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管理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业管理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种植业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兴宁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1、2017年度种植业工作总结今年种植业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围绕农业局中心工作,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中心目标,以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作责任,加大防灾救灾力度,确保了种植业工作的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2/80.12万亩,平均亩产550.25公斤,总产43.5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5.62万亩,
2、平均亩产561公斤,总产37.87万吨,玉米、番薯种植面积6.33万亩,总产2.74万吨。现将2017年种植业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1大力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探索有兴宁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组织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绿色高效模式攻关,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为实现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粮食连年增产之后,各种资源要素链绷得很紧、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长期支撑发展的推动力在减弱,需要有接续和替代的动力。继续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
3、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探索有兴宁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总结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局提出开展粮食绿色高效模式攻关,着力打造增产模式攻关的升级版。一是内涵的拓展。将“绿色”的要求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坚持物理技术优先、安全投入品优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优先、农机农艺融合优先、信息技术优先,更加注重绿色为本、高产稳产、优质安全。二是理念的创新。树立绿色的理念,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安全协同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效益的理念,以绿色高效为目标,做到投入与产出相协调;树立增产的理念,优化整合资源要素,挖掘作物单产潜力。三
4、是路径的优化。围绕“三推”(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三控”(控肥、控药、控水),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效。四是目标的升级。力争到2020年粮食单产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开展粮食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攻关,关键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集成技术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绿色化。突出“一主三先”:一是增产为主。坚持把增产作为主要的目标,集成组装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二是绿色
5、优先。遴选出一批以“绿色”为主的关键技术,既有水、肥、药的高效利用,又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既有方便实用的物理技术,又有低毒高效的生物技术。三是节本优先。组装的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中,以农机为载体,集成了一套节种、节肥、节水、节药等技术,都体现了节本增效的要求。四是保护优先。遴选出一批环境友好的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健康土壤、改善水环境、健身栽培等技术。通过对技术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了可供选择的技术套餐。这些技术模式来源于实践,升级创新应用于实践,继续开展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检验,在试验中完善,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集聚智慧、合力推进,引
6、领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为探索资源保护利用并重、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生产生态相互协调的特色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经验。2017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路径及模式攻关模式一、华南双季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超级稻品种+播种线精量播种+钵苗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钵苗插秧机同步深施肥插秧+强源活库优米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模式二、优质、高效粮食栽培技术模式:优质稻品种+播种线精量播种+钵苗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钵苗插秧机同步深施肥插秧+强源活库优米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模式三、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机插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超级稻品种+播种线
7、精量播种+专用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模式四、强源活库优米栽培+点抛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超级稻品种+精量播种+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超级稻强化栽培+点抛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模式五、配方肥+机插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超级稻品种+播种线精量播种+专用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测土配方施肥+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模式六、配方肥+点抛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超级稻品种+精量播种+塑盘集中育秧+机械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点抛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1.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活动扎实推进开
8、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以来,各级高度重视:一是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多次派出领导到我市指导我们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工作;二是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林青山研究员、副组长唐湘如教授为兴宁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并检查、督促、指导工作;三是梅州市农业局高度重视,主管副局长带领技术骨干到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区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兴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成立了“兴宁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和组建了项目专家组;五是兴宁市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种植业、测报、科教、土肥、实施镇农业站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进行认真研究,组建了项目专家组、宣传培训组、
9、技术攻关组,并经常到现场办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项目的成功实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局领导经常到示范区现场办公,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按照绿色、高产、高效的要求,早晚稻选择8个镇开展6个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攻关,共创建粮食绿色高效百亩试验区32个,面积共4540亩,千亩示范片20个,面积共33600亩,辐射带动面积30万亩以上。通过开展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攻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攻关、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模式攻关等,将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成熟技术以及科技攻关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栽培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和技术推广方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并在稳定单
10、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突出推广品种优、市场销售畅、种植效益高的优质品种,实现提质增效、农民增收。1.3汇集各方力量,粮食绿色高效模式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早晚稻经部、省、市专家组成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验收组对我市国家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进行现场实测验收,结果如下:模式一、华南双季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早稻于7月26日,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任组长,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市种子监督管理站、兴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华南农业大学承担的“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绿色模式攻关”项目的攻关模式“Y两优900+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
11、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秧+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现场进行测产验收。实割测得平均亩产干谷753.1kg(详见附件)。晚稻于11月16日,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任组长,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华南农业大学承担的“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绿色模式攻关”项目的攻关模式“Y两优911+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秧+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现场进行测产验收。实割测得平均亩产干谷774.2kg(详见附件)。模式二、优质、高效粮食栽培技术模式早稻实割实测亩产502.4公斤,晚稻实割实测亩产380.5公斤,早晚双季合计年亩产8
12、82.9公斤。模式三、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机插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早稻实割实测亩产677.6公斤,晚稻实割实测亩产672.8公斤,早晚双季合计年亩产1350.4公斤。模式四、强源活库优米栽培+点抛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早稻实割实测亩产728.9公斤,晚稻实割实测亩产734.4公斤,早晚双季合计年亩产1463.3公斤。模式五、配方肥+机插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早稻实割实测亩产688.9公斤,晚稻实割实测亩产724.7公斤,早晚双季合计年亩产1413.6公斤。模式六、配方肥+点抛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早稻实割实测亩产670.2公斤,晚稻实割实测亩产681.2公斤,早
13、晚双季合计年亩产1351.4公斤。1.4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辐射带动效果良好,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通过多形式宣传粮食绿色高效模式攻关活动,加大对粮食绿色高效模式攻关活动重大意义、先进县典型的宣传与示范、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高产创建,营造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活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我市起到积极影响,推动了我市早、晚稻产量的提高。全市平均早稻单产567.2公斤、晚稻单产556.3公斤,双季亩产1122公斤,比去年同期亩产1113.5公斤,亩增8.5公斤,增长0.76%。1.5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增强了全市农作物生产水平提高的后劲。(1)大力推广优
14、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为适应我市农业生产的需求,我们大力推广经试验试种证明适合我市种植的一批优质杂高新品种,这对全面提升我市的粮食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推广新品种有:深优9516、天优390、聚两优751、丫两优911、丫两优1173、广8优2516、五丰优615、五优613等。(2)积极完成省厅下达的省协作杂交稻的试验示范任务坚持开展杂交稻新组合的试验示种,做到统一安排,连片种植,做到田间有调查,室内有分析,数据有整理,试验示范有总结,及时上报有关单位,为省农业厅对新组合的审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本地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全市引进水稻新品种36个,所有试验项目已全部得到有效落
15、实并达到预期目标,为品种审定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品种更新调优奠定物质基础。1.6全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围绕主要农作物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节,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和播放农业科技光盘等多种形式,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把实用技术传授到千家万户。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2期次,参培人数1090余人次,发放资料达1200余份。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同时,组织农业专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直接与农民面对面地进行生产技术指导。通过田间指导,节约了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提高了农民参训的
16、积极性,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步伐。1.7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确保粮食稳定发展今年粮产工作主要是根据我市粮食生产的特点,制订出一系列抗灾、抗寒、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措施,并宣传落实到户,把灾害寒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早造我们根据早春的气候特点,做好春播育秧的指导工作,并制订出一系列抗灾措施,同时在认真抓好田间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稻瘟病的监测及预防,减轻穗颈瘟防治的压力;晚稻秧针期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培育足壮秧,确保晚稻播种面积,根据晚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发生较重,我们在认真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把各项技术落实到户,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为害。1.7.1做好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我市的植保工作承担着全市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测预报、防治、检疫和新农药试验示范、药械应用技术等的推广,为我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更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