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9297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压带和风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压带和风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的的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三圈环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运动、发展的观点,培养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三图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绘图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活动、讲解法等。教学过程导入:1942年秋,日本军事学家提出了用氢气球把炸弹放到美国去的建议。官方采用了这一

2、建议,气球炸弹到达美国后,引起了森林大火。设疑:你知道气球炸弹是怎样飘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探究假设: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气温较高?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气温较低?学生回答后分析并得出结论:赤道和两极之间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让学生在课本33页图上完成赤道和两极之间的热力环流箭头,并在适当位置填出高压、低压。在学生画出后演示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探究:1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 (热力、动力)作用形成的。2赤道和极地之间,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与纬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回答后

3、老师分析。小结过渡:刚才我们探究了在三个假设条件下,即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因素,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形成单圈环流。但实际上地球是自转的,也就是说,高空和近地面水平气流在运动过程中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面我们就要探究在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下,赤道和极地之间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老师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讲透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过程。小结:探究了进一步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形成了三圈环流,并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材料:一个地球仪、透明胶布、硬纸条。要求:(1)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和近地面气流

4、。(2)只制作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每个环流圈各用4个纸条做成环流圈模式。探究: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完成下列要求。(1)日本的气球炸弹是在 环流的作用下飘到美国的。(2)副热带高气压和副极地低气压是 (热力、动力)作用形成的。(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北信风带的形成原因。北半球低纬度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东北信风带。 小结活动:请学生画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并总结分布规律。过渡:在三圈环流的控究过程中,我们仍考虑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和地表性质均一两个假设条件。但太阳直射点实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此影响下,一年中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并不都在赤道

5、上,也就是说,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是变化的,伴随其变化,其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是变化的。讲解演示位置变化过程,总结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相对于春秋分日,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全球表面的大气运动状况及其规律,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重点是探究大气环流的形成: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形成单圈环流;再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并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进一步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存在季节移动的现象。还有一个假设条件,地表性质均一也是不成立的,地球表面有海陆之分,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并形成季风环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探究的内容。板书设计:1大气环流的形成。2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合肥市教案时间: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地点:合肥一六八中学授课人:高瑞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