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92538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以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徐雯(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在生态旅游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的背景之下,以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论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分析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意义,对于如何在生态旅游中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建议。关键词: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镜湖;湿地1.前言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于生境之间的生态复杂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生态

2、过程。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面貌,这一方面为人类生存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改变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趋于灭绝,人类生存的基础正在逐渐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生态旅游的提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当今一个社会性的新概念。20年的发展,使生态旅游在国内外都已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一种时尚。然而,对于生态旅游理论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优点在于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

3、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资源环境的维护。 在生态旅游中可以切身地认知生物多样性,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物种及其构成的各种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认知多样生物世界的最简洁入手点。所以,生态旅游可以使游客全身心投入对大自然万物的关心和好奇中,近而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意识。2.镜湖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介于水、陆之间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生态功能。人类社会与湿地息息相关,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来源,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平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安

4、全。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湿地资源尤其丰富。为有效保护湿地,保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绍兴在大城市的“绿心”建设起占地15.6平方公里的镜湖湿地公园,优化绍兴市生态状况。2005年5月20日,被国家建设部批准设立为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公园独特的荷叶地地形,能充分展示平原河网地区丰富的湿地景观,公园内水网密集,地下水位高,自然地形为低湿地,湿地景观占一定比例。景区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384种,其中蕨类12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361种,隶属于111科2

5、85属;有鸟类12目24科74,种兽类6目12科22种,爬行类3目6科16种,两栖类 1目 3科 6种;软体动物 9种,鱼类 50种,其中黄颡鱼是特色鱼种;浮游生物丰富多样,湿地水体有浮游藻类50种,蓝藻门 4种,绿藻门 20种,甲藻门 2种,隐藻门3种,裸藻门 8种,金藻门 1种,硅藻门 13种。北侧的犭央 犭茶湖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以犭央犭茶鱼为名,独具地方特色,国内少闻,现存面积2.23平方公里,湖上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湖底有近1米的泥炭层,是绍兴此类矿产最丰富之地,泥炭层是极具潜力的碳库,湿地作为碳库可以降低大气中的CO2,缓解温室效应。公园东侧是梅山,山上植被丰富,栖息着成千上万

6、只白鹭。3.镜湖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镜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中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优先原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规划指导思想是:以绍兴大城市的生态功能调节区、城市休闲娱乐区、水上旅游观光区和行政管理中心区为功能定位,按照“以湖为心、以河为脉、以绿为体、以山为衬、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方针,将新区“组团+圈层”的空间模式落实到各项用地布局上。根据“组团+圈层”的空间模式,确定“三级圈层控制”的新区用地布局结构。“三级圈层”为:第一圈层为绝对保护区,是景区物种资源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方,也是景区的物种基因库。该区域内的生物种类、植被类型严格保护。第二圈层为重点保护区,物种资

7、源较为丰富与集中。第三圈层为协调过度区。各圈层的用地比重为37.1:27.1:35.8 。绿化用地438.3公顷(不含北湖风光区、湿地风光区和九条生态通廊内的水域保护用地1508.2公顷和自然生态用地2197.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6.9,人均绿化用地35.1平方米。4.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4.1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生物多样性既是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譬如,涉足到一片茂密的树林中,就会惊讶地发现林子中会有千姿百态的植物、鸣鸟、飞蝶以及各种各样其他小动物和大型动物等等。它们形成一个大千世界,

8、在这里达成生态平衡,互相关联着。如果我们拆散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难以恢复原状。因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镜湖湿地公园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满足了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使游客能够尽情的观赏自然风光。4.2维护生物多样性是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责任和目标对旅游目的地社区负责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责任性之一 ,它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增长负责、对社区的传统文化传承负责和对社区的生态和自然环境负责 ,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最佳实现途径。4.3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镜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

9、开发思路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必须在充分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其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要有严格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符合“绿色 ”开发的总体目标要求,要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新理念,严格控制旅游开发的范围和线路 ,优化设计组合旅游线路。5.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1正面影响一是生态旅游本身是以保护生态为宗旨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必定要从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好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来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和规划。二是生态旅游具有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认识的任务,只有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才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三是生态旅游为当地

10、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乡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森林中动植物资源的掠取就少了,并且增加了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动力。四是生态旅游的经济收益显著,可以将部分收益投入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增加保护力度。5.2负面影响生态旅游在理论上、主观设计上是科学的、值得推崇的一种旅游方式。但客观上,在旅游开发者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在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已对旅游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旅游活动中反复的践踏和大量的垃圾,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使生态系统受到损害。大量游客的旅游活动会干扰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破坏种群结构;生活污水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旅游施设的兴建必定砍伐大量的树木

11、,改变了植物覆盖率破坏了植被结构和动物及微生物的栖息地。所以说,生态旅游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仅仅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比如三清山上的索道及道路的建设对于动植物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6.生态旅游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中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只要存在旅游活动,就必定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正面影响则依赖于人的意识和开发、管理旅游活动中所采取的措施。6.1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根据环境承载力来控制游客量。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某地区的自然环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的旅游活动量 。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来控制游客量,可以避免对资源的过度

12、利用,避免开发经营后“人满为患”对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就镜湖湿地公园而言,首先对于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加强管理监控,采用有效的人员分流方法,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这样看来似乎损失了部分眼前的经济利益,但若因为旅游活动过量而造成的资源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也是无法估量的。6.2减少生态旅游的消极影响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实行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两重性,一是为人们提供游乐,是维护生态环境。前一种功能必须依托于后一种功能。生态旅游在总体规划时,必须突出生态景观和生物资源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出特色突出、功能齐全、项目多彩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

13、游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老练侍从的合作与配合。而熟练又有技巧的从业人员源于有效的技术培训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培训,持证上岗。6.3加强旅游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重点对珍稀濒危植物和特有的观赏植物进行生态习性、分布地点和生长发育特性开展研究,逐种记载。可以对景区的主要植物种类引种驯化栽培实验,并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景区植物园。在景区内可以设立生物多样性研究站,对景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更好地保护及利用旅游资源,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魏湘岳.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4)2 张杰,张华.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旅游,1999.20,(2).3 沈琪,黄茶英,蒋跃平.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4)4 姚佳,许大为,蒙宽宏,鲁少波,王玉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5 卞显红.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6 王献溥.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