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83532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秋水第二课时答案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线 _8学生答题不得此线使用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高二年级 第十五课 秋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预习案1、预习当堂检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 )流之大,两涘( )渚( )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 ) 而叹曰: 野语( )有之曰: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乃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

2、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 )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于时也;曲( )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 )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辞源条,并以此为例:古代传说中海水归宿之处。尾,指百川之下;闾,(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 )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小,( )又奚以( )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 )空( )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 )米之在

3、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 )人处一焉;( )人卒( )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 )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呼应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探究点二:基础知识探究 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 第二个“于是焉” 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河伯引“少仲尼之

4、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探究点三:写作手法探究3、本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除了设喻说理外,有没有用别的手法?并分析之。 4、庄子非常擅长用寓言故事说理。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庄子的几个小故事。 (1)、相传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千金重礼,想聘他为相。他对楚国的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看来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

5、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2)、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 (3)、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 史记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

6、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出来。秋水就含蓄地说明了不要囿于一孔之见、闭目塞听、目空一切、盲目骄傲的道理。5、庄子文章特色如何表现?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章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就是说他的作品气势恢宏,透彻而且全面,姿态美丽而且多种多样,晚周的众多学者,没有能超过他的。) 请同学找出这课中涉及到的成语 课堂检测1、与“莫己若”的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厌之有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国人莫敢言 2、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7、项是( )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道歉) 训练案一、基础检测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1)泾( )流之大(2)两( )渚( )崖之间(3)始吾弗( )信(4)则殆( )矣2解释下列各句中粗体字的含义。(1)秋水时至 (2)不辩牛马 (3)不见水端 (4)河伯始旋 (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6)而轻伯夷之义者 3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阅读实践(一)顺流而东

8、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在课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5强调说明由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而导致河伯的认识也不同的句子是 。6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包括哪三层意思? 7本文通过河神见海神的寓言说明的哲理是什么? (二)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通“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zh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f)。还鈒(s)蟹与蝌斗(通“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纟俞 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