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93313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期语文第一学月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绵阳市盐亭中学2012级2013年春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120分钟完卷,总分150分)一、(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窈窕(yo)举酒属客(zh)嫠妇(l) 横槊赋诗(sh)B攒蹙(cun) 趣舍万殊(q) 渔樵(qio) 倚歌而和(h)C盥涤(kun) 流觞曲水(shn) 激湍(tun) 游目骋怀(chn)D褒禅(bo) 夫夷以近(y) 瑰怪(u) 所罕至焉(h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修禊 其文漫灭 懈怠 一殇一咏B 惠风 崇山竣岭 肴核 临文嗟悼C.感概 冯虚御风 袍樽 正襟危坐D.虚诞 若合一契 静躁 幽暗昏惑3下列语句中加

2、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何装饰这天生丽质的容颜,吸引世界的目光,让“山、水、城”相互辉映的城市风貌特色成为重庆的烫金名片,成为年轻的直辖市新一届政府无可回避的责任。 B、因为父母离异,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上周,盐亭中学第十二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如期举行,运动场上“XX班加油”“xx同学加油”的呐喊声不绝如缕。 D、相对于当时有五万余所新学的帝国政府来说,只有二三十名教师和三四百名学生的清华学堂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学堂在此后百年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 5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B、经过全体师生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让这所坐落于负戴山下的百年名校焕发出青春活力,学习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C、许多人利用长假到国内外各处风景名胜旅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出了相关提示。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的李先生多次给山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一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月亮上来了。 。 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

4、,看得清清楚楚了。 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跃了出来。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A、 B、 C、 D、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读后感的文章。 B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C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键,善

5、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派之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陀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

6、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7、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陂陀:不平的样子。褰:卷起裤脚。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C子瞻杖策载酒 杖:用手杖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相携徜徉而上 倚歌而和之B往往留宿于山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0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

8、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为营亭坐观,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 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拔清芬的动态美。第卷四(共35分)1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2)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

9、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床敷:安置坐具。杖屦:扶杖漫步。(1)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答: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所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答:_ 13.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或因寄所托,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盖自其变者而观之, 。(4)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5)桂棹兮兰桨, 。 ,望美人兮天一方。(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10、怠, ,亦不能至也。(7)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9)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句子: , 。(10)苏轼赤壁赋中运用夸张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 , 。五.现代文阅读。(24分)流觞之水 朱以撒又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

11、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零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这些来此地做着觞咏游戏的人,已经日渐老大,每次来反倒生出一些怀旧的感伤。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我是作好被罚酒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可惜

12、,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般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罚得天旋地转,还是几个兄长轮流背了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这个小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