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工艺规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92957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炉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转炉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转炉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转炉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转炉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炉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炉工艺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 YG65-W01-1038第1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目录1. 工艺流程22. 工艺参数23装入制度 44. 供氧制度 55. 底吹制度76造渣制度 107温度制度 88终点控制109出钢及脱氧合金化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10回炉钢水吹炼 1811. 钢包吹氩站操作1312. 开新炉2013. 溅渣护炉2114停炉操作 2415异常情况处理 2416事故处理方案 2417炉体保温基准 24文件编号 YG65-W01-1038第2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120t 顶底复吹转炉工艺技术规程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2. 工艺参数2.1 120t 顶底

2、复吹转炉炉型主要工艺参数 表 2-1 转炉炉型主要参数表2.2 氧枪的主要工艺参数2.2.1 喷头型号:四孔拉瓦尔型2.2.2供氧压力:0.91. OMPa2.2.3 喷头马赫数:2.02.2.4喷头喷孔夹角:132.2.5 出口直径:D 出=55.6mm2.2.6 喉口直径:D 喉=42.8mm2.2.7 氧枪总长: 192OOmm2.2.8 锥管的设计参数:文件编号 YG65-WO1-1O38第3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228.1外锥管最大直径:500mm,最小直径:0 273mm2.2.8.2正锥长度、直段长度、倒锥长度由设计决定2.2.8.3 中锥管最大直径: 04

3、36mm,2.2.8.4正锥长度、直段长度、倒锥长度由设计决定2.2.9氧枪供水压力1.41.,供水量:$260m3/h2.2.10供氧时间:1416min2.3 底吹系统工艺参数2.3.1 底吹透气元件数: 8 个(由 8根供气支管独立供气);2.3.2透气砖形式:III型针管式透气砖2.3.3 透气砖材质:耐火材料为镁碳砖,外壳及中间管为低碳钢; 2.3.4透气元件长度:为炉底砖厚度,为 730mm;2.3.5总管供气流量:最大720 Nm3/h,总管供气压力:1.5MPa,每个透气元件气体流量: 最大 90Nm3/h ;2.3.6 避免钢水或钢渣穿透的最小气体流量:18 Nm3/h;2.

4、3.7设计供气强度:平均钢水量时:).020.09 Nm3/tmin,最大钢水量时:).020.10 Nm3/tmin3. 装入制度3.1 本厂采用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根据热平衡计算调整废钢比。3.2. 装入量计算3.2.1装入量(t)二目标出钢量(t) /钢铁料收得率()钢铁料收得率(%) =1-吹损(%)3.2.2 金属收得率根据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进行计算和修订。钢铁料收得率=(出钢量-合金加入量)/钢铁料装入总量)X100%3.2.3 影响金属收得率的因素铁水Si含量和温度(2)铁水比(3)加入矿石量(4)冶炼钢种:终点C、P、温度等参数要求(5)渣料用量,喷溅情况等3.2.4 不同

5、钢种的金属收得率参考值见下表表 3-1 不同钢种的金属收得率参考值3.2.5 装入量见下表表 3-2 装入量 实际生产过程可根据工装额定载重、钢包容量及不同工艺路线对净空高度的不同要求调 整装入量。装入量误差目标控制在2t3.2.6不同工艺路线下钢包净空高度控制要求:非精炼工艺300mm; LF精炼工艺500mm;文件编号 YG65-W01-1038第4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VD精炼工艺$800mm。3.3 铁水量的确定铁水量(t)二装入量X(l-废钢比()3.3. 1 影响废钢比的主要因素为钢种、停吹 C 含量、铁水条件、废钢类型、生产工况、冷 却剂加入量等,废钢比大小

