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80598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落体运动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由落体运动习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2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C重的石头下落的末速度大D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都一样C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D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4伽利略对

2、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甲、乙、丙、丁图中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5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在第一个物体落地之前,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及两物体瞬时速度的差值关于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描绘正确的是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 : 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 A下落时间之比是1:2B落地速度之

3、比是1:1C落地速度之比是1: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7 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C为空心铁球。已知三个球的直径相同,A、C球质量相同。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球同时落地 BA球先落地 CB球先落地 DC球先落地8从同一高度处,先后释放两个重物,甲释放一段时间后,再释放乙,则以乙为参考系,甲的运动形式是() A自由落体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agD匀速直线运动9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

4、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10自同一地点自由下落的A、B两物体,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2倍,B比A晚2s开始下落,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不同B两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相同C在A落地前,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A、B两物体间的距离一直为20mD在A落地前,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一直为20m/s11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楼高大于5米),让一小石块从楼顶上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只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不能计算出楼的高度(g已知)( ) 石块下落的时间B石块落地的速度C石块第1s内的位移D最后1s的位

5、移12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1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14地面上足够高处,

6、在同一位置同时以相同的速率v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把四个小球抛出,不计阻力影响,经过1s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图形正确的是15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0t1, Bt1t2,Ct1t2, Dt1t2,16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

7、在落地前1s内,乙物体的位移较大17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6.0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2.010-1 sB2.010-2 sC2.010-3 sD2.010-4 s18物体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再经过 s时间会落地,全程共用时间为 s.(结果可用根式表示)19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释放一个小球,

8、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球恰好到达井底。则:(1)相邻的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 s;(2)这时第3个小球跟第5个小球相距 m。(g取10 m/s2)20一矿井深180 m,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 (g取10 m/s2)(1)求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2)求此时第3个小球的速度21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小球:(g取10 m/s2)(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第一秒内的位移、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多大?(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22屋檐上每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

9、当第5滴水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水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 = 10m/s2),试求:(1)相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 (2)此时第2滴水距离地面的高度.23将一根长L2.75m的链条自由下垂悬挂在墙上,放开后让链条作自由落体运动,悬点O正下方有一个高h为1.8m圆筒AB,圆筒顶端A距悬点O为H3.2m;(g10m/s2),求(1)从开始到链条下端刚到A点时经历的时间t1。(2)链条通过圆筒AB点经历的时间t。24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04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2 m/s2的加速度

10、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2 m/s,问:(1) 刚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为多少?(2)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3)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5(14分)一小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h=5m后,掉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全过程共用时t=1.2s。假设石块在淤泥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g=10m/s2,则:(1)小石块掉入淤泥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多少;(2)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d及此过程石块的加速度的大小答案1C 2D 3D 4A 5AD 6C 7A 8D 9D 10BD11C 12ABC 13ABC 14A 15AC 16CD 17B 18

11、【答案】(-1), ; 19答案】0.5 35 ; 20【答案】(1)0.6(s)(2)48m/s21【答案】(1) 10s (2)5 m 95m 125 m【解析】试题分析:(1)由,得落地时间 t10 s(2)第1 s内的位移: 5 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内的位移为405 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40595 m(3)落下一半时间即t5 s,其位移为125 m2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设相邻两滴水之间时间间隔为t,第2滴、第3滴下落高度分别为h2、h3,则: 1分 1分 2分联立各式,得:t=0.2s 2分(2) 2分 2分 2分23【答案

12、】t1=0.3s 0.7s 【解析】试题分析:(1) t1=0.3s 4分(2)Hh t2=1s 4分tt2t110.30.7s 4分24【答案】(1)50m/s (2)229m (3)9s【解析】试题分析:运动员先自由下落,加速度为g,伞张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等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减速到地面时速度减小为2 m/s(1)设刚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为,打开伞后到地面 带入数据解得 (2)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3)自由下落时间 减速下落时间 总时间25【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设石块落入淤泥前速度速度为 此前石块做自由落体,有 (3分)代入相关数据得 (1分)2)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得石块自由落体运动时间 (3分)因此石块在淤泥中匀减速的时间 (1分)则此过程石块加速度 (3分)又由 (2分)代入相关数据得 (1分)(或由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