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79447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1 中国天然气发展中的不平衡虽然国际市场天然气整体供大于求,中国天然气市场仍不完善, 在旺季容易产生“气荒”。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还不完备, 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1.1 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低于消费增速2021年111月份,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438亿立方米,同比增 长 6.6%;而据有关预测,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700 亿立方米,保持两位数增速。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日 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2021 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9%, 2021年超过40%。1.2 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近

2、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总体仍存在 短板,如到2021 年底,中国天然气管道干线里程约7.4万千米,每 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 77 千米,管网密度仅为美国的 15%,管网负 载程度相当于美国 2 倍。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煤改气工程,需要增 加LNG进口规模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目前国内LNG接收站等基础 设施薄弱,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 LNG 接收站和 应急调峰储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3 储气能力严重不足从国际来看,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高则储气能力越强,但我国与 国际安全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地下储气库可采气量约为90亿 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3%左右

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 美国地下储气量产收工作气量在10%以上;日本储罐储量占天然气消 费量 10%,加上地下储气库总储气能力约为消费量的 11.8%;韩国基 本没有地下储气库,储备全部是LNG,折合78亿立方米,占总消费 量 16.7%。1.4 互联互通程度不足天然气主干管道之间、LNG和主干管道之间互联程度不够,具备 互联互通功能枢纽和双向输气管道较少,管网压力不配套。此外,我 国天然气还存在进口多元化有待加强、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化价 格机制尚未形成、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运行存在安全风险 等问题。鉴于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当中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国 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天

4、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 见”)。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务院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希望通过解决天然气产业发展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加快我国天然 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避免今后再出现大范围“气荒”,促进天然气产 业协调稳定发展。2 改善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2.1 天然气资源安全保供机制天然气资源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战 略能源,使得天然气资源的安全保障供应成为天然气产业践行奉献能 源使命的重要部分。天然气资源安全保供的核心在于实现天然气资源 获取、输配到市场利用之间的高效流转,从而支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基于天然气产业链产、输、销环节物理实体一体

5、性,以供应链 管理思路构建天然气资源安全保供机制,对以天然气资源为介质的物 流链、责任链、管理链进行协调一致、集约化管理,是实现天然气资 源安全保供的可行路径。2.2 建立健全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和调峰机制 新增天然气量优先用于城镇居民生活用气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研究出台调峰用户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分级调峰 用户制度,按照确保安全、提前告知、充分沟通、稳妥推进的原则启 动实施分级调峰。鼓励用户自主选择资源方、供气路径及形式,大力 发展区域及用户双气源、多气源供应。2.3 强化天然气全产业链安全运行机制各类供气企业、管道运营企业、城镇燃气企业等要切实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責任,严格日 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加强重大风险安全管控,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及生产主体 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质量管理和安 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3 结语四大机制协同作用能够为促进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耦合系统 的有序演进与跃迁提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