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内分泌.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92354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内分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内分泌.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内分泌基本要求 掌握:1丘脑下部与腺垂体结构与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性多肽及肽能神经元; 2腺垂体的生长素、催乳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熟悉:1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特点; 2第二信使学说、基因表达学说; 3几种调节性多肽的功能(TRH、GnRH、GHRH、CRH、GHRH)了解:1含氮激素与类固醇激素的化学本质,通过其化学本质了解其可能特性;激素的合成、贮存、释放、运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2腺垂体分泌七种激素以及神经垂体分泌的升压素和催乳素的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碘代谢及其在血中存在的形式;4

2、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盐皮质激素的分泌部位、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5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互作用。第一节 第一节 概 述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 l远距分泌 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2旁分泌 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

3、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 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 自分泌 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分) 1含氮类激素 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 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 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甾体)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 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胆固醇的

4、衍生物:1,25一二羟维生素D3。 3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有人主张将其列为第三类激素。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l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但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只能影响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仅起“信使”的作用。 2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它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的接触,但只选择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此种特性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性作用的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异性与靶细胞上存在能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有关。 3激素的高效能

5、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 (1) 协同作用: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时,共同引起一种生理功能的增强或减弱,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2) (2) 拮抗作用:两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可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如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等则升高血糖,这些激素的作用相颉颃,共同维持血糖正常浓度。(3) (3) 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pe

6、rmissive action)。 五、激素作用的机制 了解 1 激素的受体 2含氮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3 类固醇激素作用的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第二节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又保持典型的神经细胞功能,从作用看能将大脑等部位来得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起着换能器的作用。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下丘脑与垂体一起组成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存在着结构与功能的密切联系,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直接联系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间接联系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腺

7、垂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垂体上动脉。由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第三级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成为垂体静脉,然后出腺垂体后注入邻近的静脉。一、 一、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1肽能神经元 凡是能分泌神经肽或肽类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称为肽能神经元,下丘脑的肽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视上核、室旁核与“促垂体区”核团内。其中,大细胞肽能神经元起自视上核与室旁核,纤维投射到神经垂体,主要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促垂体区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主要分泌各种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的各种靶细胞。2下丘脑调节肽 概念: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

8、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HRP)。 种类:共有九种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性多肽:调节性多肽外文缩写化学结构对腺垂体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3肽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RH/FRH10肽黄体生成素分泌多,雄激素分泌多,促进精子的生成卵泡刺激素分泌多,雌激素分泌多,促进卵子的生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41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促脂素多,内啡肽多及ADH也多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44肽生长素分泌多生长素释放换制激素(生长抑素)GHRIH14肽生长素分泌少,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少及FSH、LH也少催乳素释放因子PRF未定催乳素分泌多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未定催

9、乳素分泌少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未定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多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未定促黑激素分泌少 注意: 化学本质都为肽类激素; TRH、GnRH和 CRH均为脉冲式释放; 各种调节肽的作用机制不同; 不仅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在其它部位也能生成; 除调节腺垂体活动外,还有复杂的垂体外作用; 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的活动受肽类物质(如脑啡肽、神经降压素、P物质等)和单胺类物质(如多已按、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的影响。二、 二、 腺垂体的激素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七种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

10、素(FSH)均有各自的靶腺,通过调节靶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生长素(GH)、催乳素(PRL)、促黑激素(MSH)不通过靶腺,是直接发挥作用。所以、腺垂体激素的作用极为广泛而复杂,起着上联中枢神经系统,下接靶腺或靶细胞的“桥梁”作用。1 生长素(GH) 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作用: 机体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雄激素等)的影响,而生长素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GH能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称为生长素介质(SM),也称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GH的促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IGF-I介导的。人幼年时缺乏生长素造成身材矮小,性成熟延迟,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称侏儒症();幼年时

11、GH过多则造成巨人症();成年后GH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颌面骨生长,内脏器官如肝、肾等也增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对代谢的作用: 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生长素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消耗,有升糖作用。 (2)分泌的调节 受下丘脑生长素释放激素与生长抑素的双重调节。 反馈调节GH不仅对下丘脑生长素释放激素的释放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生长素释放激素对其自身释放也有反馈调节作用。 其它:如慢波睡眠、低血糖、血氨基酸增多、脂肪酸增多均可引起生长素分泌增加。此外,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雌激素与睾酮均能促进GH分泌。 2催乳素(PRL) 生理作用: 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

12、引起并维持泌乳。 对卵巢的作用:小量的PRL对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而大量的 PRL则有抑制作用。患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闭经、溢乳与不孕,患者一般都存在无排卵与雌激素水平低落,而血中PRL浓度却异常增高。 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催乳素、ACTH、生长素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 (2)分泌的调节 PRL受下丘脑催乳素释放因子(PRF)和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的双重调控。此外,吮吸乳头可反射性的引起PRL的大量分泌。 3 促黑激素(MSH) 生理作用:MSH能激活分布于皮肤及毛发等部位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导致皮肤及毛发的颜色加深。 分泌的调

13、节:主要受下丘脑促黑素细胞释放因子(MRF)和促黑素细胞释放抑制因子(MIF)的双重调节。MRF促进MSH分泌,MIF抑制MSH分泌,平时以MIF的抑制作用占优势。 三、神经垂体激素 1来源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其储存和释放的神经垂体激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的合成部位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后须运载蛋白帮助,沿下丘脑一神经垂体束运到神经垂体,此外在运载蛋白帮助下,也可运向腺垂体;在前叶与后叶之间起某种机能上的桥梁作用。 2抗利尿激素(ADH)或称血管加压素主要由视上核产生。 (1)作用: 与肾脏的远球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形成cAMP,使管腔膜蛋白磷酸化,改变膜的结构,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发挥抗利尿作用。 对正常血压调节无重要作用,但在机体大失血导致血压降低时,与血管平滑肌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升压作用。 (2)分泌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量减少等因素可刺激其分泌,其中最有效的刺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3催产素:主要由室旁核产生 (1)作用; 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将乳汁挤入乳腺导管系统,促进排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