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8176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赤壁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后赤壁赋作品中的情感,及其变化。 2.探究苏子发生情感变化的原因。3理解后赤壁赋中展现的苏子的丰富而且复杂的思想。课前预习:疏通文本、并全面了解“乌台诗案”的背景。导入:必修教材我们学习过苏轼的前赤壁赋,我们知道后赤壁赋是苏轼的姊妹篇。那么在走进后赤壁赋之前,我们回忆一下前赤壁赋的情感线索?并找出原文中体现这样情感对的句子。明确:乐 -转 - 悲- 转 - 乐原文呈现:于是饮酒乐甚乐 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悲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乐那么,后赤壁赋是一个作家,同一个地点,同样的作品题目。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让我们走近文本大声诵读。并说一说本文

2、情感的脉络?教学环节:1. 通读全文 概括情感学生通读1.2段,回归文本,概括苏子当时的情感?苏子是通过什么内容表现出这样的心情? 明确: 乐 原因:月白风清,如此良夜 (皓月当空之乐) 二客从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良客陪伴之乐)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美味佳肴之乐)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贤妻体贴之乐)故而“乐”也。因为“乐”,苏子才引发了游兴,再游了赤壁。2. 披文入意,揣摩情感 研读第三段,谈谈从此段描写苏轼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尝试用原文回答,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 悲 原因: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景色今昔不同) 作者放弃了描写的表达方

3、式,迫不及待的抒发自己的感伤,此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盖二客不能从焉。(孤独难耐) 这次夜游,作者和友人没有交流,朋友与他出来应该也只是凑趣,并没有随他一起登山。苦闷无奈的苏子唯有纵情的长啸,可惜也只有山谷回应了他,此情此景,真令人感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 置身文境,理解苏子精神 继续研读第三段,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鹤”的形象?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优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仙鹤西去”代表了此时的东坡先生已死,一个新的生命开始轮回。无论用道释合一的方法解读生命形式对的变换,都觉得苏轼在仕途上“王道不达”,孤鹤就是苏轼的精神体现,是苏轼的另一种生命的轮回。 所

4、以,仙鹤也可以理解为东坡先生自己的化身。4. 小组合作、精研文本1-3段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作者又写夜逢孤鹤,后又写苏子“梦遇道士”?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苏轼是真做了这个梦,还是借梦想表达什么? 道士化鹤,还是鹤为道士,岂不是另一个“庄周梦蝶”无我合一,达到了忘我、忘情的情境,以前的牢狱之灾和政治打击也都忘记。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5. 探究后赤壁赋的结尾,关于结尾“开

5、户视之,不见其处”,八个字戛然而止,好不好?明确: 道士的无影,正印证了生命皆空。苏轼名满天下,一身才华,最后却在仕途的世界里落空。作者在现实的追求未必获得,“不知其处”,表明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是体现。道士的无影无踪,戛然而止,就像生命也是这样,最后皆空 ,戛然而止。这种对生命的悲叹,感伤、怅惘、迷惘才是苏轼在痛苦中寻找到的精神突围。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出入仙佛,赋一变矣。(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

6、不幸和磨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用内心的明亮和它抗争。勇敢、执着、超脱、旷达。 周国平面对苦难总之:苏轼是在生活上从儒家而入,但是现实的打击,他的思想和蜕变,却依附了佛家。金刚经里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做如是说。”Ppt补充内容:“儒释道”思想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的思想精髓,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家讲究“入世”,认为人对于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究“脱世”,认为人应站在超脱生和死的高远的立场,主张摒弃执念,随缘自在、感悟人生;道家讲究“出世”,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主张淡泊名利,还原生命的本原状态,最终达到

7、天人合一。6. 学写结合,学以致用 句式:当面对苦难之时,我要会学苏子 补充: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7、 课后拓展阅读:(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2).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3).鲍鹏山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4).方方喜爱苏东坡教学反思:1. 板书1.2段与3段不够统一,统一以六字概括句为好。2. 提问为什么会“适逢孤鹤”?最好改为为什么有“适逢孤鹤”的情节?3. “外儒内道”的思想介绍的还不够充分。4. 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与细节的深化性的关系把握还欠火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