6、可根据铁水情况由生产单位工艺人员适当控制。3.4 装料标准3.4.1 溅渣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先加废钢,后兑铁水,如要测量熔池液面高度,可先兑铁水 后加废钢(使用自产内废),兑铁水前必须将炉内残渣倒掉,避免发生喷溅。3.4.2 钢水未出完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数量的石灰再加废钢来回摇动炉子数次。稠化炉渣 后再溅渣,溅渣完倒掉余渣,使炉内钢渣降温固化后方可缓慢兑入铁水。3.4.3 严禁吹炼全回炉钢水,单炉装回余钢水量不得大于80吨。3.4.4 特殊情况(如开新炉、回炉钢等)可不加废钢。3.4.5 铁水入炉前应了解铁水的成分和温度。3.4.6 废钢装斗原则:为了废钢入炉顺利并有利于熔化又不损害炉衬和底吹

7、透气原件,要求 生铁块、重型废钢装在废钢槽后部均匀放置,渣钢及中型废钢在槽的中部均匀放置, 轻型打包废钢放在槽的前部。3.6 钢铁料技术标准按现行版炼钢系统原辅料控制标准执行。4. 供氧制度4.1使用四孔拉瓦尔型氧枪喷头Ma=2.0,供氧强度3.75m3/mint,氧气流量22000 30000m3/h (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氧气纯度$99.6%。4.2 采用分阶段恒压变枪操作制度。4.3 为准确控制枪位,每天必须测量一次熔池液面高度(按车间现行规定执行),接班必须 测量炉底高度,并作记录。4.4 在保证早化渣、化好渣、不喷溅、不烧枪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枪位,恒枪位操作, 严禁长时间吊

8、吹。4.5渣子不化时,允许短时间内(Vlmin)超高枪位操作。4.6 枪位控制要求:化渣枪位的基本原则:高温采用高枪位,低温采用低枪位。枪位公式 为:多孔喷头 H=(35-50)D 喉,枪位按表 4-1 进行控制表 4-1 枪位对照表4.7 枪位采用低高低型,终点前压枪使终渣氧化铁含量降低,钢水成份及温度均匀,取样有代表性,终点必须压枪,压枪时间大于30秒,以保证温度及成份均匀。4.8全炉供氧时间 1416分钟(根据铁水状态、废钢生铁块比例变化)。4.9总管氧压低于l.OMpa不得吹炼,工作氧压低于0.7Mpa不得吹炼;4.10补炉的炉次,氧压应偏低些,控制在小于0.8MPa,以保证有充分的烧

9、结时间。补炉文件编号 YG65-WO1-1O38第5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底及补钢面的炉次,测温、取样时应等待炉内火焰平稳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补 炉底及渣面的炉次,出钢时必须打开炉后挡火门,采用手抛挡渣,以防垮炉。4.11 供氧量的确定4.11.1参考的吨钢耗氧量为5055Nm3。4.11.2 冷却剂换算氧气量:每吨铁矿石相当氧气量约 200Nm3。4.11.3 供氧量取决于铁水成分、废钢配比、停吹 C 含量、冷却剂用量、枪位变化等因素。4.12 正常吹炼情况下,严禁手动关氧操作,防止回火造成供氧事故。4.13 氧枪下线标准4.13.1 喷头下线标准:不能等喷头漏水时

10、才能更换喷头,铸造喷头一般用 200250 炉次。当各项冶炼指标明显变化时,就应该判定是否要更换喷头。(1)化渣情况。由炉前观察,借助于声纳化渣仪判定来渣时间、取终渣样或过程渣样分析 渣中 FeO 含量;(2)从记录纯供氧时间计算供氧强度;(3)计算每吨钢的氧单耗量;(4)观察冶炼过程喷溅程度和次数;(5)记录氧枪损坏原因及分析枪龄。4.13.2 锥管下线标准:(1)正锥管:a. 氧枪在正常使用600700炉的情况下,正锥管需更换3.5米;b. 氧枪在正常使用12001300炉的情况下,正锥管需整体更换;c氧枪在使用过程中,正锥管出现裂纹,枪体粘钢严重,直径变形严重,枪体表面磨损超过2.5mm

