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79305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 习 目 标重 点 难 点1.理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政治改革的目的、内容。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改革与革命的关系。3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重点: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经济和政治近代化的表现。2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近代化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推动。2表现(1)农业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社会分化加剧。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2)工业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石油、机器制造

2、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3特点(1)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特别提醒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折射出的政治原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俄国的社会现实也制约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政治的缓慢变革政治近代化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内容领域措施政治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但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司法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

3、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3.影响(1)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人们观念转变,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特别提醒认识俄国的政治变革(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2)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以及地方自治改革,是

4、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的严重不公,引起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改革的局限1背景(1)资产阶级:既不满意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封建地主阶级。(2)农民阶级:遭受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反抗不断。(3)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2遇刺:1881年3月。3影响(1)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加强了专制统治。(2)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并未终止。(3)改革没有成功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在所难免。4对改革的评价(1)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根本目的:维护封建

5、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3)结果: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矛盾不断产生。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02“学思之窗”,思考: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提示】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残酷的掠夺,影响了俄国的发展。但就改革的内容而言,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 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上层建筑做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1905年革命奠定

6、了基础,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史料一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1)史料一中列宁说的俄国“完成的转变”是指什么?推动俄国完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转变: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问题剖析俄国“完成的转变”实际是1861年后俄国经济发展的表现,这可结合俄国由封建

7、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发展的内容回答;原因结合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解答。史料二(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答案提示】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地位: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

8、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剖析理解从1861年前欧洲和俄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不同状况对比回答;地位结合1861年改革对俄国社会转型方面的影响回答。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1)经济方面: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方面:实

9、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俄国近代化的局限性史料一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西伯利亚。(1)史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答案提示】问题: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领域:政治体制、司法制度等。问题剖析提取“改革的局限性”可以回答说明的问题;联系“反对者”可从政治改革方面分析。史料二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

10、:“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2)你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提示】理解:农民为赎买份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但却遭受村社束缚。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问题剖析理解可以从农民债务和人身自由受限制的角度分析概括;影响从改革局限性的角度解答。 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1)经济改革的局限性:农奴制改革对农民进行了一场“合法”的掠夺,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俄国的发展。(2)政治变革的局限性地方:自治机构虽

11、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封建地主、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自治机构,但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有司法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改革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同点性质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为封建性的改革结果改革取得成功改革最终失败相同点背景都是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方式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

12、的改革阻力都受到了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作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答 题 术 语1.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农业、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尚处于相当落后且严重失衡的状态。2农奴制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近代化。3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是改革后新旧矛盾交织的产物,也说明俄国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分布不平衡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A本题所有选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但B、C、D三

13、项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而A项为最基本的特点。2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B创办近代军事院校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 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C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31861年改革后,沙皇政府在城市中建立了地方自治机关城市杜马。在每四年一次的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规定 ()A把旧贵族排斥在地方自治机构之外B为城市资产阶级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开辟了道路C进一步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D彻底扫荡了旧势力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B“不论出身和

14、有没有封号”表明地方自治机关并没有排斥旧势力,由此可排除A、D两项。 自治机构的建立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推进的结果,因此,C项的叙述也是不正确的。4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D改革以后,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于1881年将亚历山大二世暗杀。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何联系?你认为图二的主张最终能实现吗?为什么?(2)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联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仔细阅读图片,图一的核心是改革后农民依旧贫困,图二要注意从民粹派代表的阶级利益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民粹派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得出结论。第(2)问,要从民粹派的发展过程考虑。【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其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更加激烈,于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逐渐形成并号召农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否认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并且他们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无法得到农民的响应。(2)民粹派在遭到沙皇政府镇压后,发生分化,其中有些人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密谋对沙皇的暗杀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