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笔记(全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8115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笔记(全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笔记(全部).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所有试卷资料免费下载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笔记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参考用书: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用刘诗白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3年第一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部分用刘诗白主编的政治经济学(98年第四次修订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西方经济学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杨泊华、缪一得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政治经济学部分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方法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劳动者:人的因素;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2、;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是物的因素;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独立的要素,主要是通过生产力的三个要素的影响对生产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含义的三个方面;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50年代建立的生产关系是人为的,改革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极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概念。性质:客观性(产生客观,作用客观)、发挥主观能动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区别:(

3、1)经济规律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性(即绝大多数不是永恒的 因为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规律常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按劳分配成为社会主义的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永恒规律,自然规律是永恒的;(2)前者与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3)对前者的利用有阶级性。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方面)。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主要研究三对矛盾(注意劳动价值论,因为在当代它面临很多挑战)。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含义)1、使用价值:A、具体劳动创造;B、是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关系。2、价值:A、质的规定性:人类劳动的

4、凝结,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抽象劳动创造;B、量的规定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C、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D、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3、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对立统一。P20二、劳动二重性:同一劳动两个不同方面,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2、 地位: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私有制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商品生产的产生条件:私有制 社会分工。四、

5、货币1产生: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支绵羊(相对等价物 价值被表现)=两把斧头(等价物)b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一支绵羊 =两把斧头 一把刀c 一般价值形式 两把斧头 一把刀 =某一固定物 d货币形式 两把斧头 一把刀 =黄金白银从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发生质变、从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到一般价值形式发生质变、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未发生质变。“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天然是金银(有价值、体积小)”的理解。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因为本身价值要表现出来)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产生使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商品

6、(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私人劳动)=货币(价值 抽象劳动 社会劳动)2、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3、货币产生后,使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4、职能:注意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基本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基本职能):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5、流通规律:A、金属货币流通规律:金属货币货币量=总额/速度;B、纸币流通规律:纸币与金属货币量相适应。五、价值规律1、内容和要求: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A、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

7、价值上下波动P36;B、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值上下波动(三个原因在第六章)P161;C、在垄断条件下,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价格可以长期稳定地背离价值P259。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38-441、 当代生产劳动的外延扩大了,从局部劳动扩大到了总体劳动;2、创造价值的劳动扩大了,判断一种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否有以下四个标准:A、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同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B、这种劳动的产品有抽象劳动的体现,或者说物化在里面;C、劳动产品必须进入交换领域成为商品;D、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知识、

8、管理、服务靠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3、分清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联系又有区别。区别A、质:价值的创造只与劳动有关,财富生产则同一切生产要素都有关;B、量:价值量的增加与财富量的增加并不是对应的。劳动价值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很重要的理论显示依据),调动要素生产者的积极性。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是否能增值。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 概念:GWG 矛盾就是增值额。(2) 矛盾:体现了价值规律与资本公式的矛盾。(3) 解决条件(前提):M不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4) M产生的根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有两个条件:A、劳动力价值的构

9、成,价值决定;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与其他商品使用价值的不同)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就是为了增值原价值。资本主义生产:A、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 );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B、价值增殖过程(抽象劳动)原价值+剩余价值 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2、m的生产方式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公式(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实际上带有相对剩余价值的超额剩

10、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区别(重点):(1)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是个别资本家创造的个别价值,是对于个别资本家而言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价值,是整体资本家都可以获得的;(2)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追逐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最终变为相对剩余价值。三、当代剩余价值的新特点:P53四个方面:(1)剩余价值生产的生产主体发生变化(过去只在第一产业,现在涉及服务业等);(2)载体发生变化(是在物质产品转为无形的产品,如劳务、科技和信息等);(3)生产

11、范围变化(国内跨国际);(4)生产手段发生了变化(过去更明显是提高劳动强度,现在是行为管理等手段,通过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来榨取剩余价值)。当代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的运用):仍是工人创造;生产工人概念扩大。四、资本的本质1、 资本的一般性:在一定社会制度下运动的资本,又具有特殊性。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具有运动性,垫支性。存在于一切商品生产形态。2、 特殊:与生产关系相连(是历史的范畴)。3、 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同作用,有不同的划分: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4、 划分的意义: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剥削程度。五、工资1、本质:劳动

12、力的价值或价格。2、现象上的表现(辨析):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原因P69。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一、 资本积累(概念、动因、实质)实质:用生产出来的m去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实际上是通过商品生产者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才能占有别人的商品。1、资本主义再生产(1)简单再生产(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统一)意义:a、揭示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b、揭示资本家全部资本由工人创造;c、揭示工人个人消费的性质是棣属于资本的。(2)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资本

13、积累个别资本增大。2、概念:剩余价值的资本化3、动因: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以及竞争的外在压力。4、实质:用剩余价值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增大-C:V(有机构成)CV,原因: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先进技术可使少量劳动者用更多生产资料-强有力的杠杆(竞争,信用)(78页)。5、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1) 商品生产者所有权规律,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才能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2)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而劳动者反而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3)这种转变是劳

14、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结果,不违背价值规律。二、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提高它的含义和原因(重点);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重点):资本积聚:剩余价值资本化而使个别资本增大;资本集中:现有资本合并。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互相促进;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1、个别积累和联合;2、资本总量;3、积聚慢于集中。相对过剩人口含义,如何产生的。三、失业P88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失业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现象,五个原因: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致使传统产业中被排挤一部分劳动力,而这部分劳动力不能适应新的商业要求,造成结构性失业。2、 竞争破产失业。3、 经济运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

15、动经济萧条期大量失业。4、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不畅通,供求双方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信息,造成劳动力转商时暂时性失业,空岗与失业现象并存。5、 由计划市场转型过程中,原有计划经济下的充分就业掩盖了的隐形失业显性化。四、一旦失业就会出现贫困化问题:绝对贫困化、相对贫困化。P92-94页贫困化是世界性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是与各国社会背景、经济、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差异。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的问题根源在于财产所有权和收入分配不均。我国则是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解放后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路线上的失误,改革时期新旧体制转轨碰撞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某些地区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 循环1、 产业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生产,售卖;2、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为生产m做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