11、,视情况定部分或整体更换正锥管;(2)倒锥管:a. 氧枪在正常使用2500炉左右的情况下,倒锥管需更换;b. 氧枪在使用过程中,倒锥管出现裂纹,直径变形严重,枪体表面磨损超过2.5mm,整体更换倒锥管;(3)氧枪倒锥至快换枪座之间的外管视具体情况定期更换,如无如外力撞击变形造成开 裂、粘钢、烧损的情况可连续使用 2 年。(4)锥体氧枪中管如果没有外力撞击或局部变形严重,焊缝及母材开裂现象,中管可连续使用 3 年。(5)锥体氧枪氧管文件编号 YG65-W01-1038第6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氧管的更换依据可视氧管的磨损情况决定,如由于氧壁吸渣造成结垢(通过清理解决 不了)

12、、氧壁壁厚(壁厚磨损1mm)、局部管件变形,需马上更换。如果没有上诉情 况可连续使用 3年。5底吹制度5.1 底吹供气模式:根据钢水终点碳控制要求,按附表5-1选择好供气模式,采用自动控制 方式,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底吹供气操作。表 5-1 不同模式的底吹供气强度5.2 底吹供气流量参见表 5-2。表 5-2 底吹流量控制表注:装入量按135 吨计算。5.3 复吹转炉在开新炉时,要求连续三炉冶炼终点碳含量保持在 0.10%以上。采用 C 模式吹 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生成蘑菇头。5.4 新炉开好以后,装废钢、铁水前,根据钢水终点碳控制要求,按表 5-1 选择好供气模式, 并加以设定,但回炉钢

13、则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全程手动吹氩。5.5 特殊钢种可在工艺卡中制定相应的底吹制度。5.6 操作5.6.1每炉钢出完后,将供A转为供N2。5.6.2每炉钢根据底吹模式,自动进行N2Ar的转换。5.6.3 手动(仪表)控制5.6.4当计算机控制失灵而PLC正常,N2-Ar切换时,则使用手动控制。5.6.5 控制方法5.6.5.1 将操作台面控制开关由自动转到手动控制位置,并将每块仪表测量指针钮到期望 位置。5.6.5.2出完钢后将Ar切换成N2,由手动完成。5.6.5.3 当计算机恢复功能后,即由计算机控制,并将每块手动控制开关转到自动控制位 置,其它按第二条操作。5.7 某些钢种要终点N低,则按

14、标准要求进行全程供氩操作:5.7.1 将氮、氩转换开关直接由自动位置转到氩气位置,其它不变。文件编号 YG65-W01-1038第7页共24页120吨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版5.7.2 当氮、氩切换控制失灵则采用全程供氩操作,操作方法与第一条相同,等故障处理完 毕即恢复 N2Ar 切换控制。5.8 控制系统停电后,系统进行自动全程供氩。5.8.1 当控制系统故障和停电时,应立即通知自动化值班人员处理。处理结束后,炉前操 作人员应正确选择供气模式。5.9 转炉复吹供气设备操作及维护5.9.1 计算机设定操作 开炉前自动化维护人员必须:5.9.1.1检查计算机、PLC等供电系统、确认正常。5.9

15、.1.2 启动计算机,使计算机处于工作状态。5.9.1.3 在键盘上进行时间,炉号等数据的设定。5.9.1.4 按工艺技术标准提供的供气曲线进行计算机供气曲线设定。5.9.1.5按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进行PLC的N2Ar切换时间设定。5.9.2 正常操作一炼钢车间摇炉工:5.9.2.1 操作工监视操作台上氮、氩显示情况,是否按要求显示,同时观察流量、压力是否 正常,如出现问题通知自动化室或计控厂维护人员处理。5.9.2.2 兑铁前确认:5.9.2.2.1N2Ar切换开关处于自动位置。5.9.2.2.2 总切断阀处于开阀位置。5.922.3指示灯“CPU正常”切断阀“开阀”灯亮,“供氮”灯亮。5.9.2.2.4 各分支管流量均为计算机控制5.9.2.3 炼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