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83719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3篇 第一篇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校是由一定的人、事、物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学校管理活动是一项立足学校核心发展目标来科学利用、组织、调控学校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以最大化地发挥学校管理活动的潜能,又快又好地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社会活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活动尽管不直接参与学者的知识生产与技术研发实践,但在学校管理专业化的视野中,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活动对确保整个大学有序运转、内力凝聚、实力攀升具有战略意义。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能够激发学者的学术潜能。高校是创造型学者的汇聚地,是国家高端人才的孕育之地。我们相信:只有在学校中找

2、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位,这些人才的创造力、能动性才可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与培育;合适的职位能够反过来激励学者的学术潜能,强化他们的学术志向,促使从业者培育起自身的专业优势。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正系于此。通过建立知识分子的个人档案与专业成长履历,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就可能把学者的专业成长历程与专业进展方向清晰地记录下来,为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人事调配工作提供最准确、最精细、最全面的人事信息,为实现个人专长与工作职位间的“深度”配置创造条件,为学者个体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2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能够推进人才的高效流转。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比较竞争力迅速提升的根本依托,所以,有学者指出“:档案

3、工作既是高校硬实力的体现,同时又是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优化学校管理、创建学校品牌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如何借助于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是高校教育管理实践面临的一道难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流转发挥着三重功能,即鉴定功能、咨询功能与保障功能。进言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对教师人才业绩成果的收集与核实来鉴定每一位教师的资质与才力,判定其发展潜能的大小,从而担负着“伯乐”的角色;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学校教师人才状况的整体把脉来为学校人才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咨询,确保学校人才工作沿着“人尽其才、引进补足、结构优化”的健康方向发展,确保

4、每一个教师人才流动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上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能通过教师人才信息系统的完善,为学校人事决策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支持与保障,确保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高效能推进。可以说,在现代人才学的视野中,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手,已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必不可缺的基础信息系统。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革的方向 在新时期,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2-20X年)的颁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盘活学校的人才资源,为学校发展决策部门提供清晰的学校人才工作信息,推进学校在人才管理与人才竞争中独占鳌头、出奇制胜,成为每一个

5、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既需要高校决策者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引入科学的发展思路。面向未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重点是加快“三个转变”。 1.从“人事档案管理”向“人才档案管理”转变。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框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关注的是高校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登记、工作单位变动、主要人事考核信息等,这种人事档案好似人的人生与工作履历记载与登记,其功能仅限于对个人相关信息真伪的判定,仅限于对个人人生有无“污点”的证实,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属于一种“个人信息汇集”型档案管理

6、思维。这种人事档案无法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无法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对人才个人专业成长的激励功能。因此,树立“人才档案管理”的思想异常重要。所谓“人才档案管理”,就是强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彻底改变“人生履历记载”型的管理思路,而应该转向“助推人才成长”的管理思想,即把高校教师人才的工作历程、血缘结构、专业变更、职业成就等重要信息纳入人事档案的框架之内,并据此设计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框架与表格栏目,增加对教师人才的特长与优势方面的档案信息,让每一位教师的档案信息凸显出“人才成长线路图”的特点,使之成为辅助高校教师人才成长规划的重要辅助工具,让整个高校教师的人事档案工作走上主动进取、服务

7、成长的新路子上来。 2.从“被动服务型管理”向“主动进取型管理”转变。长期以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马后炮”位置,时刻走在学校发展的后面,为学校发展做一些资料收集与信息记载等类似“秘书”性质的工作,无法对学校未来发展产生引领与先导功能。这种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实质上就是“被动服务型管理”,其鲜明特征是:滞后性与被动性。其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职功能是为学校教师人才的合理、有序、正向流动提供保驾护航功能,是为学校人才资源的汇聚与人才内力的释放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信息文明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档案人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保管员,而是信息资源的组织者、管理者和传播者。”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8、工作主动参与学校人才选聘与发展规划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是三条途径:其一是档案自身管理理念的提升,即按照一种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来指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人事管理部门传达科学的人才理念及人才管理思路;其二是参与学校人才政策的制定,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参与高校人才梯队的规划制订工作;其三是干预日常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即参与学校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核与编制。通过这些途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就能够把学校发展急需的人才规格反馈给决策部门,就能够把学校人才管理工作建基于校情之上,最大化地提升学校人才选聘、组合配置工作的效能。一句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理念引领、决策参与、工作介入等三个方

