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文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79701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状元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状元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状元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状元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元文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状元状元解释1. 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2. 唐时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3、 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要追溯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因此被称作状头,又名状元(元就是第一的意思)。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作殿元。中状元者号为“ 大魁天下” ,为科名中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的殿试第一名。不过,有时状元之名也不一定用得那么严格,唐时的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都可能被称为状元。在科举制度中自然要考试,状元则

2、是考出来的魁首。一、唐朝状元及第后的庆祝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3、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此后才得机会踏进官场。二、 宋朝之后 状元难考,一旦考上便荣耀非常。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将武则天时曾偶尔举行的殿试确立为固定制度,让考生直接与皇帝发生联系,考中者称“天子门生”。皇帝对新考中的进士赐宴,叫“闻喜宴”。因为宴席总是设在琼林苑,所以也称作“琼林宴”。为提高状元地位,皇帝还常常赐诗,这也是宋以前未曾有的事。唐代进士及第以后有雁塔题名之制,宋代仿效此制,让新进士在汴京桂籍堂题名。此外,宋代增加了传胪仪式(即殿试揭晓唱名),在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众卫士齐声传名高呼。此制为明清所沿袭。状元进士们

4、面对种种恩宠的欣喜心情,大约多与唐代诗人孟郊在登科诗中所述相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由此看来,状元的荣耀是不消说的了。但荣耀归荣耀,要想考中状元,便得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和“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等待。其实,十年只是约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状元岂是十年掐得来的?三字经中有“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的句子,其中提到的梁灏,宋时人,他从天福三年(938年)初试,到雍熙二年(984年)中状元,足足考了46年。在科举历史上,还有不少百岁考生,如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黄章等人,也并没有以期颐高龄感动上苍,让魁星点他们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状元文化 每年,高考状元都有佳话。历史上有“

5、三元及第”的说法,其中提到的“三元”,更是百年难遇的考试天才,堪称状元中的状元。所谓“三元”,指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均为第一。因这三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作解元、会元、状元,故合称“三元”。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八“三元”条考证,自科举实行以来,连中三元者,不过区区十几人而已。历史上的状元千奇百怪,不胜枚举。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举几个状元如下: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

6、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摔跤摔出的状元王嗣宗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摔跤),胜者

7、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富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

8、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相关链接:1、苏州举办状元文化旅游节2011年11月8日,在2011中国苏州(平江)古城状元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演员在展示“状元榜”。当日,为期1个月的2011中国苏州(平江)古城状元文化旅游节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开幕。旅游节期间将举行“跟着状元游平江”“平江状元文化座谈会”“平江状元宅第探访之旅”以及“状元”琴棋书画、诗词朗诵和武术表演等活动,为人们展示姑苏平江状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韵味。2、曲阜状元文化博物

9、馆曲阜市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陈列珍贵文物近千件,展览面积一千余平方米,由四个展厅组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厅展示了状元们艰辛的科考之路;“一日看尽长安花”厅展示了状元们丰富的文化生活;“孔圣千秋状元师”厅展示了状元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厅展示了状元文化对民俗民风的影响。 状元轿毕业证书3、“状元文化”还是“状元经济”? 元明清时期谋求仕途之人,如能就读于朝廷最高学府国子监,毕业后又能在殿试中进士及第,金榜题名,就可以在朝中做官,在家乡建牌坊,更能有幸在孔庙立碑。骑马游街,气派非凡。此为人生之最幸,光宗耀祖之最高境界。名曰:状元文化。 元明清进士题名碑林,公车翰墨,名家迭出,这是

10、中国科举制的实物,那时候,咱们国家还姓“封”。如今虽早已换了新天地,却仍有人奉了“状元文化”的大名,意欲对之进行挖掘和弘扬。据9月13日京华时报报道,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和安定门街道签订共建协议,启动了国学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就是在孔庙内竖立历届高考状元碑。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年省级状元的名字将被刻成碑,和国子监孔庙内特有的元明清三代198块进士碑、51624名进士并肩而立。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旦进士及第,那就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了,而会立即上升为国家公事,一介书生马上变成朝廷中人,“龙门”之后摆满的是大大小小的官帽;与之相比,我们今天的高考,虽然在竞争的激烈程度上,和科举仍

11、保持着某种类似,但高考中状元,已经是纯粹的个人和家庭行为,在国家的眼里,高考状元和所有的大学生并无区别,大家站着的是同一条起跑线,所谓“状元”,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已然作废。换句话说,此“状元”与彼“进士”缺乏基本的可比性。 其实,孔庙里的进士碑,早已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而上升为一件见证历史的文物。文物的意义和价值更多的在于昭示民族历史唤醒民族记忆,而不在于给今天提供模仿的范本。如此拙劣的模仿,又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有人说,让孩子参观状元碑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可是望梅哪能止渴,这无疑是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不仅如此,在孔庙内树新碑,本身就有破坏文物遗产之嫌。再者,在法治社会里,将别

12、人的名字立碑传承,还涉及到一个基本的程序问题。那就是,必须得到这些昔日状元们的许可。虽然大多数人即使不经许可大概也会欣然接受,但这并不能排除那些如今光景并不好甚至稍显落寞的“状元”,对之拒绝甚至视其为变相的嘲讽。一句话,任何人也无权为他们擅自做主。而且,就在今年,教育部曾下文明令禁止对高考状元进行炒做,奉了“状元文化”之名的给高考状元立碑行为,难道就可以不受此规定的约束?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状元经济”比“状元文化”的叫法其实更合适。相对于北京的其他名胜古迹来说,国子监孔庙平时的游客本就不多,虽有着独一无二的进士碑,却终究不敌山东的孔庙有名,不为人知所以不为人至。只是,如果仅为了借高考状元碑之名搞旅游搞经济,又何必非要委屈“文化”做垫背呢?2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