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80207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和观察等方法,分析不同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并论证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体育教学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能性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拓展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和措施。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关系前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包括能适应现实环境,心理与行为保持协调一致,其各种表现均与年龄相仿,能在现实中很好的发挥潜能。拒最新统计,我国心理健康患者有1600多万,17岁

2、以下儿童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对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了威胁,通过研究调查,论证两者关系,寻求体育教学中增强心理健康的途径,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1、观察法:贯观初一和初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上体育课的具体情况,从反应、热爱活动和学习、适应环境、乐于人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意志力、性格。自尊自爱等方面去观察和了解。1、2、调查方法1、2、1用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2、2、学生分为两组;无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为正常组;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为非正常组,将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成教学情况进行对照分析2、分析讨论2、1

3、、一定比例的初中生有心理健康和情绪障碍问题。2、2、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运动能力方面明显低于心理健康的学生。2、3、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偏执,引起个体感到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合不来,对别人优点妒忌,对学习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生,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竞争项目,对游戏项目兴趣减少,反应迟钝。对单项活动兴趣降低,由此形成身体素质不好,上课就越不积极,参加活动的次数就越少,形成恶性循环。2、4、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2、4、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

4、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2、4、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和积极参与,同时还需相应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等个性特征发挥作用,教师

5、首先研究和了解学生在观察,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方面特点,同时还研究掌握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某些性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2、5、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2、5、1、从小学步入初中以后,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并复杂,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学生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愿跟家长和老师讲,许多问题得不到很好得答案,长期憋在心里,得不到很好宣泄,长期以往,造成心理压抑,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2、5、2、初中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和科目都较重,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得期望值比较高,部分家庭得家长只关心学生身长发育和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管不问;

6、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成绩很重视,每学期成绩排队,甚至考不好,就给学生换班,学校采取分快慢班教学,部分教师对学生管理和教育缺乏方法,体罚和变相体罚时有发生,对学生进行语言和人格侮辱也屡见不鲜,极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2、5、3、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处理个儿和环境的关系,对新的环境很难适应。2、5、4、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1害怕心理;2逆反心理;3依赖心理;4焦虑心理;5孤独心理;6自责心理;7过敏心理;8冲动心理;9反感心理;10异性心理。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

7、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又如:在考核或成绩评定时,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同学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的高,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向,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取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既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无

8、法赶上其它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出风头。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爱表现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后,既使对自己能做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而被其它同学讥笑,被人看不起。3、结论和建议3、1、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3、1、1、特殊的教育目的,它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己任以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之目的。3、1、

9、2特殊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学生学习心理指导、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教育、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卫生指导以及学生的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这些都是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学生做一个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个性等方面都正常的“正常人”或“凡人”。除此之外,别无它求。3、1、3特殊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除借助课堂教育渠道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心理常识外,更多地结合活动课、各科教学、心理测量、心理辅导与咨询、优化环境、榜样示范等途径,并采取活动课和团体辅导中的角色扮演、游戏、实际操练以及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情绪释放、聆听、共

10、情、行为矫正、认知改变等特殊的方法来实施。3、1、4特殊的教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它直接关注学生人体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与此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烦恼和障碍,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与知人、自爱与爱人、自助与助人以及培养学生耐挫、乐群、敬业等方面的育人功能。3、2、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3、2、1、认知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

11、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作为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大、中、小学生,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据一些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甚至留级,其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差,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

12、想法。恰恰相反,研究表明,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进入学习状态作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3、2、2、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如作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也会感到愉悦、高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

13、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请到运动场上来,忘却烦恼。体育运动,也许一个从不曾发现的天地,一种全新的感觉,会使人流连忘返,尽享其中乐趣!3、2、3、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觉性是指行动的目的性,与盲目性相对立。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坚韧、顽强也是意志的重要内容。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契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3、2、4、个性个性,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

14、识、行为相一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既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又要以身作则,以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统一人格。其中,教学生作人是第一重要的。4、建议:4、1、激趣法。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及其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这对具有强迫症和

15、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4、2、沟通法。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创造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4、3、互助法。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4、疏导法。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接近,疏通感情,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然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4、5、竞赛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6、冷却法。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强烈动荡时,教师必须制怒,保持常态心理,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再把说服工作的重点放在平静学生的心情上,以尽快恢复其理智,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