9、面积极融入学校发展链条,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才可能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从“人员档案管理”向“团队档案管理”转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对象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高校教师个体,一个是高校教师团队。前一管理活动注重的是个人档案管理,其目的是为高校教师个体的人事关系、工作关系、业务关系等确立、变更提供一种事实与依据;后一管理活动注重的是团队档案管理,其目的是为高校专业人才团队与梯队的搭建提供一种平台支持。长期以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建基于“教师个体”这一基本单位之上的,总体上属于一种“原子”式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释放受到了一定限制。实际上,高校发展依靠的主要是人才的团队与梯度,依靠的是

10、人才个体间的协作与协同功能的发挥,如若单单偏重教师个体人才功能的释放,整个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能就难以得到充分释放。现代协同学研究表明“:创新团队是新知识的生成器”“,合作创新中非线性的协同增益正是创新团队运作所期望得到的”。在现代高校运作中,对知识生产与学术创新最具促进效能的是形形色色的团队,如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工作团队等。与之相应,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团队上,积极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由“人员为主”向“团队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团队档案管理中,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抓住两个重点:其一,在档案管理中坚持以“基层学术(或教学)组织”为单位来设立人才档案管理项目,凸显各个基层团队的整

11、体实力,影响各基层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的形成;其二是利用人才团队档案编制来展现基层团队的梯队建设状况,为学校基层学术组织与教学组织建设提供参考信息,促进高校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 总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对学者潜能的激发与人才的流转上,一所高校要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是高校首要发展资源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重心只有积极实现从“人事管理”“、被动管理”、“人员管理”向“人才管理”“、主动参与”“、团队管理”的“三大转变”,未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推动力。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一)高校人事档

12、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属于组织人事部门,基本上不配备专职人事档案管理员,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多是兼职,工作岗位变动频繁,平常除了做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之外,还要做大量人事部门工作,而且大都是以其他人事工作为主,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辅的,工作刚刚熟悉又可能调整到别的工作岗位上去。因此,他们很难主动地去开发现存的人事档案资源信息,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开发个人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人事档案管理年复一年重复旧工作,毫无创新可言。这不但影响现代人事档案工作的正常管理,错漏和失密也难以避免。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悉 高校

13、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并掌握足够的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达到上述要求的为数不多。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职称较低,大多数是从其他岗位上轮换过来的。在高校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中,科班出身的很少。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人事部门的日常工作,管理人事档案都是兼职的,而且是半路出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从头学起,从熟悉工作到顺利上路适应现代人事档案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业务不够熟悉,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

14、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 (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定位模糊 大多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属于组织人事部门内设机构,也有部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归属学校办公室综合档案室,还有极少数是归属于图书档案部门,各行其是,定位模糊。教职工除了调动工作单位、申报职称等情况下关心自己的个人档案外,其他时间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不予理会。少数学校领导认为人事档案只在提拔、处分干部时有用,对高校的发展并无多大影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连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己,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甚理解,也谈不上对业务的钻研,感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枯燥繁琐,职业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造成人事档

15、案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奉献精神不够、业务上得过且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定位模糊、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事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继续教育 提起继续教育,高校一般只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进修学习,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往往排不到日程上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待遇差,工作枯燥,又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因而看不到前途,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没有业务培训机会,因此无法充实和更新知识,无法学习新的技能,缺乏系统的档案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虽然也配置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但是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

16、水平、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基本还是依靠手工操作,进度慢,效率低,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跟不上市场经济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日益加重的知识结构失衡,偏离了建立一支管理、研究、服务相结合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目标。 二、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思想认识的需要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偏重于政治色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也还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严格的保密性、真实性、系统型和安全性等特征。从思想政治条件上说,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原则性,具有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要通过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做到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耐得寂寞,甘于奉献。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