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80775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课题:醉翁亭记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主备人: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星期)【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背诵全文【重点难点预见】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难点:2 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

2、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

3、,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环滁()琅玡()林壑()辄醉() 弈( )者胜 穴暝() 伛偻()酒冽()山肴() 野蔌()觥筹()阴翳() 觥( )筹交错4、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如:范读、齐读、速读等。 合作探究(一)、根据注释,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环:包围。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6.饮少辄醉 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9.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11.吾谁与归 归:归依。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二)、句子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2)峰回路转,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绕过山峰, 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三、文章内容理解: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

6、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1、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 本段中“乐”的三种情境是“一、禽鸟之乐;二、游人之乐;三、太守之乐。 2、列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 乐趣 乐趣 以为乐 快乐) 3、怎样写乐-醉的?(与民同乐) 亭周环境 环滁皆山琅玡山泉酿醉翁亭 亭由名 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无穷 游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归去: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点题:太守之乐其乐4、本文以“乐”为线索, 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与民同乐”

7、的 主旨的? 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滁人游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山林之乐 (游宴之乐太守之乐) 4、本文都写了谁的?(禽鸟乐、滁人乐(负者歌于途)、众宾乐(从太守游而乐、宴酣之乐)、太守乐(山水乐、宴酣乐、乐民之乐) 5、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 6、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

8、政治理想。 7、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9、”。 8、文中现在还在用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9、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10.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展示提升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