧,小孩望过年”可见插秧在民间的重要性,届时必须在田边插上若干束剪纸小花以示庆祝。在瑞昌剪纸和绣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未婚姑娘的“必修课” 男家择偶一般有两条标准,一是粗工,二是细工,粗工是指女性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可以干农活。另外一条细工则是善于剪纸绣花,人们把这个作为考核青年女性智商高不高

12、的标准。这也是瑞昌民间剪纸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总之,瑞昌剪纸和其他各地的剪纸艺术一样,起源于远古先民对上苍和大自然的祭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好进步,一步一步从神坛的祭品和辟邪职务走进了民间。参考文献:钟声论剪纸艺术的审美价值,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04期矫芙蓉/严智龙对瑞昌剪纸的人文思考美术大观2008年 第05期王亚萍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03期何红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02期李振球、乔晓兴中国民间吉祥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哈尔滨,2000年张鹏美术实验论坛,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5年刘筱蓉 / 万建中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江西卷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卢明坚民俗宝典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